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秀娟
摘 要: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且還能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形象,方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這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很多教師沒有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輔助數學課程的教學,甚至有一些教師還沒有意識到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實現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這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基于此,根據教學經驗說明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智能時代;信息化;教學資源;初中數學;教學實效性
怎樣才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打牢數學基礎和完善知識體系呢?這需要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數學是邏輯性、空間性和抽象性相對較強的學科,而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可以解決很多教學問題,進而方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
一、把信息化教學資源和學習情境相融合
在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獲取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有非常強的指向性,大大節省了時間。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教師構建的信息化學習情境,獲取和感知數學知識內容,從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高,進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通過視頻為學生展示泰勒斯對金字塔的測量過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和體會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和定義,加深對相似三角形知識內容的理解。
二、將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日常生活相融合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對知識的展示是單維的,把課本中枯燥無趣的文字轉化成公式或者圖形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這對學生而言,僅僅只是減少了學生的閱讀時間,根本無法對這一知識點進行理解,而此時若教師在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就能方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三角形,讓學生對三角形有初步的概念,并將某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進行裁剪和拼接,然后告訴學生這三個角的和是180°,這時筆者發現有很多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一概念產生懷疑,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剪紙的方式來理解。先讓學生準備一張白紙,然后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剪出一個三角形,緊接著讓學生將這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并拼在一起,讓學生用量角器對其進行測量。在測量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誤差,這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只要誤差在一定范圍內都可以認為“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一概念進行深入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能深化學生對知識點內容的理解。
三、將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教學環節相融合
教師要明確多媒體不能完全代替課堂,其作用僅僅是輔助教學。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代替所有教學形式,直接將課本中的重難點知識或者是題目的解答過程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久而久之,學生會對數學課堂產生無聊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把握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使用度,將信息化教學資源恰當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但不能出現濫用多媒體的情況,要做好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工作,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能夠更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結語
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如很多教師并沒有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輔助數學課程的教學,甚至還沒有意識到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實現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這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把信息化教學資源和學習情境相融合,把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日常生活相融合以及把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教學環節相融合等方法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促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建國.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9:140.
[2]余繼紅.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教師教育論壇,2015(2):44-46.
[3]嚴鳳.應用信息化資源 提高數學教學實效[J].福建教育研究(綜合版),2012(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