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玉

摘 ?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物流配送服務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亟須解決。因此,研究了智能快遞柜這種新型終端配送模式,并運用SWOT分析法對其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行了分析,探究了其優化策略,提出了制定統一標準、創造多元盈利模式、提高突發問題的解決效率、加大宣傳力度、引進相關人才及推動綠色發展的優化建議,以期為智能快遞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快遞柜;SWOT分析;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259.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0-0026-03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信息網絡技術的革新,電子商務日益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網絡零售交易額年均增長率連續10年超過80%[1]。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導致其終端配送系統所承載的周轉量逐年劇增,又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2,3],“最后一公里”配送業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4]。快遞企業與消費者作為物流配送服務的源頭提供者與最終使用者,以兩者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是快遞企業搶占“最后一公里”成功的關鍵[5]。
因此,本文以智能快遞柜終端配送模式為切入點,基于SWOT分析對此商業模式進行了研究,并探討了其優化策略。
一、智能快遞柜現狀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網購這種足不出戶的新型購物方式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這也帶動了快遞業務市場。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30億件,同比增長24%;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 450億元,同比增長23%。在如此巨大的快遞配送需求下,智能快遞柜這種便捷、高效的終端配送方式應運而生。2019年,我國主要城市的智能快件箱已達40.6萬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到8.2萬個,社區、樓宇、校園、機關等地方都能看到智能快遞柜的投放。總的來說,目前我國智能快遞柜的運作情況較為樂觀,向著智能化、集約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智能快遞柜SWOT分析
(一)優勢(Strengths)
1.用戶友好。智能快遞柜保護用戶隱私,可以減少用戶與配送員之間的直接接觸,避免用戶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的泄露,也可降低快遞員上門配送帶來的安全風險,減少事故發生。同時,自提服務能給顧客提供更加自由的取貨時間[6],24小時隨時可取件、寄件,相較于快遞點自提、上門送貨等其他快遞終端配送方式來說,更為便捷,無需預約等待。
2.配送高效。對于快遞員來說,可以在智能快遞柜一次性投放其周圍覆蓋區域的大多數包裹,不但可減少快遞員在各個配送點來回奔波及與客戶電話溝通交流的時間和精力,達到配送高效的效果,同時也可節省人力成本。
3.互聯網效應。作為互聯網與經濟發展的產物,智能快遞柜相較于其他終端配送方式來說,有更多盈利和發展的空間。智能快遞柜給快遞員、消費者、物流公司提供了一個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開放平臺,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智能化、信息化、數據化的需求增加,將給智能快遞柜帶來更多優勢。
(二)劣勢(Weaknesses)
1.驗收問題。由于用戶無法當面驗收包裹,無法確定包裹內物品的完整性。若遇到包裹破損、物品丟失等問題,無法與智能快遞柜溝通或拒收,從而帶來后期追究的問題,需要用戶再花費時間與多方溝通,甚至后期需要將破損的商品寄出,寄驗視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會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影響用戶體驗。
2.容納問題。智能快遞柜容納包裹受到包裹數量和大小的限制,在“11.11”、“6.18”等大型電商購物節到來時,快遞柜無法容納數量激增的包裹,一些配送員將包裹隨意堆放在物業、學校門口或公司樓下,存在丟失或者被錯拿的隱患。同時,由于部分用戶沒有及時取件的意識,導致快遞擠壓,同時帶來容納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快遞柜每格大小的限制,一些較大的物品無法存放,快遞員只能聯系用戶進行二次配送,增加了成本。
(三)機會(Opportunities)
1.電商發展。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線上購物這種足不出戶的消費方式,隨之各類線上銷售模式也不斷創新:直播帶貨、網店運營、短視頻營銷等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營收再創新高,為44 741億元,同比增長27.24%。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開始興起,而物流是電商運營的基礎[7]。隨著物流配送體系的不斷優化[8],無疑讓智能快遞柜的發展有了更多機會。
2.政策支持。國務院辦公廳在2018年1號文件《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廣智能投遞設施以及鼓勵快遞末端集約化服務。同時,《快遞暫行條例》第14條亦指出,要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國家及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各種支持政策,并給智能快遞柜的投放提供一定的補貼,這給智能快遞柜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的良機。
(四)威脅(Threats)
1.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目前,智能快遞柜盈利的方式主要是利用顯示屏投放廣告,收取廣告費以及配送員使用快遞柜暫存包裹的投放費用。但是運營一個智能快遞柜的成本也較高,除了初期的快遞柜購買費用,還有每個月的租金、電費以及后期的管理維修費用等。因此,智能快遞柜想要長期穩定地發展起來,需要改變運營模式單一的現狀。
2.缺乏統一標準。目前,智能快遞柜在安置、收費、監管等方面尚缺乏統一的標準。首先,由于市場上的快遞公司眾多,快遞柜的品牌也趨于多樣化,在哪些區域設置快遞柜、投放的數量是多少、有哪些快遞公司可以使用快遞柜等等這樣的問題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其次,使用快遞柜的收費問題也亟需規范化的行業標準。除此之外,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監管機制來對智能快遞柜的運營進行監管,時有包裹丟失、設備故障等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