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貴星 楊榮凱 李文強 賴永生 龍青麗
摘要:掌握石斛產業鏈的狀況和特性,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給予基本。核查有關參考文獻,當場調研,調研石斛制造業企業和市場銷售,剖析出現的首要難題,并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提議。因而,以改進優良品種繁殖管理體系、開發高新科技保障體系、自主創新開發為驅動力,培養石斛公司穩步發展,提升開發工作能力水準,以高新科技入戶口、規模化、規范性栽種示范性為突破點,推動農民規模化栽種、規模化發展趨勢。
關鍵詞:石斛;現狀;對策和措施
1 石斛的生物學特性
石斛別名石斛蘭。拉丁名:Dendrobium為希臘文dendron(花草樹木)與bios(日常生活)二字融合而成,意為寄生在樹上的綠色植物。拼音:shí hú,別名:石斛。石斛是我國古文獻中最早記載的蘭科植物之一。石斛在蘭科植物中約1100種植物,在蘭科植物中占比最大。石斛屬綠色植物為附生植物,微生物特點與眾不同,關鍵遍布在亞州和太平洋島嶼熱帶氣候,石斛生長發育自然環境關鍵在高低溫溫涼的陰坡、半陰坡微酸堿性巖石層懸崖峭壁上。石斛群集遍布顯著,樹下有蔭,底下溝水。冬季和春季耐干旱,比較嚴重干燥時,葉片常常掉下來。裸莖打破惡劣的環境,在溫暖如春的季、季節里,那些枝葉又發芽了。常與苔蘚、地衣、蕨類、石蓮、文心蘭、卷柏等共生。石斛利用其濃密的須根附著在巖石或礫石上,吸收巖層中的水分和養分,暴露在空氣中的須根從空氣中的薄霧和露水中吸收水分,依靠自身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因此,石斛受到小氣候環境,特別是空氣濕度的嚴格限制,分布區域非常狹窄。
2 石斛的經濟價值
鐵皮石斛是目前石斛屬植物中最具經濟價值的品種,其用途主要是藥用和保健品。生產的產品是“鐵皮石斛”,在美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價格貴到1300~3600美元/kg。(“龍頭鳳尾型”鐵皮楓斗),在國內的銷售價格也已超過8000元人民幣/kg。
3 石斛的藥用價值
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的一種極為珍稀名貴的中藥材,千百年來,石斛一直被列為靈芝、人參、冬蟲夏草等頂級中藥。我國有藥用價值的石斛屬植物有50多種,其主要化學成分有多糖、生物堿、菲、二芐基、芴酮、香豆素、倍半萜和揮發油等。具有抗衰老、抗腫瘤、抗血小板聚集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4 國內外石斛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4.1 國外石斛產業概況
石斛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全球市場總量約160億元。全球對石斛鮮品的年需求量為1.5萬t左右,市場供應量約1.1萬t,其中緬甸、老撾、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是石斛鮮品的主要來源地,供應兜唇石斛、鼓槌石斛等野生石斛和栽培的觀賞石斛屬植物莖條,每年的市場供應量約3000t,占有27.3%的市場份額。
4.2 國內石斛產業現狀
我國石斛行業從無到有僅有20多年的歷史,在“十一五”期間才迅速發展起來。“十一五”末,我國石斛種植面積約267hm2(已投產面積約50%),年產量100萬kg,其中浙江占60%以上。2011年,浙江省在樂清、天臺、武義建立鐵皮石斛種植基地80余個,總種植面積約866.67hm2。到2015年,種植面積超過1333.33hm2,工業產值達40億元。根據《云南省石斛科技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2012年云南省石斛種植規模為1933.33hm2,其中鐵皮石斛1333.33hm2。石斛農業總產值17.8億元。深加工產值8000萬元。到2016年,石斛種植面積達到1666.67hm2,其中鐵皮石斛1666.67hm2。石斛農業產值80億元;精深加工產值20億元。
5 本項目研究的目的意義
查閱相關文獻,實地調研石斛生產企業和銷售市場,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了解石斛產業發展現狀和特點,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在發達的浙江,龍頭企業自建生產基地,集原材料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該行業具有高技術、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除浙江外,鐵皮石斛種植廣泛,種植者主要采用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鐵皮石斛種植技術和創新應用滯后,銷售市場狹窄,是目前制約鐵皮石斛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因此,要完善育苗繁育體系和科技發展技術服務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保護發展,培育龍頭企業,提高發展水平,以科技入戶和標準化種植示范為突破口,促進農戶集約化種植和規模化發展。
6 石斛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石斛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但科學、規范、集約種植和仿生種植技術尚未完全形成標準,導致種植者和企業發展基地建設水平參差不齊。技術好帶來了很大的效益,但技術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損失,浪費了石斛種質資源和人力、財力、物力。一是種植品種混雜,良莠不齊。二是石斛種植管理技術低。三是產業基地配套設施建設有待完善。四是石斛采收加工技術落后,附加值低。五是石斛營銷體系不健全,市場化程度低。
近年來,隨著國內和國外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石斛供不應求,其經濟價值不斷攀升,雖然農民種植石斛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但種植技術的滯后、創新應用和銷售市場狹窄是制約石斛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同時,農戶自發組建了石斛生產協會,石斛協會會員在石斛經營上仍是各行其是,沒有“品牌”意識,也沒有生產交流、技術更新、統一價格、擇高銷售等概念,長期以來也是各自在市場上銷售。隨著各級政府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引導、信息的快速流通、市場需求量和栽種規模的擴大,以及招商引資工作的推進,石斛系列產品沒有精深加工、開發還幾乎為零,從而制約了石斛的效益。
7 可持續發展建議與對策
7.1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石斛產業扶持政策
7.1.1 有長遠規劃,長線支持
精心培育石斛種植加工龍頭企業,盡快建立石斛生產加工銷售體系,推進石斛產業化。制定稅收、扶持和鼓勵政策,支持石斛產業發展,取消不利于石斛產業發展的壁壘政策。特別是鼓勵和支持石斛的生產、加工、出口貿易,刺激石斛的規模化生產。
7.1.2 完善石斛種植風險防范和保護政策
石斛是一個資源約束型的產業,它具有適宜種植的土地資源范圍有限、經濟效益周期長、投產慢、生產管理技術高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政府應當在石斛生長的各個高風險時段給予一定的經濟幫助和政策導向。特別是石斛產業的風險保障制度和災害補償制度尤為重要。政府應當建立石斛產業發展基金,在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可以為石斛產業提供安全高效的的金融保障服務。
7.1.3 進一步完善健全合作政策
以政府為導向、市場為導向、企業為導向,樹立特色產業的品牌核心,以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企業回報為目的,基于“科學規劃、開發規模、精耕細作、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產業化、市場化運作”和“農民基礎技術市場”的工作思路。
7.2 加快石斛種植基地產業化,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石斛產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技術、資金、生產、加工管理及市場等各部門協調統一才能推動產業經營的健康發展。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地制定石斛產業發展規劃,并做好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的配套服務,做好相關宣傳工作,抓好石斛良種推廣、種植基地規范化建設、石斛產業園區建設、市場引導、拓寬營銷渠道等工作,加快石斛產業化進程。
7.3 規范優質育苗培育,嚴把良種苗質量
要滿足市場對鐵皮石斛龐大的需求,選擇成活率高、生長快的鐵皮石斛種苗是關鍵。優良的種苗會極大的促進推廣種植。有好的種苗作為保障,就可以吸引大批量的種植戶種植,減少種植戶的成本投資,降低風險,擴大鐵皮石斛的種植面積,增加優質產量,為鐵皮石斛的深加工提供充足優質的原材料,滿足市場對鐵皮石斛的需求,滿足消費者對鐵皮石斛的需求。
7.4 更新石斛種植管理,實現石斛高產出
根據鐵皮石斛的生物學特性,鐵皮石斛的栽培環境宜為半陰半陽,宜選擇空氣濕度高、冬季溫度在0℃以上的地區。正常情況下,石斛樹作為典型的經濟林木,是具有一定經濟壽命,石斛可開發種植10年左右,第1年種植,第2年收,豐產期在3~5年,此后,石斛的產量就會逐年下降,經濟效益也就隨之降低。
7.5 科學規劃、提產提質,實現多元協調發展
以資源為依托,科技為支撐,提質增產、穩步推進為重點,農民增收為中心,完善以科技創新、保護和發展為動力的育苗體系和科技發展、技術服務體系,培育龍頭企業,提高發展水平,以科技為突破口,以標準化種植示范為突破口,帶動農民集約化種植、規模化發展。制定標準,培育品牌,提高法制加工和營銷水平,促進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新農村的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就業難的問題,實現石斛資源與產業化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M].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2] 白燕冰.德宏石斛產業化發展的思考[J].熱帶作物,2006(6):71-72.
[3] 黃麗.德宏石斛產業化發展的思考[J].云南農業科技,2010(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