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妹
摘要:在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背景下,培養符合智慧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不可逆的時代潮流。本文對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運用優勢進行分析,結合汽修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教學;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應用
在新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應密切關注社會、行業發展趨勢,加快專業教學改革。當前,受限于中職生個人能力因素,再加上汽修專業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生更多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其實踐操作水平很難達到社會、企業要求。通過運用理實一體化方法,能夠有效銜接理論性知識、實踐操作內容,促進職業素養、實踐能力得到發展。
一、理實一體化運用于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的優勢
(一)點燃學生實踐熱情
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是支持其學習思維發展、職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長期處于集中化理論學習環境、實踐環境的學生,容易對學習內容、操作訓練產生厭倦情緒。通過將理實一體化引入專業教學,能夠打破理論性知識、實踐性內容相割離的狀態,使學生能夠在理論中接觸到實訓內容,在實踐操作中深入掌握理論知識,在理實交錯中糅合了抽象性、直觀性內容,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形式、思維更具變化性,刺激其對知識、技能產生學習熱情,對其專業技能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
(二)推動專業教育革新
在以往的汽修專業教學中,理論性課程和實踐環節往往是相互獨立的,且各自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學生在學完某節知識后,在實訓課上還會出現其他知識點,十分容易造成知識混淆的現象,難以真正保證理論、實踐相銜接。通過運用一體化教學思想,能夠在橫向上實現理論知識、實踐技巧的銜接,縱向上也能保證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對應起來。如在講解“發動機”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在呈現部件的原理、結構等知識的同時,帶領學生進入實踐環境進行拆裝,進一步熟悉理論知識內容,更鍛煉了學生實踐能力,加快專業教學形式、理念的革新。
(三)促進綜合技能水平提高
“理實一體”,是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環節建立起聯系,讓學生從教材中跨入實訓場景中找問題、找思路。這樣,原本因理解能力、自控能力不足的學生,在從固定的課堂氛圍進入實訓學習環境后,能夠自覺加入問題探究活動中,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實踐訓練。這樣,學生能夠進行知識的強化認知,還能推進實訓作業的完成,在循序漸進中深入地思考,完善自身知識、能力,全面提升汽修綜合實踐技能。
二、中職汽修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基礎知識水平偏弱
在職業教育質量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專業招生規模日益擴大,但是,諸多學生在前一學習階段未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基礎文化水平較弱。在進入中職學校后,其學習、理解能力不足以支持更深層知識的學習。同時,在教師的授課理念、教學形式上,多采取單向傳授、指導的方式,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被動,也更多以記背的方式學習重難點知識,很難形成系統、有序的學習思路,再加上汽修專業知識復雜性較強,課堂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理論、實踐銜接不密切
在汽修專業教育實踐中,部分教師未能樹立一體化理念,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銜接上存在不足,再加上信息化教育手段運用不充分,導致汽修理論、實踐教學缺乏生機和活力。盡管一些教師會將真實汽修場景的相關幻燈片、視頻資源引入教學活動,但仍采用知識講授法,學生在課堂中缺乏一定的思考、探究和實踐空間,也就難以建立起理論、實踐間的聯系,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中理實一體化運用策略
(一)重視實踐條件建設,促進理實深度融合
汽修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實踐技能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并體現在理論、實踐教學安排、教學大綱、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為了讓學生自覺地參與理論學習、深度操作和實踐,逐步地提升專業技能,學校、教師應樹立一體化教育理念,從實訓室建設、專業課程設置、教師專業能力進行強化,為汽修專業實施一體化教學提供條件。首先,在課程設置、優化上,學校應邀請企業、行業人員,結合當前行業發展、企業要求和教學大綱,打造一體化校本課程,將技術性內容、應用性知識補充到課程中,如最新的汽車診斷技術、汽車電器設備、電子技術原理等,構建起對應的校本課程體系。其中,在汽車構造原理課程上,要引入企業最典型的轎車模型,以及技術原理、結構和發展趨勢等,為實訓教學、理論教學的融合提供教材資源支持。其次,要重視實訓室環境建設,學校應積極采納企業、行業人員給出的優化建議,對校內實訓、校外實訓設備、環境資源進行更新、升級,結合校企實際引入最完備、典型和先進的零部件、模型資源,配備支持學生操作的專業工具,以及數字化、信息化設備條件的建設,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地理解汽修知識,強化汽修操作技術水平。
(二)創新授課技術手段,強化實操技術能力
教師理念更新、教育技術運用水平是發揮一體化教學優勢的重中之重。由于汽修教材中理論知識系統性較強,且知識點十分詳細,學生很難對固定的文字內容產生學習熱情。所以,教師不僅要樹立一體化教育理念,還要提升自身信息素養,善于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手段轉化教學內容,將理論性知識、操作性內容以動態化視頻呈現,讓學生主動去進行知識構建、參與動手實踐,使其能夠聯系視頻演示進行學習和實操,降低抽象性知識的理解難度。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教材研讀、數字資源搜集等準備,以微視頻等手段呈現重點、難點內容,讓學生輕松地建構知識體系,也能參照視頻演示進行模仿實操。例如,在講解“配氣機構”這部分知識時,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目標進行梳理,如工作原理、類型、作用、故障診斷方法等,再針對各個點進行網絡資源、案例、圖紙的搜集,設計理實結合的數字化配套課件。在具體課堂實踐中,教師要對不同基礎、操作能力的學生進行分組,確保各組整體實力均衡,再安排每組的組長負責組織探討活動。然后,教師可以呈現出配氣機構拆裝微課,讓學生詳細地了解各個操作步驟的關鍵技巧。其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拆卸、組裝任務,各個組別可以進行計時競賽,由教師作為監督者和引導者,在為學生們解讀不同零部件作用的同時,讓學生們圍繞“不同機構磨損程度會給發動機工作帶來的影響”進行問題競答,讓大家在操作中進行快速搶答,正確地認識配氣機構故障出現的原因。最后,要組織“零件組裝”競賽,劃分為競賽小組和裁判小組,裁判組學生和教師要對零件安裝朝向、安裝位置進行判別,并根據操作中出現的問題、組裝時長進行打分,并為學生解答操作中出現失誤的問題,增強學生收獲感。
(三)精準定位專業概念,帶入實踐實訓環境
專業知識、概念的認知是學生掌握實踐技能的重要前提。在汽修專業課程中,存在較多相似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在實踐實訓中引入新知識和技術,這就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此,教師要正確定位專業知識的理論性或應用性,及時根據課程知識打開實踐實訓通道,讓學生由于理論學習環境進入實訓室環境,讓大家以動手操作形式內化知識點,真正熟悉并掌握專業技能。比如,對于抽象思維要求較高的知識點,學生很難在有限時間內掌握,甚至產生一定的厭倦情緒。為此,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學習全過程中的動態,圍繞知識點設置引導性、探究性問題,并帶領大家一邊探討,一邊在實踐中尋找答案,增強學生學習獲得感,更能達到解決問題的效果。例如,在講解“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入實訓室環境觀察模型的底盤,或以虛擬形式呈現底盤結構模型,讓學生們圍繞小組單位進行觀察和討論,及時在溝通中解決問題,夯實其理論基礎。
(四)搭建網絡互聯平臺,靈活開展理實活動
網絡平臺、大數據等技術為校企協同、數據共享提供了有利條件,能夠讓學生接觸真實的就業崗位要求、企業招聘要求,讓學生不再局限于專業教材上,能夠從網絡中獲取最新技術、資訊內容。因此,學校、企業、教師可以入駐網絡互聯平臺,實現最新汽修技術、教學資源的共享,為專業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拓展提供平臺。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選取典型的汽修教學案例,以視頻、文字、動畫等形式進行微資源的轉化,再將視頻案例分享到公共學習平臺供學生學習。其中,在學生遇到疑惑時,也可以通過便捷的社交平臺詢問教師,為拓展學習和實踐提供指導和幫助。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參照視頻案例資源,自主尋找實踐機會,在教師的遠程指導下進行實踐訓練,還便于教師對學生自由實踐進行打分。例如,在講解“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這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對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基本技術等視頻進行觀看。然后,開展小組互助討論活動,讓各組成員在討論中理解理論知識,再為各個小組提供發動機裝置,導入專業化的拆、裝講解視頻,引導各組成員關注注意事項,有序地進行拆裝、組裝任務。通過引入職業場景的案例操作視頻,能夠讓每名學生進行規范化操作,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操作問題,使其在主動參與中提高自身理論和實踐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理實一體化在汽修專業教學中的運用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優化專業理論、實踐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因此,學校和教師應抓住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聯系,構建一體化的汽修專業教學模式。具體而言,通過加強實踐條件建設、引入最新教育技術、銜接知識和實踐、搭建網絡平臺等方式,以具象化、直觀化的方式呈現學習難點,促進學生專業素養、實踐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使其成為復合型、應用型的汽修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自力.理實一體化模式在高職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改革實施[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4):41-42.
[2] 舒遼川.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6):108.
[3] 師嘉澤.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運用[J].內燃機與配件,2019(7):251-252.
[4] 俞發明.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手段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