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育軍
【摘要】批注式閱讀,就是從各個層面對文本進行理解、感悟、闡釋、發現和點評。它是適應新課標閱讀教學理念的一種閱讀方式。對敘事性文本進行批注式閱讀,能幫助學生掌握敘事性文本的閱讀方法。針對敘事性文本批注閱讀教學出現的問題,如,缺乏目標導向、缺乏深度品味、缺少個性化表達等問題,本文建議采取相應措施:目標導向,批注主題式;角度多樣,批注個性化;點撥完善,批注深度化以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目標導向;深度品味;個性化;主題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批注式閱讀,讓學生從各個層面對文本進行理解、感悟、闡釋、發現和點評,它是適應新課標閱讀教學理念的一種閱讀方式。
敘事性文本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本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載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三學段(高年段)對敘事類文本閱讀要求做了明確指示,“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敘事性文本中進行批注式閱讀教學是完成以上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它能較快地幫助學生掌握敘事類文本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
在高年級敘事性文本教學課堂上,我們可以看見很多教師大力提倡和鼓勵學生做批注,但檢查學生的批注筆記時,卻發現學生的批注效果不盡人意。如,部分學生做批注時漫無目的、隨意圈點、缺乏重點,或批注時內容淺顯,缺乏思考,表達模式化;部分學生批注閱讀的興趣不高,只是在教師要求下才批注,甚至部分學生還覺得批注太浪費時間。以上,正暴露一線教師對敘事性文本批注閱讀教學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效指導的弊端。下面,筆者就敘事類文本批注閱讀出現的問題和改進策略作淺要的探究。
一、現狀分析
(一)漫無目的,缺乏目標導向
眾所周知,敘事性文本在內容情節、人物形象、主旨情感方面可感可知、可圈可點的地方可謂是千人千面、不一而同。對于具有良好的批注習慣和閱讀能力的讀者來說是信手拈來之事,但對于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尤其是沒有目標指向和閱讀要求之時,學生做批注時會顯得更加無所適從。
片段一:
一位教師在教學《軍神》時,學生初讀課文之后開始引導學生做批注:讀完課文后,沃克醫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請寫下你的感受。
文章開頭:“重慶臨江門外,一個德國人開設的診所里,醫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頭也不抬,冷冷地問:“你叫什么名字?”其中一位學生這樣寫批注:開頭介紹了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
“劉大川。”“年齡。”“二十四歲。”“什么病?”這位學生繼續批注道:“這幾句寫了劉大川與沃克醫生的對話。”
“沃克醫生站起身,熟練地解開病人右眼上的繃帶。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著一絲驚疑。”學生又批注道:“沃克醫生的醫術高明。”
………
五分鐘過去了,這位學生只簡單地批注了三句話。這三句批注也只是泛泛而批、隨意而批。教師沒有明確批注方法和批注要點,學生不知道給人物做批注需要從何處下手,于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這樣毫無目的的批注,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習慣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而且浪費了課堂時間。
(二)淺嘗輒止,缺乏深度品味
閱讀批注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是思考的語言表達。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水平有限,視野較狹窄,故學生的思考表達是淺層的,是零星散亂的,處于淺嘗輒止的狀態。
片段二:
學生給課文《軍神》中“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做批注。做的批注如下:
批注1:“這是個比喻句,把劉伯承比作鋼板。”
批注2:“這句話寫了劉伯承太偉大了,是男子漢、鋼板、軍神。”
批注3:“這句話寫出沃克醫生驚呆了。”
教師:“同學們寫得非常好!”
學生這三句批注摘抄了句子中幾個詞語寫在句子旁邊,用“偉大”一詞概括劉伯承的品質,這是學生對敘事性文本內容字面上的理解,感情體會心得淺顯化的表現。至于“為什么把劉伯承比作鋼板?偉大體現在哪里?沃克醫生為什么驚呆了”等關鍵性的問題,學生沒有進行深入思考,而教師也沒有恰當地點撥,只是說“寫得好”。如果學生長期進行這樣的批注,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難以提升。
(三)內容模式化,缺少個性化表達
每個學生的生活閱歷、知識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文本的解讀也各不相同。但教師檢查學生的批注時,出現不少內容雷同和模式化的現象,如《月明故鄉明》《清貧》《梅花魂》等文章的結尾處,不少學生的批注筆記都寫著“概括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這句模式化的內容;如果遇上修辭的句子,學生的批注都會寫著:“比喻(擬人)形象生動”這種千人一面、眾口一詞的套路化解讀,與批注式個性化解讀閱讀的理念相悖。
二、優化策略
(一)目標導向,批注主題式
高效的敘事類文本批注式閱讀教學,教師必須熟悉敘事性文本特點,從挖掘文本主旨、探析敘事內容、感知敘事方式等方面,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訓練要素,精心設計批注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批注。這樣不但能達到學生與文本對話,深入理解文本的效果,而且還大大降低批注難度,學生感覺能操作、會操作,消除對批注的畏懼心理,在批注實踐中提升敘事性文本的閱讀能力。
片段三:
師:《軍神》這篇課文主要寫劉伯承因眼睛傷勢嚴重,到德國醫生沃克開設的診所就醫,面對拒絕使用麻醉藥,強忍劇痛接受手術的劉伯承,沃克醫生內心發生了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