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娟
【摘要】語文,無論在小學生的學習還是生活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隨著新課標、新觀點的提出,家長和教師們也越來越重視小學生語文的課外閱讀。但是由于一些原因,部分家長和小學生偏愛作文集錦之類的課外書,教師過于重視課內閱讀的教學而忽略了課外閱讀。因此,在農村小學語文中進行課內外閱讀一體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以下三個探索的途徑:創新課內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閱讀的技巧;每周舉行讀書交流分享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課外閱讀的感受和經驗。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課內外閱讀一體化
筆者認為,語文的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內,無論課本篇目選得多好,教師教得多好,學生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課外閱讀,才能真正學好語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但是,學生閱讀了卻不一定有收獲,需要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進行指導,因此,農村學校應當在小學語文教學匯總實施課內外閱讀一體化。
一、農村小學閱讀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現狀與過去相比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首先,農村不再像過去一樣封閉。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學生可以輕易在網上看到和買到自己想要的書籍;由于教育觀念的普及,家長們面對學生提出的看書、買書的要求也都非常樂意支持。但是,部分農村的家長只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卻還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哪怕是名著,只要對學習沒有直接的幫助,家長們也不會認為那是一本好書。因此,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都集中在“優秀作文范例”等作文書方面,而忽略了課外閱讀這個瑰寶。另一方面,即便學生意識到了名著閱讀的重要性并自發進行名著閱讀,也不一定能夠吸收到名著中的精髓,而只是囫圇吞棗式地閱讀。
因此,對待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干預,最好能夠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起來,進行一體化教學,以此來提升小學生在閱讀上的理解力,進而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二、實施課內外閱讀一體化的意義
在小學階段,全部六個年級課本的字數加起來也不過才幾十萬字,語文的學習是最需要大量的閱讀和積累的。無論教師再怎么重視課內的閱讀,將課文進行反復地講解、剖析,以求讓學生明白課文所使用的手法、表達的情感和體現出來的思想,都只是立足于很小的基數。何況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上,小學教師們更加注重的是字詞、手法等具體語文知識的教學,而不是對學生語文閱讀語感的培養。因此,導致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都記牢了,可考試中一旦出現新的閱讀篇目,學生就不知道如何分析,進而曲解了閱讀的意義。
由于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指導,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感官享受,喜歡什么書就讀什么書;在閱讀過程中不注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只讀故事梗概,更不會在閱讀中做讀書筆記,對書本進行思考,無論學生讀多少都沒有進步,課內外閱讀一體化剛好能夠把這兩種情況的缺陷同時彌補起來。
三、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中做到課內外閱讀一體化
(一)創新課內閱讀教學
教師在進行語文的課內外閱讀一體化時,應該從課內閱讀出發,向課外閱讀擴展,從中尋找課內外閱讀的聯系點。
首先,教師應該通過對課內閱讀模式的創新培養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利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模式,通過每個單元共同的主題把這個單元的課文進行集中的整體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某個主題產生興趣,會對這個主題相關的其它文章也產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就可以及時推薦相關書目,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內閱讀的教學時,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進行引導。例如,在講到課內閱讀的某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這篇課文的主題進行拓展,也可以根據課文的作者向學生推薦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例如,在教授《寓言故事》時,向學生推薦《伊索寓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等篇目。
(二)在閱讀過程中勤動筆
在小學的閱讀中,教師應該時刻向學生強調邊讀書邊動筆的重要性。在讀書中動筆不僅僅是記下文章中遇到的生詞、生句和摘抄優美句子,更關鍵的在于隨時記錄下自己在文章閱讀過程中的心靈啟迪和閱讀感受。因此,教師在課內閱讀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邊閱讀邊做筆記的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內閱讀中帶領學生邊閱讀邊做筆記,使學生明白哪些地方是精彩的,慢慢地,學生自己就會養成對精彩部分劃線、做筆記的習慣。當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教師還應當培養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先閉眼思考自己剛剛閱讀的內容,然后寫下自己的感受。在進行課內閱讀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向課外閱讀進行延伸,通過教授課內閱讀的閱讀方法向學生傳授在閱讀課外文章時的技巧,例如,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三)開展閱讀交流會
激勵學生進行閱讀的最好興趣就是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教師可以每周設置固定的幾節課堂讓學生分享自己本周進行了哪些課外閱讀,有哪些收獲,并讓學生針對閱讀的感受進行自由討論、分享交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新課標對小學生應當在實踐中應用語文、至少閱讀100萬字的要求,以及農村小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閱讀中分別存在的問題,在培養農村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過程中,教師應當將語文的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進行一體化教學,在課內培養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并教授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技巧。最后,讓小學生將課外閱讀中的收獲與感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達到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一體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毛迎春.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D].蘇州大學,2009.
[2]張海珍.書海無涯“讀”作舟——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初探[J].新課程(上),2015(8):25.
[3]何雯妍.農村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實踐研究[J].新課程(上),2018(5):44..
[4]康瑞芹.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整合有效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師),2020(1):101.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