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環境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化至關重要。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出發,發現目前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自主課堂舞臺并未搭建,且在自主性學習空間的探索上,教師對時機的把控效果不理想。為此,嘗試搭建“小先生”模式,讓學生個體肩負起“小先生”的角色,從而實現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環境。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學語文;“小先生”模式;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4-0124-02
【Abstract】In the modern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Starting from the status quo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currently lack the awarenes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autonomous classroom stage has not been set up, and in the explor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space, the teacher's control of timing is not ideal. To this end, try to build a "little teacher" model, so that individual students can take on the role of "little teacher", so as to realize independent learning, become the master of the classroom, and optimize the Chinese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Keywords】Autonomous learn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Little teacher" model; Practical strategies
在第二輪的課程改革中,自主學習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激活學生的自主性,成為教育創新與發展的關鍵衡量指標。自主學習強調激活學生的自主性,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包含語言教學的內容,教師應嘗試融入“小先生”教學模式,以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掀起語文學習的新風潮。
一、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之上,大部分學生對內容的感知十分有限,對具體內容把握不夠清晰和具體。從自主學習的視角出發,發現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并不理想,本文結合學術領域的研究內容和調查結果,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
(一)自主學習意識欠缺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正確的學習習慣并未養成,導致他們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很難進行自主學習,通常需要教師的引導來參與課堂教學實踐,自主學習的實現主要是以課后的作業布置與安排為主。且目前學校缺少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激活,從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備受關注,但由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缺失,導致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二)自主學習“舞臺”狹窄
自主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但在小學語文的課堂環境中,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舞臺”狹窄,學生通常只能夠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多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屬于被動學習模式。在課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也被局限于完成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并非完全自主的學習過程,而是半自主的學習模式。從總體而言,自主學習“舞臺”狹窄的問題擺在眼前,迫切需要尋求解決之法。
二、自主學習視角下小學語文“小先生”模式實踐
在現代教育環境中,自主學習成為一項新選擇,為充分發揮出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嘗試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出發,搭建“小先生”模式,目的是為學生成長環境的優化提供廣闊空間。“小先生”模式,顧名思義就是以課堂為平臺,以學生為課堂核心主體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旨在優化小學語文的教學空間,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一)搭建舞臺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鼓勵和引導,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自主探究、自主感知中獲得體驗,擁有學習“發動機”。“小先生”模式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價值,旨在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上搭建一個成長的“舞臺”,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舞臺上最閃耀的一顆星。
課前亮相,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自信。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不單單強調學生要“下筆有神”,更要“出口成章”。有效的語言表達和互動交流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易于他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樹立自信,主動參與。在課前的五分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安排、自主選擇、自主主持和自主亮相,背誦熟悉的古詩詞、散文等,以“小先生”的職責在表現自我中不斷進步,找到學習自信。
課中展示,感知課堂的獨特魅力。小學語文課堂涉及的教學重點較多,之所以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有限,主要是語文課堂還并未完全突破“上下級”的模式,即教師依舊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與從屬的位置上,少分析、少預設、少一些框架,自然也就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自由。如在進行描寫景物的課文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成為“導游小先生”,對自己曾經旅游過的景點進行講解,又或者在有關于詞匯的講解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積極性較高的學生作為“小先生”,肩負起講解的職責,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小先生”,生動講解內容,在自主課堂上“暢游”,在一次成功的體驗之后,每一個學生的體驗感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爭當各類場景下的“小先生”,享受學習的喜悅與快感。
課后的溫故知新。課后的自主學習空間的進一步挖掘,延續了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進程。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小學生所能夠接觸到的學習空間十分有限,將教學延續到課后是為了吸引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如適當設置教學問題,或者是開放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愿意主動在課后進行內容的挖掘與探究。如布置實踐性的作業任務,“記一次家庭活動”,讓學生以“小先生”的身份進行自我檢查與評閱,將學習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肩負起自我監測、自我評價的職責。
(二)抓住時機
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全過程出發,發現自主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后,更需要延伸到課堂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可以在課堂環境中實現自我成長。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要充分吃透“小先生”模式的核心價值,讓課堂“活”起來。
于“簡單”處登場。自主學習意識的激活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而是要延伸到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可布置“請小先生為我們檢查”“請小先生們相互配合”等任務,發揮出“小先生”的多元屬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既是參與者,也是組織者,學生“忙”起來,小學語文課堂的氛圍自然也能得到優化。
于“多彩”處現身。“小先生們,你們是怎么理解的”“這句話如何讀?請小先生示范一下”,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示范、講解、展示,既實現了對小學生主體的高度重視,也讓其肩負起教師的工作職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語文課堂,從而激活自己的參與主動性。
于“鞏固”時亮相。“這篇課文有哪些優點,請小先生為我們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漢字,請小先生為我們歸納一下”。教師應釋放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職能定位,拋開學生的學習者的身份,成為課堂的“講解員”,肩負起“小先生”的角色責任,讓自己所學的內容得到進一步的轉化,讓每一個學生都愿意表現自我,在自我肯定中不斷成長。為了能夠當上“小先生”,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將能得到有效提升,學習過程更認真,久而久之,其學習體驗感將能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自主學習意識被激活。
綜上所述,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語文的課堂空間,建立全新的自主學習模式,即“小先生”模式。該模式賦予了小學生一定的職能與權力,教師在課堂上的適當引導,能讓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明顯提升,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樹立自信。
參考文獻:
[1]譚潤.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意識的方法[J].教師博覽,2021(03).
作者簡介:鄭曉恬(1990.05-),女,漢族,福建廈門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自主學習。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