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
【內容摘要】語文是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是人類交流溝通的工具,文字是組成語言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使用與語文有關的知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知識積累,文化素養提升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關教育部門要求教學改革向著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方向創新教學模式,本文就新課改下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做出探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 提高效率 思考方向 教學策略
常規課堂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缺少對學生身心特點的思考,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觀意識被教師忽略,學生在學習中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也受到影響。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進行全面教學培養,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一、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方向
高中語文教學是一門需要發散性思維的教育系統,與一些理科科目并不一樣,現代教學理念中不但要求對教材知識的講解,更要學生理解每一個漢字的多重含義,語言使用的語境,詞匯使用的方式,語言交流的技巧。學生利用多元化學習路徑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注重對學生自身特點的研究,將學生當作教學的核心。帶給學生趣味性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產生積極的自主學習意識,完成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其一,教師在對知識進行教學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對學生開展教學,生活化內容更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學習更為主動,學習效率也更高。其二,教師需要結合一些符合學生認知的課外知識進行教學,學生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學生的知識層面也得到拓展。其三,在學習語文閱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課文中不同的人物,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更細致地對人物的性格與情感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更為認真專注,課堂學習氛圍融洽,更利于構建實效性教學課堂。
2.合理利用多元化教學
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知識覆蓋面非常寬廣,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多,所以相對其他學科而言學習任務更加繁重,教師需要不斷地創新有效的教學路徑,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學生通過朗讀,掌握文章內容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所以這其中有效的教學方式是所有語文教師都應該去重點思考的。教師應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設計,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感受,使學生在積極的態度下進行自主學習。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幫助學生能夠更為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教師可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不斷的補充有效的教學資源,并進行合理的設計,學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語文的樂趣,并對教材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析。
3.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新課改下提倡語文教學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分數,以分數為衡量學習的唯一標準是我國傳統教學的最大弊端。語文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創新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品格素養,教師應注重通過語文教學融入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高中學生的年齡階段為16~20歲,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身心成長日趨成熟,即將在日常活動和社交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與此同時,由于學生的思想發育不夠成熟,心理狀態十分敏感,容易被周圍的人和環境所引導,影響身心健康成長,因此思想教育就變得十分重要。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可塑性非常強,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這一時期內,結合學生特點和興趣,通過豐富的情感溝通,和學生積極互動,增進師生感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學習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在離開學校后也能積極地進行自我提升,鍛煉學生的應用實踐技巧,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素質教育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應該致力于幫助學生健全道德素養和思想品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教師應加強對授課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專研,規劃好教學引導的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給學生創設與學習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通過語文課堂創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授課效率。
1.豐富教學手段實現深度學習
創新教學模式是教育進步的源泉,高中語文教學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中一直發揮著先鋒作用,并在先進教學理念和現代教學設備的融入中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嘗試。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應當勇于開拓,敢為人先,利用新穎的教學模式積極設計一些個性化的課堂。例如合作教學、互動教學等模式已經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廣泛推廣。合作教學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更為密切的聯系,使得學生在課堂中不再是被動的聽講,能夠以積極的態度跟教師共同完成學習的過程,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動的關系,尊重各位學生作為主體學習者的地位,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到輕松,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也自然能和任課教師積極進行互動,課堂教學工作效率就會不斷提升,進而培養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某教學案例中,教師以教材上的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長沙》為核心,向學生拓展學習了毛主席詩詞集,然后在課堂上與學生們展開互動。教師將詩詞名稱寫到小紙條上,大家自由抽簽,老師也參與抽簽,大家抽到了什么題目,就上臺為大家背誦這首詩詞。學生們開始輪流上臺背誦毛主席詩詞,《卜算子·詠梅》《采桑子·重陽》《憶秦娥·婁山關》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在課堂上朗誦起來。教師在語文課堂也要預留充分的時間進行互動討論,鍛煉自主探究學習知識能力,讓學生們充分享受語文互動教學的快樂過程。同時學生在進行詩詞朗誦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完成自身情感及思維的代入,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進而自身能力得到良好提升。
2.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習體驗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以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教學情境能夠更為真實地向學生展示知識內容,學生更為真實的體會課文中所描寫的各種知識內容,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靈活,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更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如果課堂教學始終保持一成不變的狀態,無論對于學生還是老師來講,都會很容易產生一種麻痹的思想狀態。學生很難完全融入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首先需要給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氛圍,利用一些符合文章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一種沉浸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感受到一種輕松的氛圍,也能更加積極地進行思考。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沉浸到語文課堂中,學生既能夠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又能夠獲得良好的感官體驗,仿佛走進的語文文章的情境中。相比較而言,常規教學很難給學生足夠的感官體驗,學生也不能完全地理解一些文章中表述的深層次知識。舉例來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這篇詩作用詞精妙,構思自遠而近,層次分明,氣勢磅礴。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帶來一個有趣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課文中去,引導學生們去學習作者的創作方式。這首詩詞主要的描述對象是滕王閣,是中國古代華麗建筑的代表。教師可以尋找一些相似的教學素材,比如學校附近有仿古建筑的公園,或者師生所在城市的一些名勝古跡。學生對于實踐活動的內容是非常好奇的,而且相對于在課堂里面讀書,學生毫無疑問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真實的環境里去觀察古代建筑的美輪美奐,并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進行深度的思考,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同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看一看作者在描述建筑或者景物時所用的詞語,并利用一些趣味的角色轉換來思考人物的內心活動,在情境實踐課堂的基礎下,老師和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配合,并且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學生的思考方向,這樣學生能夠在有效的指導中完成語文情境實踐活動的學習。
3.結合信息技術教學
現今社會技術水平不斷進步與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與時俱進的使用教學設備。在教學中很多學校的教室都配備多媒體設備,教師要充分將其優勢發揮出來,運用到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能夠將知識內容以聲音、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更為直觀的學習語文知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該發揮出現代教學設備的教學優勢,結合優秀的教學創設,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現代教學設備包含了很多常規課堂不具備的立體教學模式,聲音和畫面都是有效的教學輔助路徑,教師要注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一些多媒體聲音設備的應用,利用有效的聲音可以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流行或者動感的音樂伴奏都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學生也愿意在這樣生動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例如高中語文教材中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講述的是美麗的清華大學內荷花池,利用文字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荷花伴著月光的優美景象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堂將荷花池的錄影和照片展現給同學,把學生的思維帶出課堂,帶到課文所描述的內容中去,將文字與畫面相結合,引導學生們了解文章的結構,掌握解析文章的方法,提高學習質量。
結語
教育應在創新中不斷前行,高中語文教學需注重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提高教學效率,并結合引導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從文化知識的土壤中汲取營養,幫助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升綜合文化素質和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翁成珠.探究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10):318.
[2]劉紅艷.高中語文開展競賽活動對于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實踐探討[J].商情,2020,(6):219.
[3]秦雅軍.小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J].科學咨詢,2020,(3):75.
[4]王虎連.新課改下對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1044.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