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櫻蕓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行著革新。在此背景下,色彩構成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也迎來了新的改革契機。如何正視當前色彩構成課程中的既有問題,積極搭建一個科學化、有效化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為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既有問題的同時,就有效的改革路徑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能夠給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參考,共同為色彩構成課程教學的現代化改革和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既有問題;改革路徑
對于色彩構成課程而言,其作為實踐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有著系統性強、抽象性高等特點,對于教學模式有著極高的要求。然而,結合本課程教育實情來看,其中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使得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育人質量,我們有必要正視色彩構成課程教學中的既有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針對性的教育改進措施來打造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新常態,從而在保證教學實效的同時,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色彩構成能力的有序化提升以及更好的就業和發展保駕護航。
一、色彩構成課程教學的既有問題
(一)教學趣味性不足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好比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和不竭動力。他們只有在濃厚興趣的推動下,才會以更熱情和更專注的姿態投身到學習當中,進而獲得更多學習收益。這也啟示我們,如果想要保證色彩構成課程教學實效的話,就務必要注重課程教學過程和學生興趣點的聯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起他們的學習與實踐的積極性,進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然而,結合色彩課程教學實踐來看,以往的教學大多以言語直輸的方式展開,課堂氛圍無趣且枯燥,極容易讓學生產生厭惡或畏難等情緒。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常只注重色彩原理的講解,使得很多學生只將色彩構成內容看成是單調的點、線、面涂色,進而消減其學習熱情,不但影響著教學實效,而且也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給后續教學埋下諸多負面隱患。所以,如何提高色彩構成教學的趣味性是當前我們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二)思維能力教育缺失
色彩構成有著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其對于學生思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創造思維和實踐思維的話,他們很難學到有用知識和掌握相關知識點。而結合教育實踐來看,以往的色彩構成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教育重視度并不足夠,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發現和處理問題能力方面,很多老師做得并不到位。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會導致學生在課程實踐過程中出現實際操作能力不足、創新能力缺失等情況,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了他們后續的就業與發展。所以,如何在色彩構成教學實踐中落實思維能力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創新、實踐操作、發現和處理問題能力也是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三)色彩解構以及重組教育不足
對于色彩構成課程教學而言,色彩解構以及色彩充足屬于兩個教育重點內容,只有做好這兩方面的教育工作,才能為視覺設計專業學生色彩解構方面的綜合能力奠基。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專業教師在這兩方面的教育程度和重視度顯然是不夠的。與此同時,很多教師都是對二者進行分開推進,這也直接影響了課程教學實效。
(四)課程作業布置方面不夠合理
作業布置作為色彩結構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占據著很多教學課時。然而,部分教師在推進色彩結構教學時,缺乏實踐性作業的布置意識,這也直接阻礙了學生專業實踐以及綜合能力的有序化提升。與此同時,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專業為他們布置一些關于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課程作業,這顯然是與課程教學和專業教育目標相悖的。此外,對于作業評價方面,很多教師做得并不全面,他們往往只注重學生課程知識以及技能方面的評價,缺乏對于其創新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的評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
(五)不注重信息化手段運用
如今,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高的教育的重要改革趨勢。而這也為視覺傳達專業教育和色彩構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可以說,積極依托信息化的時代教育發展形勢來做好教學設計和模式的革新工作已經成為每一位色彩構成教師都亟待思考的問題。然而,在視覺傳達專業教育和色彩構成教學當中,信息化手段運用是較為匱乏的,這也降低了課程教學的先進性和親和性。所以,在新時期,我們亟待積極探索一條適合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色彩構成教學的信息化改革之路。
二、色彩構成課程教學的改革路徑
(一)革新理念,保證教學趣味
在色彩過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切不可只注重色彩原理等方面知識點的講解,這樣的話很容易消減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此,我們要立足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特點,去深挖其與本課程教學之間的聯系,圍繞教學內容,積極設計一些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實踐任務。如可讓學生結合某一專業知識來展開色彩構成實踐等,以此來強化課程教學和學生專業之間的聯系,使他們能夠明白學習好本門課程的重要性,借此來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圍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特點,積極引入一些專業化與趣味化的元素,進一步增添課堂趣味性和親和性,讓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保持長久學習活力。例如,在講授“色彩原理”的知識點時,我們切不可單純地以言語式方式來進行知識點講述,而是要引入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實例,如包裝作品、書籍作品以及標志作品等方面的實例,來指引學生進行元素設計和具體案例分析。期間,可通過有效的問題以及小組互動來進一步保證課程教學趣味,讓學生能夠在寓學于樂之中獲得更多色彩構成課程學習收益。
(二)優化方法,培養思維品質
在色彩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本課程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知識提供助力。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有必要通過課堂設問等手段來引發學生對于色彩構成作用、色彩沖突處理以及色彩充足等方面的思考,使他們能夠在學習的同時還能展開有效的思考,從而為其思維能力、分析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等能力的發展鋪路搭橋。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創設一些思維拓展的契機,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助力。例如,我們可以展示一些色彩構成方面的標志、包裝以及招貼等,然后在此基礎上,設計一些探究性、分析性的任務,讓學生能夠在問題分析以及探究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有序化培養。同時,借助這一舉措,讓學生能夠沖破自身的一些常規性思路,從多角度、多方面來對課程內容展開思考和實踐,這樣不但能夠保證教學實效,而且還能為學生后續課程學習和專業學習奠基,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落實創新,促進解構重組
從課程知識角度而言,色彩的解構以及重組作為重要內容,強調的是學生對色彩組織新形式的探索,以此來發現某種色彩組成當中的一些規律,從而讓學生獲取更多創作與安全。而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落實這兩個方面的教育工作,我們可指引學生在學習繪畫大師、民間色彩、傳統色彩以及自然色彩組織以及解構的同時,積極指引他們展開重組引導。如我們可引入一些民間性質的色彩內容或者一些西方大師的色彩作品,然后指引學生對其進行合作式的解體、分析和提取,進一步深化他們的文化差異意識,同時通過有效的重構任務,來鍛煉他們中西方傳統文化設計融合的意識。與此同時,我們也可指引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從民間色彩、傳統色彩以及自然色彩等方面選取一幅作品,然后對其進行解構并在保留原作品色塊面積比例、結構關系、主色調等基礎上,加入一些創新性的元素,進而形成一種新型色彩畫面,從而促進學生色彩解構以及重組能力提升的同時,為其創新意識的發展提供長效助力。
(四)關注作業,做好評價互動
對于色彩過程課程來說,其作為一種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實踐作業有著很高的課時占比,這也是鍛煉學生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有必要提高對于作業布置環節的重視度,積極圍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特點,布置一些與之相關的作業。其中,作業形式也可以通過競賽、線上展示等方式呈現,以此來給予學生別樣的實踐練習體驗,激起他們的課后實踐熱情。與此同時,在關注作業教育環節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評價互動工作。一方面在評價內容方面,我們不但要注重學生色彩構成知識以及技能的評價,而且也要圍繞素質教育理念和專業教育需求,切實做好學生創新意識、協作能力、實踐操作以及處理問題等方面能力的評價;另一方面在評價方式方面,我們要在師評的基礎上積極引入組評、互評甚至企評等多種形式的教評形式,通過此舉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程學習思路,讓作業練習以及課程教學效果能夠更上層樓。
(五)科技滲透,妙用信息手段
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圍繞信息化的時代教育發展形勢,做好信息化、數字化以及智慧化等手段的滲透工作,積極將Ps、Corel draw等信息化軟件引入到教學之中,指引學生以線上方式展開課程實踐,簡化其學習難度。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將多媒體、微課以及互聯網等手段引入色彩構成課堂,一方面依托多媒體、微課等手段來為色彩構成課堂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課資源,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可通過網絡平臺的打造來推動色彩過程課堂由現實向著網絡化、智慧化方向延伸,以教育技術革新帶動教學效果提升。
總之,在新時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色彩構成教學當中尚存有諸多既有問題。我們有必要立足現狀與不足,積極通過一些新技術、新思路以及新方法的引入來做好課程體系的革新工作,從而在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做好奠基工作。
參考文獻:
[1]薛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設計色彩”教學改革思路[J].藝海,2020(11):144-145.
[2]王利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平面構成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6(11):186-187.
[3]姚若琳.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色彩課程教學定位思考——基于與美術繪畫專業的比較分析[J].大眾文藝,2016(02):261-262.
[4]朱斐斐.淺析互聯網+模式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創新探討[J].現代交際,2018(05):15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