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遠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由于年齡小,見識少,在寫作時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導致寫作興趣不斷降低,寫作能力難以提升。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如訓練、引導學生觀察并記錄身邊的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或者借鑒范文,來完善自己的作文;或者開展各種形式的寫作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一、利用多種訓練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眾所周知,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就是閱讀和寫作。但小學生年齡小,閱歷少,經(jīng)驗不足,所見所聞都比較少,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也比較弱,導致他們在寫作時很容易“理屈詞窮”,有的甚至沒有寫作思路,不知道寫什么、該怎么寫。這樣的情況讓學生感到寫作非常無趣,最終對寫作失去了興趣,甚至厭惡寫作。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要讓他們具備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再用自己的語言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并對一些現(xiàn)象和事情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如此,學生就能積累到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時就能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而且,這樣學生還能意識到寫作素材的積累并不難,會將發(fā)現(xiàn)的目光投向生活,投向自己身邊,從而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好。這樣會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例如,寫“媽媽的手”這一文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觀察媽媽的手,看看媽媽的手是細膩的還是粗糙的,是笨拙的還是靈巧的;然后利用周末,觀察媽媽在家做什么,是什么事情使媽媽的手變成現(xiàn)在這樣的。再上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觀察與同學分享,并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總結以及分析能力,并使學生體會到媽媽的不容易,學會感恩。這樣做,不僅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對于他們人格的培養(yǎng),未來的發(fā)展也是有很大益處的。
二、參考借鑒,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小學生剛接觸寫作,對寫作還比較陌生,不知道應該怎樣寫,以及采用什么樣的結構和格式,雖然對這些知識教師會講解,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弱,對于教師的講解也不能全盤理解和吸收。因此,教師需要找到輔助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所講解的寫作知識。筆者認為,范文是非常不錯的輔助工具。可以讓學生借鑒范文中的句式以及結構寫作。當學生遇到從未見過的作文題目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供與之相似的范文,讓學生分析別人是怎么寫的,借鑒其中的寫作技巧寫作。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使學生在借鑒的過程中學到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寫“我的理想”這一文題,需要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及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學生沒有寫過這種類型的作文,因此,在寫作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看一篇例文,讓他們通讀范文,然后分析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以及描寫方法,是如何闡述理想的。讓學生通過借鑒、升華,最終使寫作能力得到提高。如此,還能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產生寫作興趣,最終愛上寫作。
三、開展寫作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生眼中,寫作課是枯燥乏味的,因此,一部分學生就會在寫作課上走神,甚至睡覺,這影響了課堂學習氛圍,大大降低了寫作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寫作內容,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寫作技巧。如此,可以提高寫作課堂的活躍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例如,寫與古詩詞有關的作文時,教師在上課前,先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曾經(jīng)學過的詩詞,讓學生說出上句或者下句,然后翻譯出來,以小組為單位,答對一題得一分;活動結束,統(tǒng)計每個小組的分數(shù),給分數(shù)最高的小組一次免作業(yè)的獎勵。這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氛圍非常活躍。活動結束,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句詩詞,以此為主要內容,談對整首詩的感受。如此,不僅可以降低寫作難度,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逐漸愛上寫作。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由于知識面窄,對身邊事物缺少觀察,導致寫作時無話可說,從而覺得寫作是件難事,失去了寫作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事物,幫助學生解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寫作能力。此外,還要組織不同的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