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一個學生成長的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比較片面,而且他們比較活潑好動,對于死板生硬的課堂不感興趣,所以在課堂中容易出現開小差等不良行為。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運用,先將明確的課堂制度告訴學生,然后再設定相關的獎懲制度,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可以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可以運用興趣教學,在教學中融入學生的喜好,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用五彩斑斕的圖片將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師需要用嚴謹的工作態度去對待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課堂制度;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2-114-02
【本文著錄格式】陳肖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22):114-115.
好的課堂需要有明確的行為規范去約束學生不好的行為,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需要有耐心去應對課堂中學生出現的問題,用包容的心態去應對這些問題。在語文課堂中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用開放式的課堂去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知識,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意課堂規則的制定,讓學生在課堂中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認知,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課堂素養。讓語文教學不局限于僅有的課堂知識,用開放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內容的豐富性,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國家和教育部門對小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探索符合小學生身心發育規律,能夠滿足小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準確認知到現階段存在的教學問題,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偏差
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決定了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于傳統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中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師和家長都深受影響,因此習慣性地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在實際的教學中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制約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將學生需要掌握的語文知識在課堂上單方向地傳遞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接受相關的語文知識,久而久之會形成被動的學習習慣。
(三)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習上缺乏足夠的認知,需要教師積極地引導和幫助,促進學生完善對學習的認知。但是現階段語文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無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無法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能進一步提升。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教師要從現階段存在的教學問題入手,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育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懂得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制定符合當代小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將多媒體教學帶入課堂
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更加靈活且生動,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接觸到更多內容,這些內容的接觸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了解到更多有用的語文小知識。多媒體在運用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再去進行課堂內容的深入,用有趣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設置合理的教學情景
活躍的課堂氛圍來自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內容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讓課堂變得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在語文課堂中多去鼓勵學生,給予學生自信,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發言。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動圖的形式和有趣的故事,將書本中的知識點結合新奇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有個全方位的認知。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到《我多想去看看》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在課堂中結合書本進行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可以結合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文章的拓展,方便教師接下來的語文教學。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去搜集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作者在寫作這篇文章時的生活情景。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思考,讓課堂的學習更有代入感,讓學生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三)打造好的學習環境
高效的課堂必定需要有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好的氛圍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好的學習環境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在課后多去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定好合理的學習規劃,分配好學生課余時間,讓學生在玩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學習。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到《小松鼠找花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進行課堂的拓展,讓學生在課堂中了解小松鼠的生活習性,讓學生在課后尋找相應的資料,從而可以更好地學習文章中的細節描寫,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打破傳統教學的死板,教師需要多去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結合學生對于課堂的表現再去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人性化,符合學生的認知,提高教學水平。
(四)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在興趣的驅動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促進作用。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將枯燥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獲取相關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游山西村》的教學中,傳統的古詩教學,教師會注重強調背誦古詩,在學生記憶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快速進行古詩上下句的銜接。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古詩的深層含義,豐富古詩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豐收之年農村歡愉的景象,了解鄉村的一些習俗,體會鄉間淳樸的民風和村友好客的品性,進而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五)布置課前預習任務
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在深入學習之前對知識內容進行提前感知。教師要提高對課前預習的重視,因為課前預習能夠有效地節約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布置簡單的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例如,在進行《玩出了名堂》的課堂教學前,教師要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為了確保學生學習的導向性,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實現對課文的預習,提高課前預習環節的效率。如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課文解釋“名堂”一詞,說一說誰玩出了名堂,到底玩出了什么名堂。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節約了教師在課堂上引入課文的時間,直接帶領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在玩中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結語
好的課堂效率需要教師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在課堂中將更加優質的教學內容帶入語文課堂之中。教師在教學時也需要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摒棄傳統死板的教學方法,將更加開明的課堂帶入教學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將語文課文中的文章更加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钴S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去面對課堂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去幫助學生學習,在課堂中可以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讓教學變得更加輕松愉悅,創造有趣的氛圍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許興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7(19).
[2]楊景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 [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
作者簡介:陳肖軍,女,1991年生,山東陽谷人,研究生,初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