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 要:創業離不開資金管理,財務管理能力是成功創業的助推力。目前財務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不夠,針對財務管理教學現狀,教學設計融入創新創業理念,重構基于雙創理念的財務管理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內容,用關聯項目持續推進創業實踐,將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
關鍵詞:財務管理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改革
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第一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黨的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國家重視經濟創新發展,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深化教學改革,專業教學需沉浸創新創業教育。成功創業既要有創新的魄力,又要熟悉創業管理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創業財務管理的知識。為了滿足時代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需要,財務管理教學融入創新創業理念是課程建設與時俱進的要求。
1 財務管理融入創新創業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1.1 創新創業需要財務管理工具
財務管理也稱之為公司金融、公司財務,它以企業價值增值為目標,以財務活動為載體,主要講授企業籌資、投資、運營和分配等財務活動,以及財務活動中形成的各種財務關系。按照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創業要經歷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階段。不同階段企業業務活動側重點不同,因而財務管理的重點也不同。初創期企業剛撬動市場,產品雛形需要完善,市場需要開拓,此階段資金支出項目多,需要進行籌資決策。籌資過程中,由于企業產品信譽尚未建立,很難取得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股票,故此階段財務管理重點是熟悉國家財稅政策、制定籌資計劃和方案,保證現金流的連續性,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生存。成長期產品得到市場一定程度的認可,取得相應的收入,但由于擴大產能,開拓市場,資金支出依然很大,故此階段財務管理的重點是調整籌資方案、科學的對內投資決策和營運管理,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健康發展。成熟期產品得到市場認可,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企業收入增多,同時規模效應帶來成本降低,企業利潤達到頂部,此時外投資的動機增強,故此階段財務管理涉及投資、營運、分配和籌資活動,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獲利。衰退期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減弱,市場減小,企業需要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來延長成熟期,減緩進入衰退期,因而會產生較多的研發費用,此階段財務管理的重點是投資決策。可見,創新企業在各生命周期內都需要運用財務管理的原理和工具進行科學決策。
1.2 創新創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
新零售、高科技創新企業煥發出蓬勃生機,“高速鐵路、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絡購物”新四大發明是中國在新經濟中的貢獻;“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興商業模式給普通人帶來了創新紅利,這都是創新創業助力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不良網貸,P2P爆雷,電信詐騙等新問題凸現了全民理財教育的必要性。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外貿易、實體經濟等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檢驗著企業財務管控調節能力。我國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積極抗疫,到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從負轉正,經濟恢復速度領先于其他國家。企業快速應對疫情的能力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也體現出強大的創新創業活力。創新創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創新創業過程存在大量的投資、籌資、營運管理新問題,因而財務管理能提高現代經濟發展成功性。
2 傳統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傳統理論教學與現代經營管理結合不緊密
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是建立在西方經濟理論基礎上,主要是從企業經營管理角度,探討理想條件下的財務管理方法與工具,多數教材章節內容同質化,不同學校教學內容大體相當。但中國資本市場有其特色,籌資渠道和方式創新多,金融創新和財務管理緊密結合,尤其是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下,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財務管理的內容也不斷豐富,但教學內容沒能緊跟時代發展要求。其次教師對創新創業重要性的意識不夠,在教學中容易忽視創新創業教育,較少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新創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學生對財務管理的學習停留在做題上,普遍反映公式多、題目難、課程學習停止于考核完畢,對現實企業的創新行為思考不多,對理財決策不能很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很難從實際經營環境中提煉出管理決策方法所需的基本要素。
2.2 教學方式創新性不足
傳統的課堂教學為主,課后練習為輔,期末考核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新時期教學的要求。加之不少老師仍以PPT講解為主、以理論加例題教學為主,教學案例以上市公司為主,與企業實際情況脫節較大,學生參與不深入,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課后練習與課程考核以標準化的練習為主,主要鞏固和考核公式的計算,結果唯一化,缺乏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靈活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
2.3 實踐教學設計較少
財務管理課程理論內容較多,學時有限,為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實踐教學設計較少。學生缺少財務管理實踐體驗,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背景、應用條件、應用局限等認識不足,缺乏從實際問題中提煉財務管理基礎信息的能力,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高,不能滿足創新創業對財務的需求。
3 財務管理課程中雙創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
3.1 完善課程教學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依托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課程教學是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應采用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方式,每個章節均確立教學目標。教育部吳巖司長提出課程建設要體現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其中創新性是課程內容要反映研究領域的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強化學習過程的留痕及互動,學習結果檢驗學生探索性和個性化。應用型財會類本科畢業生大多就職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與新設立創業企業面臨的財務管理問題相近,與上市公司財務管理有較大差距,因此課程內容增加中小企業,科創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將會計、財稅和管理等知識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迭代最新財務制度、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同時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加強學生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認識。通過課程學習了解企業運營的風險,掌握投資、融資、分配等領域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等方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新興事物有較強的敏感性,培養遵紀守法,批判性思維,獨立思想,具有創新精神,團隊合作,善于溝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