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摘要】初中數學是初中學習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會對學生其他理科課程的學習產生直接影響。受應試教育影響,我國長久以來的數學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提升不大。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讓這一問題得到改善,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數學;教學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策略的意義
討論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策略的應用,就要先明確什么是生活化教學。顧名思義,生活化教學是教師以現實生活為背景展開教學活動,進而實現學生主體參與度的提升,以及學習興趣的激發。生活化教學還能夠將刻板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實際的內在需求,增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習與生活的協調發展,提升所學知識的活力性。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的課程,借助數學我們能夠對客觀世界中存在的規律進行深度探索,利用數學知識還能對大量復雜信息進行篩選與判斷,簡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數學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項具有很強適用性的實用技術,它能夠幫助我們對接觸到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收集與整理,并從實際問題中抽離出對應的數學模型,進而實現實際問題的快速解決,為我們的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以及生活都會產生很大幫助。怎樣實現高校數學課堂的構建,并且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是當前教師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將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應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既能夠滿足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又能夠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對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有著重要意義。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關聯在一起,并且掌握知識的應用方法,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長期學習,學生還能夠發現數學知識所蘊含的深層魅力,在自身內在需求以及求知欲的影響下,不斷完善數學知識體系構建。作為教師來說,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數學計算方法以及邏輯思考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探索知識的起源,并將知識與應用建立起緊密關聯。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以及重要性,使他們認識到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會影響到日后的生活,還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巨大影響,例如物理、化學等學科都需要數學知識作為基礎。由此可知,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對數學認知的拓寬,在學習中發現數學的價值。
二、生活化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一)借助生活引出數學問題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生活作為課程導入切入點,讓學生以熟知領域為基礎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這樣能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構建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參與度。例如在教學《線段垂直平分線》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問題提高學生注意力:假設A、B兩地被一條河隔開,政府為了保證兩地用水需要在河邊建水站,要怎樣設計才能讓水站與兩地之間距離相等?這屬于規劃類問題,且與學生的生活較近,但是學生對該問題的數學模型并沒有進行過研究,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引子,帶領學生抽離出背后的數學模型,用疑問來開展新的知識講解,在課程教學結束之后再用例子點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關聯在一起,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就能讓問題變得更加生活化,簡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提升學生的書本知識應用水平。
(二)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意識
在新課標的要求中,初中數學教學不僅要完成知識的傳授,還要實現學生對知識的生活化應用,讓學生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得到提升。對于傳統模式的初中教學來說,很多教師的教學重點都集中在數學知識的解答上,將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作為評價唯一標準,沒有考慮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導致教學中忽略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數學問題沒有與生活進行密切關聯。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教師應當將數學課堂作為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途徑,在知識講解中運用生活案例來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知識完美地融入生活問題中,讓學生在學習與實踐中樹立起數學是對生活的抽象表述的意識,運用數學能夠解釋生活現象,解答生活問題,為學生知識的運用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方程的相關問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來講解數學知識:假設我們現在有一袋小米,手邊還有一架天平和一盒標準砝碼,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袋小米的質量呢(標準砝碼包括5g、10g、50g、100g砝碼各一個)?如果砝碼盒中缺少了10g砝碼,我們怎樣稱量出小米的質量呢?之后將問題帶入到方程中進行解答,讓學生理清問題與方程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克服對方程學習的抵觸心理。
(三)強化課堂教學前的備課工作
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認真的備課,為了實現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注重教學中的案例應用,將生活經驗融入其中,這就對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實現更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注重自身備課工作的質量,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并從生活中找出相關知識的案例,讓教學內容趨于生活化。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比比皆是,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教學資源,基于課本知識對生活進行剖析,能否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結合直接影響著生活化教學的質量。對于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來說,教師需要提升課堂趣味性,用有趣的案例或游戲來激發學生興趣,改變學生對待數學的態度,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知識學習中。在當前教學現狀中,教師要用更加科學的方法進行備課,注重網絡技術與網絡資源的應用,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所要學習的知識出發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為課堂教學組織奠定基礎,讓生活化數學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持續發展。
(四)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下的教學活動大多是教師講解學生聽學,知識的傳達屬于單向傳輸,這種教學方式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中應用效果較好,但是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則效果較差,難以實現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單純講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不足,學習與生活脫節,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對知識的死記硬背還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趯W生的素質培養,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豐富課堂教學設計與組織,增加開放式題目的講解,通過趣味數學題來激發學生興趣。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動手實踐與教學融合在一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知識學習,并在學習中制定科學可行的學習規劃,用動手實踐來帶動學的落實。這樣能讓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做到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例如在教學“豐富的圖形世界”時,教師可以將建筑物的相關圖片展示給學生,之后帶領學生對圖片中包含的幾何體進行分解,并引導學生將這些幾何體繪畫出來。教師還可以同學生對室內物體以及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觀察,找出其中的圓柱體、棱錐等,或找出類似柱體、錐體的物品。通過圖片的展示,學生發現圖形的世界非常豐富多彩,認知到圖形與生活的關聯性。學生還可以動手制作各種幾何體,在制作中更加清晰地認知到幾何體的特征,增強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五)注重研究性內容的融入
對于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來說,絕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教師對教材知識的講解與分析,這種方式非常直接,學生的參與度不足,無法在學習中對知識進行探討,教師教學中研究性也不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來增強課堂教學的探究性,借助探究性問題的設置來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讓數學知識轉變為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具體操作上,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抽離出探究性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合作式探究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來增強學生問題探索能力與合作能力,為初中數學教學營造更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完成知識學習。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時,教師就可以將探索性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將下列變量之間的關系用函數表達出來。(1)長方形面積為3200平方厘米,長為a厘米,寬為b厘米,且a隨b的變化而變化。(2)某銀行向福利廠提供了30萬無息貸款,該廠每年還款a萬元,還款時間為b年,a隨b的變化而變化。教師提出這類探索性問題后鼓勵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并找出關系式的共同點,這樣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策略是基于素質教育提出的新型教學方式,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落實,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數學課程的特點,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展開更加有效的數學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并學會用數學解釋生活,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萍.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08).
[2]薛文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03).
[3]朱林平.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32).
[4]連文遜.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