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利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高效的學習模式已不再是片面地模仿,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跟隨時代的變化創新教學理念,借助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抽象思維;教學方向;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3-0032-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efficient learning mode is no longer one-sided imitating, but more about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refore, teachers ne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follow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innovate teaching concepts, use novel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create an efficient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bstract thinking; Teaching direction; Teaching mode
數學教育不能把學生大腦束縛在課堂上,需要加強學生整體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抽象思維的培養可以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和對知識的探索思考,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式以灌輸式教育為主,授課方式缺少變化。教師應該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合理規劃教學進程,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積極改進課堂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有意愿主動學習,主動去探尋數學海洋的奧秘。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方向
當前不少學校的數學教學只看重考試成績,輕視教學過程,學生只能單一地進行演算和背誦公式,學習效率不高。教育工作者應該懂得教育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復制,更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空間。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學習能力
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提高學生對周邊事物的分析和觀察能力。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題目的解答、方程式的運算、公式的應用對邏輯思維能力都是一種鍛煉。小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結合有關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進行初步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問題的判斷、推理,逐步形成有條理、有根據的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可以將小學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豐富數學的應用模式,加深學生對學過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對于小學數學加減法公式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超市采購。教師給學生規定好購物的費用,通過購物的數量、價格等數字的計算來鍛煉學生的公式使用能力。同時,對物品的選擇和規劃也強化了學生的邏輯思維運用。小學數學將日常生活與教材相結合,為學生帶來了更生動、更真實的數學課程。教師通過課堂設計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氛圍,將教材知識更立體化、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當代教學的方向應當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找到快樂,把學習變成自身一種良好的習慣,進而形成優秀的文化素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過:“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開拓思維,不拘泥于書本和教材中的固有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成不變的背誦和演算只能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把學生的頭腦和思路完全束縛在一個范圍之內,無法讓學生完全掌握數學科目的深度和精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主動學習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提前做好課堂準備,強化學生的審題和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揣摩課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抽象思維;把握好課堂節奏,避免學生分散學習注意力。同時,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教材內容設計難度適宜的數學問題,帶領學生在數學世界中暢所欲言,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形成。
(一)加強生活化教學課堂的設計
教師應當對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深入思考,提前設計好教學思路,準備好需要的道具,提高教學質量和授課的效率。同時,教師應重點設計好教學的語言,教學內容盡量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的同時,有力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教材上的知識。還應盡可能地開發全新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用品。如跳繩、毽子等學生常用物品的統計,日常生活用品的計算和應用,學生身高、距離的測量,這些身邊的事物往往能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數學教學中的公式和應用。對圖形的接觸,也有利于學生未來對幾何科學的學習。
(二)分組合作教學
教師在設計數學課程時應注重教學步驟,引導學生向學習目標的方向去努力。小學數學教學可以采取多層次、分階段進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充分利用分組分隊的方式進行競賽式教學。如何創新數學教學,開拓出更多教學方式,是每一位授課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某資深數學教師曾經給我講過他的教學案例,他在設計課程時將教學課程一分為三,由淺到深,要求學生們采用分組闖關比賽的方式,計算準確的可以進入下一關,錯誤的學生就會被淘汰,然后選出哪一組完成全部關卡的速度最快。這樣做既可以豐富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們產生好奇心,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專注于數學課堂,同時也可以通過不同關卡題目的比對,引導學生們開拓自己的思維,加深學生們對數學解答過程的印象,鞏固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合信息技術
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計算學習的目標,抓住課堂的核心和重點,因為所有的教學活動和授課準備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展開的。教師應當充分掌握現代化教學設施的使用方法,與教材相結合,為學生們提供新穎的數學課堂。比如圖形教學,我在某小學數學公開課上看到,教師提前準備好教學素材,利用信息技術來演示長城、大橋、水立方等指向性較強的、貼合教材的圖形建筑物。小學生正處在思維的活躍期,他們喜歡新鮮事物,有意愿去欣賞這些美麗的圖片。教師通過對圖片的講解,提前設計好引導的語言,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這些建筑的外觀上,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些素材所包含的圖形。立體化的教學能把學生的思維從理論知識引導到實際生活中,鍛煉學生的抽象思考能力。
三、結語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理論知識與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結合起來,走出課本,走進生活,讓學生通過數學科目的學習養成善于觀察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施玲.小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素養的培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6).
[2]錢怡潔.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J].小學時代(奧妙),2020(06).
[3]王黎軍.小學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J].情感讀本,2020(06).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