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希東
摘 要:“交互式”教學是指在宏觀教學情景下,在多點自由切入的教學平臺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圍繞某一個問題或課題進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動的一種教學方法。而對于“交互式”教學的認識卻存在著諸多的誤區,在教學中要正確認識“交互式”教學,并正確應用,從而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機電類專業;交互式;實踐教學體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10
“交互式”教學模式是在支架式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雖然“交互式”教學模式已經不是新名詞,但是許多教師對于“交互式”教學的理解卻存在著誤區,這不利于“交互式”教學的高效開展。
一、“交互式”教學的特點
人們在交流活動中互為主體。人們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交流,信息傳播者要看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與修正自己的表達方式,信息在雙方之間相互傳遞,相互控制。而在“交互式”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就一知識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形成共識。
(一)教與學雙方處于平等地位,增加了學習的自主性
在“交互式”教學模式下,教學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播了,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學生通過閱讀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并搜集資料,研究方法,最后檢驗假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學習活動,師生處于平等的地位。
(二)多種主體之間進行“交互”,信息獲取更加多元化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按照既定的程序向學生講述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講述的內容,而在“交互式”教學模式下,可以實現教師與教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等不同方式的交互。教師與教材之間的交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及社會對中職學生技術的要求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與定位,如刪減過時的教學內容,及時補充新的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教師可根據學生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學生變成了真正的主人,從而最大化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學生之間的交互,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知識的理解。因此交互式教學可實現信息獲取的多元化,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二、中職機電類專業關于構建“交互式”教學實踐
(一)采用自主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
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生源參差不齊,因此采用統一步調的教學,會使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師節奏,不但無法讓學生掌握知識,更會使學生厭惡學習。然而采取自主的學習模式,學生學習時完全按照自己的層次展開學習,并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實現了多樣化、分層式的教學模式。
諸如在教學“電路中常用元器件”時,教師先給出了電阻、電容、電感等元器件,中學生在學習電路知識時,已經對這些電子元件有了認識,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本節課中要學習的內容是分辨不同的電子元件,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何分辨”,而許多電子元件依靠觀察是無法分辨的,這就需要用到相關的儀器,諸如萬用表、信號發生器、直流穩壓電源、示波器等,而這些儀器如何使用?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學生去不斷地解決問題,而也正是這些問題,從而推動學生不斷地學習。
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會提出問題,并能自主解決問題,有些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弱,獲取教材信息的能力比較弱,教師就需要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不能正確解決問題,還需要教師進行指導或者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互動,從而實現學習目標。
(二)利用網絡資源,提升學習效率
在實現“交互式”教學時,學習資源是保證學習順利開展的前提。在學習過程中,即便學生能找到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去解決問題,同時無法完成教學。
現在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教學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臺,尤其在機電專業,通過網絡平臺開展“交互式”教學,無疑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福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內容,去發現問題,然后在網絡中搜索問題;也可以在網絡中搜索教學視頻,直接進行學習。如機電專業的“電工基礎”,學生需要掌握電工基礎理論,通過學習,學生必須掌握電路分析計算能力及電工測量等基本知識與實踐技能,由于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實用性強。而且本學科中的實踐性極強,如果只是讓學生去掌握一些理論,必然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而網絡中有諸多的學習資源可以利用,學生可以從網絡中去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在線學習,再進行線下實踐,而且現在網絡中有一些軟件,可以模擬進行實訓,這對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網絡不僅僅是一個學習平臺,更是一個交流的平臺,傳統模式下的“交互”只能在教材、教師與學生三者之間展開,而在網絡環境中,學生還可以與網絡、學者進行交流。在網絡環境中,學生、教師、學者沒有了差別,他們可以針對一個問題展開討論與學習,因為沒有了身份的限制,交流者之間可以進行平臺對話,也更容易表達出自己的看法。當然在網絡環境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課程論壇、專題討論區、聊天室、QQ群、微信群的方式,引導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進行討論,教師與學生都可以是討論內容的發起者。只不過為了保證學習的質量,針對學生發起的討論,教師需要控制一下,以保證討論為學習服務。當然也可以將學習內容發布到學習平臺中供學生學習。
1.及時討論式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提出問題,可以由教師或者其他同學來解答,對于一些比較專業的問題,諸如數控技術方面的內容,可以在線請專家進行解答或者指導,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