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麗
【摘 要】目的:研究精細化護理模式在DM合并CI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DM合并CI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和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與血糖水平進行分析。結論:運用精細化護理模式干預DM合并CI患者,可以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同時,還可以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維持在穩定的范圍之內,該模式可推廣。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DM;CI;護理滿意度;血糖指標
糖尿病(DM)疾病患者因為抵抗力比較低、免疫功能呈現出降低的癥狀,經常會導致出現各類感染問題出現。若是糖尿病(DM)合并腦梗死(CI)的患者,患者活動都會受到不同種程度上的限制,患者機體的抵抗疾病能力會顯著降低,進而引發患者出現感染癥狀[1,2]。這就需要重視對該類疾病的護理,降低感染出現的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基于此,本文將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DM合并CI患者100例,研究精細化護理模式在DM合并CI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DM合并CI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和對照組,對照組內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內患者接受精細化護理模式。實驗組,年齡56歲~78歲,平均年齡(65.56±3.12)歲。對照組,年齡55歲~78歲,平均年齡(65.12±3.62)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組內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其中包含最基礎的護理。
1.2.2 實驗組 組內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接受精細化護理模式,具體為:
首先,飲食護理。飲食護理作為對糖尿病疾病治療中基礎性措施,需要給予其低脂、低鹽、高蛋白質、低膽固醇、高維生素以及無糖飲食。所以,需要少吃亦或是盡量不吃動物的內臟、蛋黃、甲殼類的魚等。需要盡量多多地攝入禽類、魚類、瘦肉等,嚴禁食用動物油以及食物植物油。在進餐的時候,需要控制好量,需要定量攝入,保障患者攝入的熱量不多不少,對患者的代謝紊亂問題進行調整,促使血糖指標調整狀況較優。對于患病四十八小時之后,不可以進食患者,需要給予其鼻飼流質的飲食。與此同時,還需要協助營養師將進食食譜適當的改進。例如,可以在流食內添加適量的果汁亦或是菜汁,保障患者營養供給與能量供給充足。
其次,重視對患者開展肢體功能的訓練。運動可以促使患者肢體功能快速恢復,從而有效規避肌肉萎縮狀況出現。還可以提升肌肉等各類末梢組織對胰島素敏感程度,提升葡萄糖攝取量,有效降低胰島需求量,降低血液內脂蛋白活性和脂肪組織活性,從而給有效規避動脈硬化疾病出現的概率。從而顯著將患者腦神經系統中的機能激活,提升肌力與肌蛋白的持久力。
最后,重視心理護理工作。該疾病的主要特征為后遺癥比較多,患者恢復相對較慢,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其出現失望感和悲觀感。對此,需要重視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需要耐心地將疾病講解,多多鼓勵與支持患者,促使其可以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越高效果越好;血糖水平:FBG、hPBG、HbAlc,指標越貼近正常值,治療效果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對比滿意度
實驗組滿意度98.00%(49/50)高于對照組80.00%(40/50),p<0.05,見表1。

2.2 對比血糖水平
實驗組血糖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精細化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模式和理念,主要是將常規的護理思想和路徑進行深化,可以給神經內科中護理管理工作人員提供全新的思路。在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時候,需要將DM與CI疾病特征當做是依據,重視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力度,促使患者可以積極與主動的配合治療與護理,促使服藥的依從性可以顯著提高,對患者的血壓指標和血糖指標進行嚴格性的監測,保障護理效果[3.4]。
本文通過分析護理滿意度與血糖水平,發現,患者接受精細化護理模式,可以保障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使患者血糖水平維持在穩定范圍內,該模式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蕓,鄭定容 精細化護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腦梗死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6,40(8):封3.
[2] 熊德華,賁曙平.精細化管理聯合循證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及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4):148-149.
[3] 邱玉蘭,王娜.精細化護理在腦梗死康復期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4):161-162.
[4] 金燕舞.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6(2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