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困生就是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就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導致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越來越困難,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不管是對他們的學習還是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本文將從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特點出發,找到影響的因素,并且找到解決的辦法,幫助學生學有所成。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4-127
學業情緒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那種情緒,這種情緒體驗不僅僅是關于學習上的體會還有心理上的體會。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學業情緒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更為重要的是會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因此,針對初中學困生情緒的研究,找到有關的影響因素,利用這些因素找到相關的措施,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特點
1.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特點
學困生的情緒特點有著多種方面,并不是對所有的學習都有著抵觸的心理。例如,他們喜歡口語表達,應用之類的類型,但是對于閱讀和寫作卻有著抵觸的情緒。尤其在考試之前,他們的抵觸情緒更加的明顯。隨著入學時間的增長,他們的情緒也在發生不斷的變化,剛開始入學時對學習充滿激情,充滿興趣,想要好好的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學生開始表現出懈怠的心理,開始不認真聽講,不認真完成作業,開始抵觸學習。最后徹底放棄學習自暴自棄,尤其是在畢業班這個年級,情緒會更加的加重,心煩意亂。從性別的角度分析,男生的學習情緒遠不如女生強烈,一般的情緒轉折點就表現在初中二年級,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這一時期學生的觀察。
2.初中語文學困生和學優生的學習情緒對比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學優生認真聽講,努力回答教師的問題。反觀學困生一直處于學習的邊緣,不愛回答問題,課堂表現較為安靜。對于教師提出的同一個問題,學優生則回答的較為具體和清晰,學困生則支支吾吾不知道從何答起。但是兩者的情緒對比就是一個在回答對問題之后就會充滿自信,一個在不會回答之后就會變得沮喪。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優生更加的愿意去回答問題,教師也愿意讓他們來回答問題,但是假設學困生在沒有舉手的情況下就被點名回答問題,一旦答錯就會表現出羞愧的心理而無所適從。這樣的不自信會使得他們的回答聲音變得更小,更加的不自信。
在課間活動中,學困生反而會有更多活潑的表現,他們更愿意在課間活動中玩耍,相對獨處的時間也會比較少,在擦黑板或者收發作業的過程中,他們也愿意參與進來。從考試的試卷和課后作業的批改情況來看,學優生比學困生有著更加明顯的優勢,他們的字跡更加的工整,有著更加整潔的卷面,學困生則有著馬虎的態度,不認真對待,用著應付敷衍的態度來進行對待,他們對于考試的結果并沒有放在心上。學困生即使是知道考試也不會特意進行復習考試,但是對于單元的測試,兩類學生心理上都沒有任何的壓力,都表現得比較平靜輕松。在學業情緒上,學優生有著更加明確的學習希望,學困生則更加的具有厭煩的情緒。在中考即將來臨的情況下,學優生則會進行一定知識點的復習,當然學困生也會進行采用有針對性的復習。
二、影響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的因素
1.個體的內部原因
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存在多種的可能因素,首先從個體內部因素方面來看,主要包括下面的幾個方面,學習發展能力,學習行為能力,成績等。其中最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成就動機和效能感,在對學生進行情緒干預的過程中,可以把這當做出發點,制定合理的成就目標,通過提高學習的效能感來提高學習的成績和心理期待。
學困生的學習行為受到學習期待的影響,越是容易達到的目標越是容易提起學生的興趣,積極性也就越高,越是可以更好的發揮積極的作用,達到期望的目標,越是可以達到目標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越高,只有在對學習的目標有著積極性的前提下越是在學業情緒方面更高的獲得感,進而更加積極的面對學習。
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促進效能感的提高,使得學生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利用良好的情緒來抑制厭學的情緒,另外,良好的學習發展能力也可以獲得這樣渴類似的情緒作用。
2.外部環境因素
影響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的因素除了內部的因素還有外部的因素。外部的因素主要包括考試成績、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等三個因素。但是影響其情緒的不僅僅是這三個因素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因為學生和學生之間存在諸多的差異,不同的學習情況、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時間都會得到不同的影響因素,使得不同的情緒得到不同的體驗。
學校環境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教師和課堂之間的上課情況、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學生之間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況。尤其是教師的情緒,教師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就會帶動學生的學習情況,假設教師的情緒不是很高漲,學生的情緒自然也不會高漲。也就是說,教師的情緒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學困生在面對和藹可親的老師的時候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也會主動的學習或者積極的詢問問題,進而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會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產生高興的情緒,提高學習的興趣。在一種和諧的民主生活氛圍下,學生愿意跟著老師學習,教師也愿意去教授學生。這樣學生在回答錯誤問題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的批評,而是要耐心的進行解釋,保證他們的自信心,避免他們的自信心受挫造成失望沮喪的情緒體驗。
家庭環境就是家庭的環境氛圍,家長的素養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的和諧關系也是促進學生學業情緒發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外部學習環境是需要創造的,實際上學困生是有著兩種情況的,一種是學習習慣的不好,一種是智力上有缺陷的學生。一般智力上有缺陷的學生這種是非常少見的,多見的是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他們想學習但是就是因為學習習慣的不好導致成績的下降。
三、初中語文學困生學習情緒的調解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學生除了在學校的時間之外還有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在家庭中的時間也不會太短,因此,對于學困生而言,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注意不要基于學生太多的心理壓力。實際上,家庭的教育是比學校更具有針對性,父母可以很好的采用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在接受到一定教育之后,需要寫一寫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家長還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中開展進行一定的家庭讀書會,分享感興趣的讀書,或者電影,或者分享感興趣的新聞或者故事,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
學校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對于某些學困生來言,這樣的教學形式對他們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存在聽不懂的現象,但是教師為了整體學生的利益而會忽略個別的學生。因此,學校應該為學困生設置專門的或者臨時的輔導機構,可以在他們有問題的情況下及時的進行學習的指導,不然在問題越積累越多的情況下,越來越學不會,這樣學習的積極性就會不斷的下降。在學困生有問題的情況下及時的進行幫助和指導,逐漸解決他們在學習中的問題。教師應該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在這些學困生的身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在實際的課堂中安排他們多多回答問題,在他們回答對之后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假設出現問題可以適時的進行指導和指點。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是僅僅是授課還要做到的就是注意學生情緒的培養,通過情緒的培養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班級班風的建設中,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有關的活動來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連接,形成互相幫助的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可以采用學優生與學困生聯誼活動的方式幫助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從薄弱的環節入手制定適當的輔導方案,減輕學生的學業情緒情況,促進學習的進步。
3.學困生的自我提高
要想徹底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還需要做的就是學生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體驗感受。也就是說,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師的提問學生不應該躲避,應該直面教師的提問,積極主動的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也應該及時的進行點評,對于教師的點評學生在課后應該仔細的考慮教師的話,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不斷的反思認真對待教師的批評。除了跟著教師好好學習之外,還可以跟著優秀的學生進行學習,可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向學習好的學生進行請教。在課下活動的時候可以少玩一會,多向學習好的學生請教,解決自己的疑問。
4.改變學生的認識觀念
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情緒產生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對于自己的學業認知存在不正確的認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管是現代文的教學還是古詩詞的教學都需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習語文不僅是在學習語文而是在發展自己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詩歌的過程中,在感受完詩歌的思想感情之后,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詩歌,更加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轉變之前的教師一直主導的節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體。
5.選擇科學的教學模式
首先應該讓學困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把重難點寫到黑板上,然后在快下課的時候把黑板擦掉,讓學困生回憶課上的知識點。經過長時間的這樣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班級里的學習氣氛更加的濃郁,使得學困生得到良好的體驗。
6.利用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的學習有些課文是十分枯燥的,面對這些枯燥的課文教師不容易講出生動的感情,學生也不愿意去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讓學生自行朗讀課文的形式然后教師進行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枯燥的課文。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提問,可以先讓某個學生回答,然后再叫其他的學生進行補充,逐漸的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的輕松。
四、總結
導致學困生學習成績欠佳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內部外部以及其他的種種原因都是造成學習成績欠佳的原因,這就需要本人、家長及其教師的多種努力,不僅要從學習中得到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從生活中得到提高,盡可能的體驗到積極的學業情緒,幫助學生的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楊麗莉.初中語文學困生形成原因及對策分析[J].神州,2020(11):227.
[2]師玉芳.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分析[J].語文課內外,2019(1):314.
[3]王志斌.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研究[J].考試周刊,2017(56):52.
[4]張錫慧.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5):326.
[5]劉麗.談初中語文學困生的積極轉化[J].學周刊,2019(31):94.
作者簡介:張建斌(1967.10-),男,大專學歷,中教二級,中學語文教學。
(作者單位:甘肅省靜寧縣第三中學,甘肅 靜寧 7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