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啟穎
摘 要: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計算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其學習的重要內容。就目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往往對理論教學比較重視,但是對于學生易錯題缺乏進一步的分析與指導,這導致學生對自己錯題的原因難以進行深入分析,從而造成其學習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主要就小學階段數學計算易錯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對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進行干預及跟進來進行深入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干預與跟進;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專注力有限,所以對于小學數學中長篇的理論教學難免產生抵觸心理。這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為了有效降低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情況,教師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來引導學生對易錯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及時跟進其后續學習情況,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及計算能力。
一、學生數學計算易錯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主計算能力相對較為薄弱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電子計算器等科技類的計算工具應運而生,這些計算輔助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從而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講,這對于還處于學習基礎計算的小學生來說,這往往讓他們難以使用計算思維進行手動計算,從而導致學生在考試時候由于沒有計算工具的輔助作用,容易出現計算錯誤的情況。
(二)學生審題能力有待提高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有思維具象化的特點。而數學對他們來說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這就很容易導致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到吃力。另外,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剛接受系統知識教育的階段,他們對于新的理論知識難以快速消化理解,而計算題尤其是計算應用題,不僅是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進行考查,而且對其文字理解能力也有要求。學生計算易錯題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于題目理解有所偏差或者審題不夠認真。而計算題在小學數學中所占分數比例較大,這就導致學生數學整體成績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從而不利于學生樹立繼續學習數學的信心,這將對其后續的求學產生不利影響[1]。
二、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干預和跟進
(一)提高學生自主計算能力
1.杜絕使用計算輔助工具
為了讓學生的自主計算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就得杜絕學生使用計算輔助工具。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家校合作,讓家長在監督學生做計算題時不使用計算器等輔助工具,這可以讓學生的自主計算能力在不斷的計算練習中得到有效提高。
2.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整體年齡較小,有愛玩的天性,所以,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加趣味活動來營造出愉快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比如,小學四年級數學“兩個數相乘的乘法”計算中,為了讓學生不覺得內容枯燥,教師可以在講解完教學內容以后在班級中舉行計算競
賽,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提高參與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加強對課堂內容的鞏固,以及有利于學生提高其自主計算能力。
(二)引導學生針對錯題進行反思
為了改進小學生計算馬虎大意及解題思路不夠清晰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這有利于降低學生計算易錯題出現的頻率,從而有助于提升數學教學效果[2]。同時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對于自身知識盲點進行梳理,從而養成錯題整理及仔細審題的習慣。另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自身計算錯題進行原因分析及寫出正確的計算步驟,通過這一過程可以有效使小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學習情況,讓其在后續學習中碰到同類題型時可以降低錯誤率,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及成就感。另外,教師對學生出錯較多的題目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授,并讓他們學會自主查找計算錯誤,有效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四年級數學上冊中“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中85+14×(14+208÷26)的計算,學生會出現計算順序錯誤的現象,這就要讓學生觀察運算中是否有括號,是否有先算乘除法等。
(三)相互交換錯題本,豐富學生數學認知
數學糾錯本對于學生來說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解題思路比較單一,另外,有些學生由于畏難心理而拒絕糾正,這種情況就不利于發揮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數學是一門需要發散性思維的學科,有些題目有多種不一樣的解題思路。交換錯題本,有助于學生了解到不一樣的解題思路,這可以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且有利于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學習,豐富其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做到充分以學生為主,根據教學情況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征等來制訂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闕志發.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干預和跟進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110-111.
[2]楊春金.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干預和跟進初探[J].亞太教育,2019(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