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鳳 張海燕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在進行宮腔鏡手術患者的手術護理時,選擇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以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為例,分析相關臨床指標。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對象為: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間接治的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分組,其中應用傳統護理的為對照組,應用優質護理的患者為實驗組,每組40例研究樣本。護理結束以后對比分析兩組的疼痛評分以及心理狀態評分,另外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顯著不如實驗組,而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相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接受宮腔鏡手術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有助于縮短其疼痛評分,幫助緩解不良情緒,使術后康復時間縮短,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值得推廣實踐。
關鍵詞:宮腔鏡;宮腔鏡手術;子宮內膜息肉;有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68-01
子宮內膜息肉在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這種病情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子宮內膜腺體和含有后壁血管纖維化所導致的。子宮內膜息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患者在臨床上多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和不孕的癥狀[1]。在近年來的臨床研究中發現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能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率[2]。醫務人員認為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手術配合護理,才能保障患者的康復。本次研究:探討分析在進行宮腔鏡手術患者的手術護理時,選擇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以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為例,分析相關臨床指標,將結果呈現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的主要對象為: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間接治的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分組,其中應用傳統護理的為對照組,應用優質護理的患者為實驗組,每組40例研究樣本。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均選擇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進行治療,在治療完成后,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確認患者的遠期妊娠率,患者年齡介于23-36歲之間,平均年齡(25.3±2.8)歲。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入院時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并按照醫務人員要求登陸相關數據并按照要求接受后續調查,患者一般資料可進行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傳統護理(對照組):其中包含病房管理、飲食護理、術前準備等。(優質護理)實驗組:
1、首先護理人員應詳細介紹醫院的醫資力量和環境,告知手術的相關事宜等,由護理人員采用甲硝唑對患者進行陰道灌洗用藥。在確診患者的基本狀況后,需要為患者制定完整的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在開展護理工作前,為患者制定完整的綜合護理方式以及路徑,按照護理工作中的要求對護理路徑進行不斷的優化,保障后續工作能夠更為順利的進行。
2、即將手術前要和患者溝通,了解其目前的情緒狀態并給予鼓勵,讓患者提高治療信心,配合醫生進行各項術前準備。在開展患者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飲食干預,所有患者手術前接受無渣半流食,并且在手術前一天降低飲食量,手術前6小時需要禁止進食,圍手術期三小時,則需要禁止飲水。在開展患者手術前,需要針對患者的個體狀況進行分析,尤其是在手術前做好患者恥骨和肛門周圍的皮膚備皮。手術過程中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同時監測生命指標。護理人員需要提前在準備手術期間,將手術過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種沖洗液加溫至37℃左右,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出現體溫丟失的情況。
3、手術結束以后注意監測患者的心電指標,并且指導患者進行半臥位以及這樣做的目的,定期協助患者翻身避免出現壓瘡,加強病房的巡視,及時檢查其管道是否暢通。等待患者意識恢復清醒后,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患者在康復期間進行小幅度的肢體活動,患者一般情況下每兩個小時翻身一次即可。
1.3 評價標準
護理結束以后對比分析兩組的疼痛評分以及心理狀態評分,另外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統計數據應用SPSS21.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處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SAS、SDS評分選擇分別應用X2與T進行組內比較,由我院數據統計人員對結果進行記錄,并對組間差異進行分析,若P<0.05說明組內數據對比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顯著不如實驗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對比
兩組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相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3],在臨床上導致這種病情出現的原因與患者的內分泌因素有較為密切的關聯,可能改變妊娠結局,及時采取手術對患者的息肉進行切除,能夠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妊娠率,既往在對子宮內膜息肉進行治療和診斷時,選擇診斷性刮宮作為治療方案,但這種治療方式的準確性較差,并且難以徹底將息肉清除,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反復發作。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刮宮術難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不能有效清除患者的子宮內膜息肉,單純藥物治療產生的效果也收效甚微[4]。
在臨床中,基礎護理是針對患者身體上的護理,而沒有重視其心理狀態,可能會由于對疾病不了解或者對手術的恐懼,導致患者存在恐懼焦慮等情緒,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5]。雖然宮腔鏡屬于微創手術,但還是有必要配合優質護理,通過多方面來緩解患者的焦慮,護理起來也會更加輕松,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的同時,還可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識,自覺改正不良生活習慣,加速其預后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宮腔鏡手術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有助于縮短其疼痛評分,幫助緩解不良情緒,使術后康復時間縮短,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值得推廣實踐。
參考文獻:
[1]黃要,石筱平. 宮腔鏡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及子宮內膜息肉臨床分析[J]. 吉林醫學,2021,42(06):1473-1474.
[2]陳倫,蘇海花. 系統化手術護理在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 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8):2642-2643.
[3]袁茜. 圍術期優質護理對行宮腔鏡切除子宮內膜炎性息肉患者的臨床輔助療效探討[J]. 山西醫藥雜志,2021,50(08):1381-1383.
[4]褚濱濱. 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的手術室護理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21,19(08):193-194.
[5]弭娟娟. 優質護理服務對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手術患者疾病認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21,16(0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