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是基于新課程改革標準所衍生的全新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理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中的重要環節,在進行實際教學時要適應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發展,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高中英語閱讀能力進行培養。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理論性的英語知識外,也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把握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創造全新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朱虹,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明達中學。
想要從基本上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完成新時代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對核心素養進行了解,以核心素養的意義為基礎,結合英語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應用技能等學習內容來創造豐富有效的英語學習活動。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達成更好的學習目標。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時,采用閱讀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優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和英語思維發展,所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也逐漸成為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重要一環。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行,在日常的教學中,除了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之外,也要對核心素養進行有意識地培養。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從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英語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在學生進行英語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英語能力,除了傳統的聽說讀寫外,也涉及英語相關文化儲備和語言思維等等。適當的學習英語文化意識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掌握英語日常的表達思維等等。除此之外,英語語言思維自身也包括了英語的語感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學生需要在日常課堂中不斷對自身進行總結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培養環境中,教師也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自我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尋找問題并解決問題。核心素養實際意義在于激發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傳統的教學理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所以教師必須針對核心素質教育理念來制訂更加深入的、科學的教學計劃,從而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育核心素養的內在聯系
從目前到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英語思維能力以及英語學習能力。現階段而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能否對閱讀材料進行翻譯并進行二次表達;是否了解英文背后的思維邏輯等等。高中英語閱讀訓練是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讓學生從完整的閱讀資料中了解西方文化的思維邏輯,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從文化背景入手,幫助學生積累英文文化知識。
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數情況下會通過詞語、短語或者短句的講解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材料翻譯能力,在翻譯過程中提升他們的語言。思維邏輯和語言應用能力。除此之外,適當的閱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由于成熟的閱讀材料中經常會出現學生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對這些生詞和短語的用法以及意義進行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三、普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分析
1.教學模式單一。現階段而言,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拿出一份閱讀材料,然后由詞到句、由句到段進行翻譯。然后在翻譯過程中對生詞進行講解,最后通過翻譯出的漢語內容來解決閱讀題目。
課堂上,教師負責單一地進行知識講授,學生負責生詞記憶,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教師對詞匯和語法的過多著重也會削減閱讀教學的趣味性。這樣就導致學生不但無法提升學習動力,反而喪失了學習樂趣。
2.閱讀材料缺少選擇。現階段,高中英語的閱讀材料大多來自教師自己找到的試卷或練習冊等等。這些閱讀材料雖然較為經典,但整體的英語知識重復性較多,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無用功的情況。這也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過程中耗費了不必要的學習經歷,閱讀能力無法更高效率的提升。
3.教師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不足。現有的高中閱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英語教師對于英語文化知識的掌控都較為薄弱。所以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教師只會將講解重點放在生詞或語法上,無法為學生介紹異國的文化、風俗以及文化思維等等。但眾所周知,語言教育的實質性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就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國外的文化知識和文化內涵。所以,如果英語教師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不足,就很容易出現閱讀教學本末倒置的情況。
四、基于核心素養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豐富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有趣地學習。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所以教師想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首先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培養他們的語感,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1“Back to school”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盡快在情境中獲取知識。教師要善于發現教材中的趣味性,結合情景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選擇良好的閱讀材料。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除了要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之外,也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深入培養。高中學生一方面面臨著升學的壓力,一方面又面臨著學習的壓力,所以提升其學習效率比單一的教學更重要。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牛津高中一年級下學期Unit 2 “Language”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課程內容來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高中學生還沒有形成系統科學的語法知識體系,所以在閱讀時,容易出現翻譯錯亂的情況。所以在這節課中,教師要針對課程內容來選擇針對性的閱讀材料,然后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核心語法和生詞解釋等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將枯燥的語法知識與閱讀學習相鏈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鞏固學生的知識學習,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3.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傳授閱讀技巧。首先,教師要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定期進行深入培訓,了解英文相關的文化內涵。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根據閱讀材料的整體結構,適當地傳授學生一些閱讀技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重點在于語法教學和翻譯教學,閱讀材料被分割成一個個不同的段落和句子進行分析。這就導致學生無法對文章的整體語言風格和行文邏輯進行了解,課堂成碎片化。所以教師要從閱讀材料的整體入手來進行教學。
例如,在進行高二上學期Unit 2“The environment”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對閱讀材料的宏觀結構進行了解和分析,教授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取關鍵信息。例如,在進行閱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尋找文章中的重點,包括人物、時間、地點等等。在經過相關訓練后,學生可以充分地掌握進行整體材料閱讀的學習能力。那么在這種時候,再進行閱讀材料的通篇閱讀,學生就可以最大限度上地把握整體結構,減少因語義不同所導致的誤差。
4.課堂主體的重新定位。在核心素養的培養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已經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以,在進行日常高中英語閱讀授課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來進行課堂目標的調整。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進行高中英語二年級下學期Unit 3“The world online”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對課堂問題進行描述和分析,還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在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從而培養學生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
5.創新教學理念。在新時代課程改革標準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了,所以教師必須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閱讀學習活動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課堂閱讀知識與信息技術適當融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高中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The meaning of colour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不同顏色做成不同的動態視頻,然后讓學生探索知識來源以及具體的用法,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同上所述,隨著核心素養的不斷推行,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現階段學生學習需求。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培養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事實上,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具有相當大的趣味性,所以教師可以挖掘這些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特點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才琪,解冰.基于課堂觀察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培養現狀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21(1):31-3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