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潔勤
摘要:要激發低年級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是可以從多方面進行的,比如培養他們的即興創編能力,也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盡可能激發其音樂想像力和激發其音樂創造性的思維潛能,能促進其積累音樂創作的經驗及充分發掘自身的音樂創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即興創編;創編表演;創編演奏;音樂教育
基礎音樂教育中的音樂創造性價值,已經引起了音樂教育人士的廣泛重視,而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已經成為基礎音樂教育者的普遍認可。在音樂課程標準中,創造性作為音樂課程的一個基本概念出現的同時,又以一種具體形式的課程內容表達出來,呈現到了教學過程中,即探究性地運用了音響與音樂、即興創編與創作實踐。低年級段的音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地引導、指導學生們樂于、積極參與到音樂的表現與即興創編的活動中去。
一、在歌曲的演唱過程中培養學生即興創編歌曲的能力
歌唱教學中我會更注重學生能夠根據不同歌曲的演唱要求,有表情地進行創編歌唱或演唱。二年級上冊歌曲《老爺爺趕鵝》有人物角色對話演唱,我會引導學生根據平日里的觀察,為老爺爺的角色創編適當的演唱動作和唱歌的語氣,并展示自己對于老爺爺角色的演繹。學生通過自己理解、揣摩歌曲中人物角色而激起自身對角色的創編能力,也豐富了演唱。
在學唱中還可以讓學生在原有內容基礎上,根據歌曲固定的節奏填入歌詞,也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即興創編能力。二年級上冊《小動物聯歡會》認知音樂節奏,歌詞列舉了四種小動物:小斑馬、小老虎、小母豬、小白兔,我鼓勵學生再利用其他小動物進行歌詞創編。我提供幾種常見的小動物的卡片,并提供幾種小樂器給學生進行搭配選擇,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小動物和小樂器連接一起,然后只要為XX XXX的節奏部分填上形容詞、動作詞即可,如:“紅紅 雞冠的 大公雞,叮叮 咚咚地 彈鋼琴。”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在一定的能力范圍里自主地編創,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學習作用。
二、在樂器的演奏過程中培養學生即興創編的能力
小樂器演奏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為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學習音樂,表現、創作音樂搭建了一座橋梁。在小樂器的演奏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科學地使用小樂器,發揮自身的藝術創造性。
二年級上冊《賣報歌》,課后提供了樂器(雙響筒和沙錘)和節奏例子,學生可以在熟練課文的演奏后,再選擇其他小樂器進行創編演奏,利用學習過的多種節奏型,先自主選擇兩個基本節奏型(從課文中出現的XX X XXX X進行選擇)進行組合、試奏,然后為其他學生的歌唱進行伴奏。
在二年級下冊根據海南民間音樂《調聲》編曲填詞的《猜花》一課,歌曲的伴奏音樂中融合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鑼、鼓等樂器,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我根據課文選取了小鑼鼓、串鈴、雙響筒、鈸四件樂器給學生演奏,在其他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對唱中,根據課文提供的三組節奏例子選擇小樂器進行演唱的伴奏。這樣既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又豐富了歌唱表演,更增強了學生對樂器的感知,也培養了學生對樂器演奏的創編能力。
三、在綜合性藝術表演中培養學生的即興創編能力
音樂教學中包括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綜合,也包括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綜合性藝術表演教學中,我們要注意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在過程中對不同藝術門類表現形式進行配合、比較學習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音樂表現力和創編能力。
二年級上冊名曲欣賞管弦樂曲《獅王進行曲》,在課堂上我先播放了著名動畫片《獅子王》片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認真觀察影片中獅子王的形象、動作、神態,再由學生自主去創編自己的“獅王形象”,然后在音樂賞聽中,聽辨、分析音樂所塑造的獅王應該是如何的,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中結合音樂來展現自己的“獅王形象”,并進行表演大比拼,賽一賽誰表演得更好。
二年級下冊《大海》,有小提琴獨奏欣賞、詩配樂朗誦,課后“想想”的律動、故事創編。學生在學習中去感受、實踐不同藝術門類,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體的律動去創造性表現大海的不同情景(如:風平浪靜時、微波蕩漾時、波濤洶涌時等),在歌曲演唱時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創編表演,更好地去表現歌曲。在第2課時中,布置學生在課后創編一個與大海有關的故事,以“大海”故事會的形式,和同學們一起探秘神秘的大海,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課后學習的延伸能力及創造力。
低年級音樂教師要牢牢把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一定的生動有趣的創造性內容、形式和情景,培養和發展低年級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和創編能力,運用多種有效的、有益于學生學習等教學方法和方式,達到充分發揮學生創造性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秋萍.淺談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創編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9,531(06):107.
[2]周淑艷.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3(0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