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邦
摘 要:近幾年,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特別是美國公然對中國開展貿易戰,目的是為了打擊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出口企業的對外貿易增長。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出現的原因主要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美國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力圖遏制中國的快速崛起。應對貿易保護主義,華為可以加快建設創新型企業、借力“一帶一路”、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
關鍵詞:貿易保護主義;華為;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7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13
經濟全球化持續深入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國家都無法避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順應經濟全球化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逆勢而行只會給本國的發展帶來消極有害的影響。當今美國卻執意背離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和規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特別是美國公然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企圖以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要挾華為等中國企業,企圖以這種惡劣手段來拖垮中國的經濟增長和中國企業的對外貿易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華為等中國企業必然可以找到具有中國特色的方法去打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往高質量高水平方向發展,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1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歷史淵源
經濟史學家保羅·巴洛克提到,在歷史上,貿易自由主義并不是常態,貿易保護主義才是常態。美國更是其中的典型,以至于有學者認為,美國可以在國家成立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迅速發展成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正是因為美國一直把貿易保護主義當作行之有效的經濟手段。貿易保護主義和美國的強權政治、霸權主義一樣,從美國建國以來就一直存在。在美國建國之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之中,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就初見雛形。在1776年美國建國后一直到二戰期間,美國一直持續不斷地實行貿易保護政策,打擊國外貿易競爭對手進入美國國內市場,從而達到保護美國貿易的目的。賈格迪什·巴格沃蒂在《貿易保護主義》這本書的內容簡介里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實行了二十五年的貿易自由化并取得了成功,但是貿易自由化持續的時間不長,貿易保護主義的浪潮又開始在全球蔓延。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貿易保護主義一直如同幽靈一般困擾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美國近些年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是美國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伎倆并不能長久維持美國自身的優勢,無法讓美國從根本上恢復經濟的繁榮發展,并在未來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多消極影響。
2 當代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興起的原因
2.1 經濟危機的影響
經濟危機和貿易保護主義一直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當經濟危機開始爆發的時候,貿易保護主義就會隨之出現。當世界經濟處于低迷蕭條時期,有些國家就會傾向于采取與貿易保護主義有關的消極經濟政策。由美國引發的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了全球經濟,導致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特別是在2008年和2009年,美國的經濟增速為負數。經歷了全球經濟危機的美國元氣大傷,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恢復,美國當今經濟發展狀況遠遠不如20世紀末。當經濟危機爆發導致經濟衰退的時候,美國就會把貿易保護相關政策作為應對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強大的貿易壁壘,讓國外的商品難以進入其國內進行銷售,從而保證本國的商品能夠在本國市場順利銷售。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奧巴馬政府就已經開始針對中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比如從2009 年開始,美國認為中國與其貿易逆差最大,有損于美國經濟的發展,便開展了多項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并對從我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2019年8月1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擬從9月1日起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2019年8月24日,即中國公布對美反制措施的第二天,美方再次宣布將提高對約 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稅率,并聲稱將“要求美國企業離開中國”。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深刻影響下,連續兩屆美國政府都在堅持使用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來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和限制中國經濟的發展,通過一系列嚴厲的政令和經濟手段來打壓中國出口商品到美國的企業,導致中國的出口商品在美國失去了價格競爭優勢,從而有利于促進美國本土產品的銷售。美國政府甚至會使用更加嚴厲的手段,比如在美國的部分地區限制甚至禁止銷售華為的所有產品,或者不給華為出口緊缺的手機芯片,從而導致華為無法實現手機的量產去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迫使華為在2020年年底出售了價值在千億人民幣以上的榮耀手機品牌。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宣布,進一步加強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件設計和制造半導體芯片。當美國政府認為華為嚴重危害美國高科技企業利益的時候,美國政府會想盡一切辦法不遺余力地打壓華為,極力為美國本國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讓美國人買美國貨。
2.2 美國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
在總統就職演講中,特朗普高調地表達了自己擔任總統的核心理念:美國第一——只有美國第一。特朗普上臺之后進一步單方面抬高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政治外交場合都喊出了“美國優先”的口號,讓美國再次恢復偉大和輝煌,認為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應該給美國的發展讓路,認為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虧欠了美國,搶占了原本屬于美國的貿易市場。而且,美國特朗普政府一旦覺得之前加入的國際組織對美國自身不利,就不顧一切退出各種國際組織,把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放在一切國家的利益之上,無視其他國家的利益,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完全把國際責任置之度外。由于美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模式不斷升級換代和美國本國的勞動力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美國大型跨國公司不斷把勞動密集型和資源消耗型等污染嚴重的產業外包到全球各地的發展中國家,導致美國本國沒有掌握高級專業技能的廣大藍領工人大量失業、實體經濟日益衰落退化和產業空心化等一系列有損美國本國利益的問題持續不斷地出現。特朗普之所以成為美國總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得到了美國廣大藍領工人的投票,因此特朗普上臺之后打算開始兌現他的承諾。美國特朗普政府不僅僅對其他國家進口的各種產品征收高額的關稅,也對以美國為主要消費市場的國外企業甚至美國跨國企業給予重罰,迫使一些國外企業和美國大型企業不得不重新回到美國國內進行設廠生產經營,從而擴大美國國內的就業,讓大量的藍領工人重新回到自己的崗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國內的失業問題。貿易保護的措施只能暫時性地緩解美國國內失業的問題,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產品一旦沒辦法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國內的生產產品的成本又非常昂貴,高昂的產品價格最終也只能是轉移到美國消費者的身上,從而讓美國人民承受更大的損失,因此限制華為等中國產品實際上是損害雙方利益的錯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