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平
摘 要:在新課標的深入落實下,學校、教師及家長愈發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數學科目在初中教育中占據著重要比例,尤其是數學思想,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集中。而數學思想的核心是轉化思想,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將多個數學思想進行有效連接。因此,掌握并靈活運用轉化思想十分關鍵。
關鍵詞:轉化思想;初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44
數學具備極強的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嚴格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轉化思想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思想教學方式,主要是將數學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觀察、分析、聯想、類比等流程,采取合理的方式予以轉化,轉化成某個或某些已經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借此徹底解決原問題的一種思想方法。引導學生掌握該思想,并能夠進行合理應用,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風格固定
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師通常會擔任至少兩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很容易發生學生不適應或者是不喜歡教師的教學風格而不喜歡數學的現象。不止數學科目如此,其他科目也或多或少存在這種問題。并且部分數學教師的教學風格很長時間一成不變,極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甚至還會出現思維固化的問題。
(二)課堂師生互動性較差
雖然教學已經改革了一段時間,但是一些教師依然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將自己當作課堂主體。一般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會先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然后安排一些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加深印象、鞏固知識。如此教導數月后,再采取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機會很少。此外,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面對十分嚴厲的數學教師時,經常會產生畏懼心理,很難直接對教師提出問題。同時,這些數學教師的教學風格往往十分強勢,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題,反而要求學生在課下到辦公室進行提問,這對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二、初中數學教學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教學觀念陳舊
一些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較大誤區,主要是沒有真正理解初中數學的教學理念,僅僅將其當作中考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未曾將數學科目和學生的核心素養、生活需求進行有機結合,致使課堂教學乏味、無趣。初中數學知識點多且難,如果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正確,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二)學習態度消極
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的知識內容更加深奧,如果學生在小學時期沒有打好基礎,學習起來就會比較吃力,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假如學生在小學時養成了單一的思維模式,遇到難題不會自主探索新的解答方式,就會造成數學邏輯思維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出現學習困難的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產生畏懼、退縮的心理,慢慢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如果教師不進行科學正確的改善引導,學生就會喪失學習動力,形成惡性循環。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轉化思想
(一)化復雜成簡單
轉化思想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還可以引導學生鞏固知識。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最主要的是學習方法,教師不可以單一地將知識教授給學生,重點是要讓學生掌握方式方法,并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觀察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后可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充分掌握一些基礎性知識,但是在解決問題時卻常常出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學會轉化思想。轉化思想可以讓學生明確直觀地知曉不同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鞏固和掌握重點、難點知識。所以,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運用轉化思想,將數學問題化復雜為簡單,借此培養并提升數學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能夠自主思考、自主學習。
例1.如果x1,x2是方程x2+x-1=0的兩個根,求取x■■+x■■的值。
分析:在該題目中,已知x1,x2是方程x2+x-1=0的兩個根,但無法直接求解出x1,x2的值,也就不能求出x1+x2的值。那么可以結合根和系數之間的關系,求得x1+x2與x1,x2的值,通過完全平方公式對x■■+x■■進行變形,然后將x1+x2與x1,x2的值直接代入即可。通過這次轉化,不但讓學生明確了根和系數的關系,也鞏固了完全平方公式。
再如:已知x2+x-1=0,求x3+2x2+2009的值。題干中并沒有直接給出x的值,但是可以引導學生將原式轉化為x(x2+x-1)+(x2+x-1)+1+2009,然后對其求解。針對此種數學題型,無法直接求解,因此,需要教會學生在解題時運用轉化思想,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
(二)化未知為已知
大部分數學問題無法通過題干獲得結論,需要結合已知條件與隱含條件予以推導,將未知轉化成已知。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使用逆向思維,從問題出發對題干進行分析,有助于培養并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與應用知識的能力。數學科目邏輯性強、抽象化強,不能只依靠單一的口頭講述和數學符號。對此,教師一定要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進行關聯。比如在學習公式、定理等新知識時,可以將未知的知識轉化為已知的知識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