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思維品格和語言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基于個性化角度開展教學,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改革。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基于這四個角度,將這幾個方面融入英語寫作、閱讀、口語、聽力能力部分學習的過程中,改變傳統機械式的教學,讓學生形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推動核心素養的養成。本文主要論述了當前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基于個性化教學視域下的具體教學措施。
【關鍵詞】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內容;研究;實踐
【作者簡介】梁珊( 1987.07-),女,漢族,陜西人,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的背景之下,在英語學習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語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傳統課堂沉悶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對此,教師應當改變教學觀念,顛覆傳統教學體系,將個性化教學的方式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此增強整個教學的有效性,在師生、生生交流的過程中,為學生們傳授知識和內容,從而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一、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開展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缺乏完善的教學環境和條件,導致英語教學沒有充分地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相結合,與現實脫節。然而,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參照母語學習氛圍,為學生們構建一種良好的交流環境,不能停留于表面教學,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外語學習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深入學習。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相關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對英語缺少興趣。有的教師還是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單一枯燥,更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反而使英語學習變成了學生的一種壓力,學生會因為寫不出來而憂慮。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對外語的接受能力不相同,導致英語水平存在差異。如果學生長期受到困擾,會使他們產生厭學心理,更別提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了。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因此應試教育的觀念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他們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考試,因此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注重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
2.學生缺乏英語知識儲備。通過學生的作業反饋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喜歡使用拼湊法,句子的詞匯都比較基礎,沒有什么“高級詞匯”。在寫作的過程中遇見不認識的單詞的時候,學生們往往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導致寫作的內容欠佳。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缺少知識的儲備量,即使學生知道自己想寫什么,也不能用英語詞匯完整地表達出來,從而使文章整體缺少邏輯性。此外,很多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英語基礎薄弱。有的學生則對語法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口語交流能力欠缺。即使很多英語教師改善了自己的教學方式,但還是無法提高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英語教學效果欠佳。
三、高職英語課程個性化教學措施
1. 合理滲透文化,形成文化意識。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西方國家,狗這個詞語具有褒義性,往往代表著忠誠,而在中國文化中,狗這個詞語帶有侮辱性含義。在西方文化中如“You are a lucky dog”,往往代表著你是個幸運兒。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們理解中西方的各種表達差異,進而拓寬思維,在這種文化差異中,理解閱讀背后的意義,形成文化意識。
2. 強化語言訓練,增強語言能力。英語在高職教學中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語言教學功能。在教學過程比較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核心素養中的一部分。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教學活動來加強語言訓練,首先引導學生們去積累單詞、語法。例如,我們在學習“Wise men in history”這一節內容時,會讀到“Later, however...”,其中包含著一個轉折詞“However”,這一單詞的含義與but相同,但是兩者在語氣上有較大的差別。通常情況下,However比較正式,且居于句中或句首。 But語氣強烈,通常用于引出分句。在這一句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however和but的使用方式,積累語言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們創設情景對話來開展語言訓練,增強學生的語感,培養語言能力。
3. 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難以找到自己稱心的工作,對此學生們會走上自主創業這條道路。但是,由于高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足,因此學生們存在普遍缺乏創業經驗和技巧的問題。與此同時,在創業過程中,對學生們的個人能力要求比較高,如果在傳統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體現綜合能力的培養,那么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在英語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的形式,鼓勵學生自主發現、提出問題。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溝通和探索,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小組內部討論結果情況進行記錄,合理調整教學計劃。為了滿足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慕課、微課的形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4. 利用課堂提問,培養思維品質。在高職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培養思維品質。例如,在學習“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階段就為學生們布置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 passage about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 What would you like the writer to talk about?”在學生們閱讀完文章之后,可以具體了解文章的相關內容和結構,如“How is the passage developed?”等,接著教師可以將文章的細節以表格形式呈現,在其融入學生們對good learner的理解,培養思維品質。
5.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在學生們進行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就是與人溝通,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豐富的人脈資源對教學改革來說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相應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創設良好的語境。無論是在英語語言表達還是閱讀學習過程中都需要語境支持。作為我國的第二語言,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先天語境缺乏的問題,導致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缺乏語境的英語閱讀教學會讓學生們很難自覺進行課外閱讀,限制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發展。高職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多讓學生們進行口語交流,從而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教師要想充分提高學生們的交流能力,就需要打破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勇于說英語,敢于去和人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構建真實語境的方式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小組間的對話。教師需要充當引路人,為學生們提供相應的口語材料和表達用法實例。教師需要針對性地為學生們創設語境,例如教育、新聞、生活、醫療等,讓學生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交流。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建立口語交流群,以此強化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實際進行英語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互聯網來為學生們搭建各種實踐平臺,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閱歷,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對互聯網所提供的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交流,并以市場需求角度出發開展調查,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到互聯網+社會實踐中,學會應用英語,更好地適應社會,成長為復合型英語人才。
6.完善互動教學評價。在實際互動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重評價的方式方法,創建新型的評價體系。在完成互動之后,需要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并提出在互動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需要調整的地方,以此為后續的互動教學奠定基礎。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互動的方式來開展評價,通過教師評價、自主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確保評價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7.強化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能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努力提升語言理解水平。對此,在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感受中西方差異,同時思考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背后蘊含的道理和情感。在高職英語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教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還應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任務型教學法,為學生們布置相應的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前回答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完成閱讀,在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改革。個性化教學是一項艱難的嘗試,同時,個性化教學的優勢也是不可忽視的。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應當將英語教學目標與個性化結合,賦予高職英語教學以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葛云芳.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研究[J].校園英語,2020(44):75-76.
[2]汪潔.“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9):180-181,192.
[3]崔紅衛.實用導向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研究——以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8):47-49.
[4]曾濺.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探討——評《大學英語教學及語言評價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6):109.
[5]潘秋菊.App輔助高職英語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觀察,2019(28):90-91,107.
[6]劉碩,韓芳,王欣彥.“云交互”教學模式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48-51.
[7]林勝強.智慧課堂環境下個性化教學模式探究——以高職英語口語課程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4):17-20.
[8]邱路陽.考查思維能力,培養思維品質——探析2020年廣州市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及對初中閱讀教學的啟示[J].校園英語,2020 (3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