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


摘 要:打造“金課”勢在必行。面對當今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新要求,電子商務專業需順勢而為,以“兩性一度”為標準,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本文以《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為例,提出了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金課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思政、考核與評價等方面進行實踐與探索,解決教學中的“痛點”問題,才培養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E-Learning;混合式教學;《電子商務概論》;金課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18
0 引言
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對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符合行業和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是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2018年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因此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改革中要遵循“兩性一度”標準,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1 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課程簡介
《電子商務概論》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一般開設在第二學期,是學生了解和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入門教程,具有導論特性。本課程全面系統地介紹電子商務領域各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電子商務領域的基本概念進行規范化的闡述。
1.2 教學中的“痛點”問題
(1)《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知識面廣,結構體系松散。電子商務專業屬于交叉型學科,《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知識范圍廣,涉及了電子商務交易模式、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系統開發、電子商務安全、電子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物流管理、網絡營銷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各章節內容相對獨立,前后關聯性不大。容易讓學生感覺課程主線不明顯,內容繁雜。
(2)教材內容往往滯后于現實。我國的電子商務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新的技術不斷涌現、商業模式不斷創新,電子商務已成為一門新興且快速發展的專業。然而教材內容的更新周期相對較長,限于出版時滯,有關學科最前沿、最有價值的成果往往不能體現在教材中。
(3)重理論輕實踐。《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可以分為商務運作、技術支持和實踐應用三大部分。傳統的教學重心幾乎都放在理論部分的學習,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降低學習興趣。
(4)《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思政建設尚未完善,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存在“孤島效應”。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教學的精力幾乎全部是在專業知識的講授上,“育人”的效果欠佳,類似“課前思政5分鐘”的思政教育大多與課程內容“各自為政”,“兩張皮”現象嚴重存在。然而我國電子商務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各類風險與挑戰也反復考驗著從業者。因此完善《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思政體系,形成思政元素基因式嵌入,推進思政建設合力,培養政治可靠、品德高尚、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過硬的應用型人才,是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
2 課程建設目標
《電子商務概論》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以“立德樹人、育人育才”為目標,立足培養復合型、應用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以“兩性一度”為標準,聚焦于重塑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完善考評體系,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有機融合。課程建設的著眼點是如何培養學生扎實的電子商務專業基礎,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做引導性鋪墊,使學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和綜合思考的能力,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精益求精、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為更好地培養適應行業和社會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奠定專業基礎。
3 基于E-Learning的《電子商務概論》混合式教學模式
圍繞課程教學目標,針對《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痛點”問題,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完善課程的知識體系,使線上線下教學緊密銜接;第二,轉變學習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達到學生主動、教師主導,實現教與學的深度雙向互動;第三,深度融合理論與實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第四,深入挖掘育人價值,巧妙融入思政元素,達到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的效果。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創新的思路是在混合式教學的基礎上,提出基于E-learning(即數字化、網絡化學習)的《電子商務概論》混合教學模式(如圖1 所示)。即除傳統課堂教學之外,再構建兩個課堂:在線學習、面授教學和課外拓展。通過充分利用優質線上資源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利用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工具,改革教學方法,重塑教學流程,實現三課融合,優勢互補。在教學中豐富教學資源,突出“高階性”,探索教學方法,顯出“創新性”,完善考評體系,反映“挑戰度”,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合的課程目標。
具體舉措如下:
(1)整合線上各類教學資源,構建在線學習的第一課堂。利用各大慕課、微課平臺及其他的在線教學資源,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各類在線教育平臺、各類專業技能競賽平臺的在線學習、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如艾媒咨詢、網經社等)的資源優勢,梳理出適合課程需求的線上課程資源,收集、組織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形成教學資源庫。充分發揮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工具的作用,課前推送預習內容,分析學情,讓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課后發布作業與練習,檢驗和監督學生學習的效果。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建立高質量面授教學的第二課堂。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動”的雙主精神。根據學生前期自學的內容和學習的反饋情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利用雨課堂等先進的教學工具,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辯論、多媒體演示、上機實操等方式,以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探究式教學和翻轉式教學,突出教學方式的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