艾科拜爾·安外爾 世藏吉 冉釗 胡妍佳 王脯瑞 孫學林
【摘 要】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是新一代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思想在發展理念上的集中體現和概括,深刻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與意義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而閑置自行車的回收再利用是符合五大發展理念所體現的內涵。每年各個高校廢棄的舊自行車數目已不容輕視。此次采用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分析,并積極尋找高校自行車回收再利用的亮點,引出其重要性以及相應的實施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閑置自行車;回收;再利用;重要性
隨著校園面積的擴大致使很多大學生在開學時選擇購買自行車,因而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校園自行車管理問題。但隨著應屆畢業生的離校以及部分自行車本身的破舊等等,校園教學樓前、宿舍樓前擺放著大量廢舊的自行車,無人問津。廢棄物品也是一種資源,在校園的廢舊自行車如果不能循環利用,不僅影響校園的美觀和消防安全問題,也體現了資源的鋪張浪費,因此高校應該重視閑置自行車的回收再利用。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中國西北欠發達地區中,群體素質較高的各高校內對于自行車回收再利用重要性這一問題的分析。
一、高校校園閑置自行車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自行車存在故障或過于破舊,棄之不用
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原因有兩個。第一:校區所處區域缺乏校園內部修理區,學生在校園里很難修理自行車,導致廢棄的數量上升;第二:修理自行車的配件價格上升導致修理費用上升,很大多時候大一新生會選擇購買二手車。買的二手車雖然便宜,但只能用幾個月。此外,多次修理的價格接近購買另一輛舊車的價格,進而會選擇放棄使用,上述原因會導致自行車在后期使用過程逐漸走向閑置或者是廢棄。
(二)畢業生離校之后所遺棄
畢業生會因個人的實習或者是離校往往對自行車不管不顧,自行車進而不能及時的處理,如此年年往復,校園內的廢舊自行車逐年積壓,廢棄和閑置量十分龐大。
(三)未有效進行回收利用處理,導致占據車位,浪費資源
眾所周知自行車的停放并不需要過大的位置,但是由于部分高校自行車數量之多導致學校停車位供不應求,而其中又包括許多廢舊車輛鎖在車位常年無人移動,使得原本屈指可數的停車位變得更加稀缺,嚴重的浪費了學校的有限資源,同時也會因新車的停放影響交通,出現安全隱患。
二、“互聯網+”在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
互聯網+是指在創新2.0(信息時代、知識社會的創新形態)推動下由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也是在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由互聯網形態演進、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簡單的說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信息和互聯網平臺,使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利用互聯網具備的優勢特點,創造新的發展機會。
近年來,我國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設施數量快速增加,運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然而,“互聯網+”為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通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突破其來源分散、回收價值低、規模小、融資難等瓶頸制約因素,也有利于解決傳統模式長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收運效率低、運營不規范、庫存和交易管理手段落后、跟蹤溯源難、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那么我們也知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國內再生資源行業涌現出一批“互聯網+”回收利用平臺,如“愛回收”“派派回收”“廢品回收聯盟”“噢啦-環保回收公益平臺”等,實現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具有高效性、科學性和管理性的逆向物流體系;進一步全面提升改造傳統回收隊伍的工作方式。由此可得,在綠色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廢舊物資循環。
三、如何在“互聯網+”對高校校園閑置自行車回收再利用
為解決廢舊自行車循環利用這一問題,且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立足于互聯網時代,積極尋找“互聯網+”高校校園閑置自行車回收利用的措施。
(一)建立互聯網平臺
對于那些想出售自行車的同學或者其他校內人員可通過網頁或者APP,將自己的自行車信息和個人聯系方式根據要求發布在互聯網平臺上,想要購買閑置自行車的學生可以登錄平臺尋找自己滿意的自行車。為了達到信息的流暢性和真實可靠性平臺工作人員會將信息透明化。并且平臺支持多種支付方式,主要分為:線下支付、線上支付以及分期支付等。平臺也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兼職的機會,進而不僅推動了學生的就業率,還為勤工儉學的同學提供更好的平臺。
(二)互聯網管理模式打造園區式管理
首先,校園內的閑置自行車以車牌號的方式進行編排管理,例如:一方面將學校內學生的自行車以每個人的名字首字母加校園卡賬號為編號的車牌形式進行編排,學校教職工的自行車則采用教職工名字加校園卡賬號進行標識;另一方面校內丟棄已久無人認領或是有所損壞的自行車以學校中文名首字母大寫加以“1”開頭順序進行車牌號編排,并用不同顏色的銘牌進行區分。為避免該類自行車的丟失或者混淆,將會設置各個學校不同的防偽標志,并對校園內所有自行車輛進行網上統一登記和管理。其次,為避免閑置自行車的丟失或者混淆,將會設置各個學校不同的防偽標志,并對校園內所有自行車輛進行網上統一登記和管理。
(三)利用“O20”模式構建私車租賃
在共享理念的指引下,“每個人的車輛皆可以成為共享車輛,每個人也可以使用共享車輛的”一種模式。網絡“020”可以實現平時行的自行車租用,這樣可以增加自行車的使用效率,不至于讓自行車因為無人使用而廢棄。皆可共享的模式即在車上安裝一個特殊的帶鎖裝置,以上面所說的車牌號為基礎,設置刷卡(此卡為校園卡)區域進行刷卡開鎖模式,并對相應的使用進行收費。
(四)建立“DIY-回收再利用”回收站
自行車回收站一方面可以為廢棄自行車提供新的住處,讓其變廢為寶,例如:車筐、輪胎等,并這些舊車筐制作成車棚外設置的花架,用于放置植物花草;將舊自行車輪胎制作成花池或者路邊的圍欄,用于校園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回收站可以將具有安全性、可二次利用的零部件提供給學生,也為部分學生尋找零部件及修理費提供幫助。在回收站里學生也可以通過個人的興趣方向且在自行車安全規范的原則之上可以對自己的自行車進行DIY設計。
四、項目研究的實際價值及指導管理意義
本篇論文主要是對高校單車的當前管理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當前的高校的單車管理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現狀,更對當前高校單車的管理問題提供一定的解決方案,更是符合黨在十八大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彬,陳小芳.互聯網時代高校自行車循環利用新思路——以宿州學院為例[J].西部皮革,2017,39(04):174-175.
[2]丁冰清,丁麗波,仇盛.高校閑置自行車現狀分析及解決方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01):166-167.
[3]昂國慶.大學廢舊自行車的使用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ChinaHigh-TechEnterprises,節能環保,2016(14)
[4]陳忠權.廢舊自行車再利用路在何方[N].天津日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