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云
【摘要】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科學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確保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閱讀文本,進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強化學生英語素養,為學生英語寫作創建良好條件。本文首先分析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然后綜合探究英語閱讀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希望初中英語教師能夠更為高效地開展閱讀教學。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引言
閱讀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教師需要對其加強重視。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能夠更為直觀地呈現文本內容,使學生對其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合理應用,確保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進一步明確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更為高效地運用思維導圖,特進行本次研究。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
在進行英語閱讀時,思維導圖具有較高的應用優勢。其一,在具體閱讀時,學生只需要記住文本的關鍵字詞句,能夠大大節省閱讀時間。其二,在進行復習時,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可以使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更為高效的復習。其三,思維導圖結構簡潔,可以使學生更為直觀地明確文章的關鍵詞,進而使其選擇關鍵詞的時間大大減少。其四,思維導圖內容具有較高的針對性。其五,如果基于思維導圖尋找關鍵詞,能夠更快地找到,因為在英語文章中,關鍵詞的位置都相對明顯。其六,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圖對關鍵詞進行有效組合,使學生迅速聯系舊知識和新事物。其七,可以合理應用關鍵句、短語和關鍵詞,發揮個人想象寫出一篇文章。其八,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鍛煉思維,保障思維活躍,進而使其對新鮮事物具有更高的接受度。總之,科學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更為清晰地呈現具有較高復雜性的事物和問題,能夠更為直觀地體現原本具有較高繁雜性和枯燥性的問題與事物。英語教師在具體開展閱讀教學時,通過合理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進而確保課堂教學可以更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閱讀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
1.優化課前導入。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確保能夠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以往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學生普遍處于被動地位,學習興趣相對缺乏,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進行趣味課堂的合理創設。思維導圖是現代社會發展中形成的新型教學工具,可以使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得到有效突破,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對學生大腦進行科學鍛煉,進而使學生思維得到啟發,使其能夠對英語問題進行更為全面的思考。所以,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工作時,需要對思維導圖進行科學運用。在進行具體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確保能夠將課堂相關知識點引出,并向學生解釋相關生詞,幫助學生消除閱讀障礙。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文章題目進行文本內容的預測,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隨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不同體裁文本展開討論,對其內容結構進行深入分析,并設計思維導圖模型。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需要為其營造良好氛圍,確保學生能夠積極思考。教師在進行話題引入時,需要將新授生詞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分析詞匯含義,使學生對詞匯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為學生閱讀整篇文本構建良好基礎。例如在具體講解一個單詞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然后將其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向四周進行多分支的擴散,學生還需要利用不同顏色標記出來,確保能夠進行更為直觀的觀察,對學生視覺帶來一定的刺激,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認識新知識,并對其進行合理內化,確保能夠快速記憶相關詞匯。
2.夯實詞匯基礎。通常情況下,教材文本中的話題涉及多個領域,各單元涉及豐富的語言知識內容,不僅包括社會層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還有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話題,所以初中學生在具體進行英語學習時,需要掌握大量的語言知識點。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分類化整理需要掌握的語言知識,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對其進行體現。在具體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詞匯教學是整體課堂教學的基礎內容,如果想要保障學生有效提升英語成績,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強化詞匯基礎。所以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詞匯教學,而以往學生在學習詞匯時普遍選擇死記硬背,導致英語學習呈現一定的乏味性,學生在背誦中經常出現問題,進而產生不良情緒,對學生進一步發展造成很大不利影響。教師如果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便可以對學生思維進行有效擴展,引導學生分析不同詞匯的聯系,進而使其記憶難度得到有效降低,夯實學生詞匯基礎。
3.制作閱讀圖表。在應用思維導圖時,制作圖表是其最為直觀的表現,合理應用圖表,可以使文章各段落大意得到充分體現,進而保障學生明確文章整體框架,全面掌握文章內容,依次比較各部分,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細節,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對相關重難點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相對于全文閱讀而言,這種閱讀方式具有較高的閱讀效率。應用圖表可以使學生有效拓展課堂學習中掌握的知識點,進而保障學生通過文章能夠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和價值觀,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課文內容制作思維導圖表格,將閱讀文章題目作為中心話題,然后將文章中出現的人物作為一級分區,對其進行討論交流,對不同人物的年齡、形象、心理狀態進行充分的體現。學生通過科學制作圖表,能夠更為深刻地了解相關人物,進而使其在閱讀時可以進一步明確文章的細節分布和中心概念,避免事件出現混亂,確保學生在后期閱讀學習時具有更為堅實的基礎。
4.深化文本理解。在英語學科中,閱讀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進行集體學習時,需要分析英語文章,不僅需要明確文章中相關短語和單詞的具體含義,同時還需要進一步認識文章的具體內容,確保能夠深刻地感悟文章。教師在具體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利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更為直觀地記憶文章內容,進而確保學生可以更為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情感與觀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課程教學的重點,而以往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普遍將詞匯和語法作為課堂講解的重點,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閱讀內容,導致學生在理解文章時有較大的難度,無法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通過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有效的整合,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與概括,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英語文章進行復述,保障學生具有更高的口語表達能力。
5.開發創新能力。初中英語教師進行具體教學活動時,閱讀學習需要服務于英語寫作,通過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對學生思維進行有效拓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合理開發,進而實現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學生對英語文章進行閱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學生在具體制作中,需要針對文章背景介紹和人物行為展開想象,通過該方式可以實現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培養。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普遍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定勢,對文章內容缺乏深入的理解,無法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對學生綜合能力發展也會造成很大不利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確保學生在閱讀中具有明確的思路,可以對閱讀材料的區別與聯系有科學把握,進而保障對其進行更為充分的應用。通過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思維活躍,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6.強化復習訓練。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復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引導學生高效復習,不僅能夠對課堂內容進行科學鞏固,還可以有效承接學生將要學習的新課,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復習。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單元復習時,需要合理應用思維導圖,確保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總結歸納,進而保障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具有更大的熱情。以往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普遍要求學生進行抄寫與背誦,這種復習方法具有較高的枯燥性,不僅會使學生的復習效率偏低,同時還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進而造成惡性循環。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時,不僅需要對各章節的知識進行復習,同時還需要科學串聯不同知識點,確保學生能夠對各章節知識點融會貫通,保證學生可以科學應對各種題型。此時思維導圖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優勢,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復習訓練時,需要科學應用思維導圖。例如在進行書面表達和時態運用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將來時,過去時和進行時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情況,確保學生在書面表達中能夠更為高效地應用各種時態。
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通過優化課前導入、夯實詞匯基礎、制作閱讀圖表、深化文本理解、開發創新能力、強化復習訓練,能夠確保更為高效地開展閱讀教學,進而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更為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及其表達的情感,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使閱讀教學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和條理性,實現學生英語素養的有效提升,推進現代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軒,張哲華.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08-109.
[2]林其權.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家長(上半月),2020(5):178,180.
[3]劉珊.分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東西南北:教育,2020(10):269.
[4]王煜.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2020(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