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奧爾夫樂器主要指的是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在日常所運用到的各類樂器,這些樂器都是奧爾夫為了探索出一系列的樂器教學方法而研制出的樂器。奧爾夫樂器大致可以簡單劃分為有固定音高樂器以及無固定音高樂器這兩種。奧爾夫在研究音樂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探索出了全新的教學途徑。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們而言,學習奧爾夫音樂也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學生們音樂節奏感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的教師們要重點關注奧爾夫樂器的具體應用方法。筆者將重點分析奧爾夫樂器以及音樂節奏感提升方面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奧爾夫樂器;音樂節奏感;音樂教學
引 言
奧爾夫樂器與一般的樂器有所不同,大部分屬于打擊類樂器,這些打擊類樂器的共同特點則是使用方法比較簡單、音調也比較單一,學習難度并不高且適應性強,比如木棒、木魚、沙錘、三角鐵、碰鈴、雙響筒、蛙盒等等。這些打擊樂器看似結構簡單、音調單一,但是實際上這些奧爾夫樂器正是通過這樣的簡單形式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們一步一步地提升音樂節奏感。因此筆者認為仔細研究奧爾夫樂器對于促進音樂節奏感提升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培養音樂節奏感的相關內容
(一)聲勢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使用者的音樂節奏感,首先需要促使使用者能夠通過動作的協調感受音樂演奏的具體技巧。培養使用者的肢體協調能力也是培養使用者音樂節奏感的重要前提。畢竟有許多奧爾夫樂器都屬于打擊類樂器,并且需要使用者通過手部或者是其他身體部位的拍打、晃動、敲擊等方式發出聲音。聲勢活動也主要指的是通過動作以及相關的演奏技巧促使奧爾夫樂器發出應有的聲響,隨后通過對樂器聲音的逐步調整,最終形成一種類似于音樂節拍的奧爾夫樂器演奏形式。聲勢活動也屬于奧爾夫演奏技巧的獨創,主要是奧爾夫通過演奏打擊類樂器之后總結出的相關技能培養方法。聲勢活動不僅僅需要使用者靈活地運用手臂以及手部,更重要的是使用者也應該通過簡單的拍手、擊掌、跺腳等方法進一步發出具體的聲音。
(二)變奏和組合
變奏主要指的是改變樂器原有的演奏節奏或者是將原有的演奏節奏直接打亂進行重新編排,隨后把歌詞直接念出來而不是唱出來。一般情況下,比較復雜的歌曲比較適合于利用變奏的方法將音樂節拍進行轉化與改變,從而幫助使用者進一步理解音樂節拍的具體變化情況。組合主要是指音樂節拍在變奏之后進行重新組合,從而演變成為其他的音樂曲調。通過變奏與組合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培養使用者的靈活反應能力,進而培養使用者的音樂節奏感。
二、奧爾夫樂器的演奏方法以及培養
音樂節奏感的具體方法
一般情況下奧爾夫樂器主要是打擊類樂器,相比于其他樂器而言打擊類樂器的操作難度比較低,并且此類打擊類樂器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們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奧爾夫樂器可以細致地劃分為木質類、散響類、皮革類以及金屬類等等,相比于一般的樂器而言,奧爾夫樂器的種類也比較豐富,雖然缺乏管弦樂器,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奧爾夫樂器缺乏使用的空間。奧爾夫樂器可以通過較為簡單的演奏方法表現出無窮的音樂節奏感。筆者將對一部分比較典型的奧爾夫樂器進行演奏方法方面的細致分析。
(一)鈴鼓
鈴鼓主要是通過手指或者是手腕等其他手臂部位的搖擺、晃動等方式促使鈴鐺振動而發出清脆的聲響。鈴鼓的演奏方法比較靈活多變。鈴鼓可以通過使用者的手掌輕輕地擊打鼓面,從而發出柔和的聲音,也可以用手掌用力地擊打鼓面從而發出明朗的聲音,還可以用鈴鼓擊打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手肘、肩膀、膝蓋等等發出清脆的響聲,也可以用手搖晃鈴鼓或者是轉動手腕搖晃鈴鼓,從而促使鈴鼓發出清脆的聲音。如果用手部連續晃動鈴鼓則會發出連續音。
鈴鼓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奧爾夫樂器,演奏方法多種多樣,這也是奧爾夫樂器的特點之一,看似非常簡單的樂器實際上卻可以發生千萬種變化。至于促進音樂節奏感提升這一方面的作用,鈴鼓的確具有其他奧爾夫樂器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為了促進音樂節奏感的提升,可以利用鈴鼓展示各式各樣的音樂格調,也可以利用多種演奏方法以及演奏技巧鍛煉手部的協調能力,并且還可以通過時而清新明朗、時而柔和婉轉的聲音來培養音樂節奏感。首先需要明確鈴鼓的多重演奏方法,然后利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演奏出不同的音樂聲調,并且在聲調之中感受不同的音樂節拍,進而促進音樂節奏感的進一步提升。然而在實際上鈴鼓的演奏往往需要配合手部的運動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擺動,進而促進頭腦與四肢之間的協調,身體尤其是手部肢體會隨著頭腦之中的音樂節拍而搖擺起來,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促進音樂節奏感的提升。
(二)砂球
砂球是通過使用者擺動手臂以及手腕達到晃動發聲的目的。砂球的音質比較柔和,但是用力搖晃砂球也可以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響。主要的演奏方法是使用者雙手各拿取一個砂球,隨后用手臂帶動手腕以及手指發力晃動砂球,通過砂球之中的細砂晃動來發出各種聲音,輕微的晃動可以促使砂球發出比較柔和悅耳的聲音,劇烈晃動砂球則可以發出比較激烈且明朗的聲音。砂球的音色與木魚有相似之處,但是木魚的聲音比較空洞,而砂球的聲音更為豐富,并且砂球發出的聲音沒有連續音,也不存在長音與短音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如果想要通過砂球來培養音樂節奏感,那么首先需要使用者雙手拿住砂球,先輕輕地晃動砂球,促使砂球發出比較細小的聲音,隨后通過感受砂球內部細砂的振動頻率感受砂球音質的變化。接著需要使用者進一步用力晃動砂球,并且感受劇烈晃動之下砂球的聲音變化過程,最后則需要使用者一點一點改變晃動砂球的力度,進而感受砂球聲響的逐漸變化,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體會手部晃動節奏方面的變化,尤其要認真體會手腕的用力情況以及手腕轉動的具體方向。輕輕晃動砂球與用力晃動砂球的過程也是培養音樂節奏感的過程。
(三)雙響筒
雙響筒分為高音與低音兩個音節,并且高音與低音之間的音調差距比較大。在雙響筒的演奏過程中需要使用者敲擊雙響筒的兩段,并且盡量快速地調整敲擊的力度,以便感受不同敲擊力度之下雙響筒的音調變化。雙響筒在一個“筒”之上存在著兩種音節,這也是雙響筒與單響筒之間的差異,因此雙響筒與單響筒相比更能夠培養使用者的音樂節奏感。雙響筒的演奏方式主要是使用者左手持雙響筒的下柄,右手持小木棒敲擊雙響筒(也可以根據自身的使用習慣選擇左手持小木棒敲擊,右手持雙響筒的下柄),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演奏需要交替敲擊雙響筒的兩段,從而發出高音與低音。
利用雙響筒培養音樂節奏感主要是利用雙響筒的高音與低音之間的轉換來鍛煉使用者的音樂節奏感。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使用者需要注意敲擊的力度,首先可以通過緩慢的敲擊來感受雙響筒低音部分的音調,隨后可以稍微用力敲擊雙響筒的低音部分,通過不同的敲擊力度以及敲擊頻率來感受雙響筒低音部分的音調變化情況,與此同理雙響筒的高音部分也可以通過此種方法培養使用者的音樂節奏感。在敲擊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雙響筒處于平穩狀態之下,這也就意味著使用者一定要注意雙響筒的放置位置,切記不要晃動雙響筒或者將雙響筒傾斜放置,避免雙響筒的音質以及音調發生細微的變化,從而影響使用者音樂節奏感的提升。
三、結 語
奧爾夫樂器對于促進音樂節奏感提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對高職院校的教師而言,需要考慮到奧爾夫樂器的具體演奏方法以及音樂節奏感培養的具體方法。使用者在演奏奧爾夫樂器時也應該意識到奧爾夫樂器與其他樂器的不同之處。筆者經過大量的研究與調查,探索出了更為高效、更加科學的奧爾夫樂器演奏方法。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促進奧爾夫樂器演奏技巧的進一步推廣,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高使用者的音樂節奏感。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慧珍.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69-70.
[2] 劉彥佳.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0(35):106-107.
[3] 李笑歡.在音樂活動中巧用奧爾夫音樂教學[J].家長,2020(14):151-152.
[4] 楊萬靈.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北方音樂,2020(03):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