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劉元波
摘 要: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凝聚著太多前人的智慧結晶。如何將先人的智慧結晶和優秀文化傳承下去,是值得我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優秀傳統文化中選取合適的素材編入小學語文的范圍,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接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與此同時也能對現代的小學語文教育模式進行優化。
關鍵詞:傳統文化;篩選素材;教育模式
人們常說,具有歷史意義的東西都是有生命力的。中國從古代到現代,都有著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美德,對一個國家來說,無論處于哪個時代,教育都是最根本的,國家只有通過優良的教育,才能為國家的建設輸出高質量的人才,也才能幫助國家進步和發展。小學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也是國內教育界的相關學者、專家都重視和關注的時間段。對小學生來說,強大的學習能力能使其在小學階段發展全面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因此,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既能培養小學生的中華傳統美德,又能將先人的智慧結晶傳承下去。
一、小學語文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素材
(一)小學語文中現有的傳統文化教育素材
傳統文化包括經典的文學作品及文化物品,除此之外還包括古代人們的道德標準、思想方式、價值觀念、審美趣味以及風俗習慣。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來說,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融入小學語文的教學素材中,對教育部門以及學校來說,建立健全、完善的小學語文教學素材篩選制度,從最適合當下教育方式的角度出發,分析探討最適合當下小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傳統文化形式,幫助學校和教師建立完整、高效的傳統文化教育。而對尚未被融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教師也可以在其中選取有趣的內容和文化知識,帶領小學生進行參觀或實踐,從而幫助小學生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印象。例如,剪紙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形式,教師可以在向學生傳授完其形式和原理后,讓小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的剪紙,從而加深對學習剪紙的印象,也能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中傳統文化素材的篩選
教師可以采用投票或者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有多少人對傳統文化并不感興趣。因而需要對傳統文化的素材進行篩選,讓更有趣和新奇的素材走進小學語文的課本。同時也可以從小學生的學習規律、興趣需要、年齡特點出發,從中華傳統文化中選取適合的素材納入小學語文的教材中。
二、小學語文中傳統文化教學新模式
(一)營造文化氛圍
學校要想讓自己的學生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培養和熏陶,應創設具有特色的教學課堂。可以從校園環境以及班級氛圍出發,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展現。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組織教師和學生每個星期觀看一部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關的短片,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的魅力。或許這些措施并不能為學校在短期內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相關工藝的理解和學習,以及傳統文化元素的印記,可以幫助提升自己的文化能力和素質。
(二)師生共同培養
優秀傳統文化要想走進學生的心靈,就應先走進語文教師的內心。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閱讀或者學習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書籍和知識,同時在閱讀和學習期間要求教師寫讀書心得,并互相交流心得。只有教師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美,才能借助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組織參觀其他學校的優秀案例,讓教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明白活到老學到老,并將這些傳統文化知識融入自己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它的美好。
當前,作為傳統文化,如何能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體現和融合,是需要包括教師在內的多方共同努力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對教師來說,應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努力為學生營造學習的氛圍和背景;對學校來說,則可以將傳統文化中的元素融入校園環境的建設中。只有不斷地堅持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并與其他學科相互結合,才能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豐富的資源庫。
參考文獻:
[1]岳凱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J].魅力中國,2019(13):254-255.
[2]王玲.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融入傳統文化[J].文淵(中學版),2020(1):1029-1030.
[3]苗新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入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0(17):10-11.
[4]劉大枚.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J].讀與寫,2019,16(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