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建筑施工企業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意義和遇到的問題,認為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應先轉變管理層及員工的觀念,促使企業的組織機構、員工的工作方式、企業的財務職能、操作的流程制度都進行全新的轉變,才能促進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工作向管理型會計轉型,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后建筑施工企業能提升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強資金管控力,增強項目管控力,增強規模潛力。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財務共享管理模式 財務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15-0164-03
隨著對共享服務中心概念的深入了解和中國本土企業的迅速成長,國內大型企業也開始設立自己的共享中心并開始初步應用。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集團通過財務共享中心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進程,以實現更精準的標準化流程、更強有力的風險管控能力,實現企業的價值。
一、建筑施工企業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意義
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建筑施工企業由于項目繁多、財務工作量大、資金回流不及時、財務管理流程復雜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難以監管企業內部的各項生產與經營活動,通過構建財務共享中心來完成財務管理工作就應運而生。通過移動客戶端的App等互聯網手段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流程、處理方式等各項細分工作進行規范化、數字化管理,并進行有效監控,還可對未來可能出現或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科學的預警。
二、建筑施工企業構建財務共享中心遇到的問題
(一)管理層不重視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需要依托信息技術來完成,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轉變原有的管理理念,跳出原有的信息繭房,多渠道獲取多方位的信息,并引用網絡技術開展工作,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術并運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但是目前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有部分管理人員其中還包括高層管理人員,認為各職能部門只需按照自身業務的特性完成本職工作即可,無須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管理層的不重視,將影響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
(二)業務的特殊性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很快,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構建業財一體化的工作管理體系,這就需要整合與統一各部門的工作流程,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生產周期長、項目繁多、受自然環境及人員技術等因素的制約,企業時常以“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分散核算和分散管理模式開展工作,各個項目所處的環境不一樣,處理的方式也會不一樣,用靜態的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沒有意識到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重要性,沒有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將各方面工作從上而下、從內到外進行整合,沒有意識到不同管理方面應協調與同步,進而大步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
(三)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由于財務人員不了解企業的前端業務,業務人員不了解財務處理流程,造成財務人員對業務的判斷不夠準確,業務人員在執行公司財務規章制度時存在偏差,這就導致對某些項目的財務與業務核算不夠精準,沒有統一的財務與業務流程,無法統一規范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的行為,急需推行財務共享中心,組建一個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思維靈敏、溝通能力強的專業財務人員團隊來完成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業各部門員工的素質參差不齊,工作業務板塊多、配合工種多,使用設備物資種類繁多,使得生產經營數據分散,有的企業因此認為財務共享中心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規范化、數字化,無須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增加自身的工作量。
三、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變革與轉型
(一)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層及企業員工觀念的變革與轉型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至關重要的因素取決于管理層的理解和支持,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初期,成立財務共享中心項目組,通過項目組的成員對企業管理層進行大量宣貫,翔實細致地講解財務共享中心具體的建設及運作模式,在運作體系搭建成功后,如何解決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弊端問題,并詳細介紹財務共享中心構建成功后所能帶來的價值效應。同時,為了解決企業員工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并取得企業員工對財務共享中心的認同,項目組在財務共享中心系統的建設中應考慮到系統的易用性,設計的操作系統應流程規范、操作界面簡單明了,操作系統在開發后應充分進行測試,采取先試點運用后大力推廣的策略,逐步優化操作流程,提高員工的滿意度。通過項目組成員的大力宣傳推廣,企業管理層及企業員工對財務共享中心的觀念有了大幅度的轉變,這為以后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企業組織機構、員工的工作方式、企業財務職能、操作流程制度的變革與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二)企業組織機構的變革與轉型
建筑施工企業通過互聯網建立數字化財務共享平臺,企業的組織機構已經發生變化。因為財務共享的特點就是對企業的財務與業務進行規范化、程序化、精細化改造,整合原有資源,對業務流程和規則進行優化,刪除多余的業務與財務環節,重新根據業務流程設計財務流程,使企業集團中的下屬公司或者項目部共同、簡單、重復、可標準化的事務從原部門中分離出來,建立更加細化、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促使建筑施工企業的組織機構重新設置,把企業自上而下、垂直、重疊的結構進行精簡,縮減決策層與基層員工的中間管理層級,使管理層更容易獲取經濟市場動態,基層員工更容易了解管理者的決策意圖,擊破組織間阻礙,實現組織機構內部的溝通交流、信息傳遞更加順暢,最終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成本、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及績效,促使企業穩定發展。
(三)員工工作方式的變革與轉型
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技術是一個值得企業重視的技術,因為它在構建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實現數字化財務共享服務后,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發生巨大變革,企業員工可通過系統門戶在線提單,單據通過互聯網自動運行工作流程審批系統傳遞到部門負責人和財務共享中心,管理人員可網上集中審批或利用手機移動端進行審批。例如,在申報費用時,報銷的員工無須通過財務人員填報,可自行通過互聯網的云發票、智能填單App進行填單報賬,發票拍照上傳后發票信息會被系統自動識別及自動查驗,系統還會設置負面字段,對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實現自動數字化攔截退回,系統會對發票金額進行自動填列和匯總,統一業務的單據會按照業務流程推送審批,業務流程可實現移動審批、標準化處理、實時溝通,在業務處理過程中,可進行費用預算控制和費用標準控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成后,建筑施工企業在資金結算上實現以預算對資金進行整體管控、增強資金管理的計劃性、有利于實現資金有效配置,在稅務系統上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數據互通。
(四)企業財務職能的變革與轉型
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水平。財務共享中心可根據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資源規劃等方面逐步完善企業的組織結構和財務功能,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自我梳理與修復發現不完善地方,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企業也將重新劃清各部門的具體職能,運用財務共享中心的數字化平臺系統,統一標準和流程處理原來重復又煩瑣的財務工作,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和財務職能,讓項目部一線財務人員更加專注現場與各業務部門、供應商等關聯單位的溝通協調,以及財務分析、稽核和裝訂存檔,并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較高附加值的財務分析、財務決策、稅務籌劃等工作上,也能參與企業相關的戰略管理。財務職能的變革既提升財務人員的技術管理能力,也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五)操作流程制度的變革與轉型
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建成后,工作流程制度可根據統一的標準要求,做到事前控制更加關鍵,事后無計劃的資金開支減少,審批流程和標準更加統一,憑單貼票要求和方法更加嚴格和規范,各種隨意性的行為將不被支持,未通過共享中心審核的資金不予支付、未通過共享中心處理的業務不予認可。
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效果
(一)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建筑施工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把原來煩瑣的業務與財務工作流程簡化,制訂統一的標準與執行制度,借助數字化管理平臺讓操作流程和管理程序更加模塊化、規范化,進一步深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確保管理人員掌握更真實、準確的數據,提升各項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降低管理成本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對企業內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結合各項目的實際需求配備資源,確保企業統一管理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使集團企業有效避免項目部中部分崗位的重復設置,促使基層人員占比的比例降低,有效降低操作、執行成本,進而控制管理成本,讓管理工作變得更有效及精準,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工作的水平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資金管控力
通過財務共享中心的資金系統可實時掌控企業資金余額,并上收資金支付權限,需要支付資金全部由共享中心集中支付,做到實時監控資金流向,可以解決分散式財務管理模式中不能集中項目資金的問題,保證資金支付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管控能力。
(四)增強項目管控力
隨著建筑施工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面臨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后,對所屬各項目的業務按照統一標準、規范化的流程進行集中處理,可有效避免各項目的工作人員由于素質參差不齊、現代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不熟練等原因,出現對業務的判斷不準確或執行力出現偏差等現象;通過互聯網數字化財務共享平臺可直接對各項目的數據進行時時抓取,直接獲取最真實、最及時的數據,有效提高企業對項目部的管控力,有效防范項目的經營風險。
(五)增強規模潛力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成后,原來重復的、可標準化的工作統一由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員來操作完成,多個項目的標準化工作可由一套管理人員來完成,企業新開發的項目可隨時歸入財務共享中心進行統一操作,無須再組建新的財務團隊進駐項目,只需派一名財務人員完成日常財務工作。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建筑施工企業可根據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開發新項目,使企業未來的發展更加靈活,更有利于建筑施工企業拓展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
總之,越來越多的建筑施工企業開始放棄傳統的以會計處理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模式,將企業財務管理的范圍由后端財務向前端業務延展,探尋更合適企業發展需求的財稅一體化財務共享管理模式,這是基于“互聯網+”的財務共享中心工作,是通過觀念再造、流程再造、組織再造、人事再造、系統再造的結果,財務共享中心能夠為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決策、企業管理等方面提供幫助,從而促使企業的管理更加可靠和精準。
財務共享中心目前是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最新的應用,這也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財務與業務由原來的信息化逐漸轉變為數字化管理,它可對企業的財務、業務進行大數據分析,用數據分析來決定企業的經營決策,這對中國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有著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娉.淺析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的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19(23).
[2]譚妮.試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的提升作用[J].財會學習,2019(9).
[3]韓喜娥.建筑企業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策略探討[J].財會學習,2019(1).
注:2019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互聯網+財務共享管理模式下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業財一體化研究”(2019KY1624)
【作者簡介】周平歡(1984— ),女,廣西柳州人,研究生,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經濟師,研究方向為企業財務管理、國際會計、會計教育研究。
(責編 龔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