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昆明文理學院(原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課程思政專項建設項目(2020KCSZYB26)
摘 要:在國家教育工作發展過程中,大學思政課程是課程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成分。而“立德樹人”的教育本源又將課程育人推向課程目標的最高要求,這種理念使得思政教育不僅限于單純的思政課堂上,而是要求滲透進各專業領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去,使得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能夠形成正確的道德修養和人生觀價值觀。“稅法”作為社會生活重要組成部分和大學學習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其自身獨特的個人權利義務相統一的特點決定了“稅法”特有的思政屬性。因此,正確有效的將“稅法”提取思政化元素并與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是推動思政課程教育的重要步驟,也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字:稅法課程 思政化元素 效果保障
引言:“稅法”課程是財會類專業學生學習的重要必修課之一,為以后學習其他財務會計學習及工作打下基礎。那么在本門“稅法”課程中,提取思政化元素并將其融入進教育教學課堂中,是順應“思政教育全面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發揮“稅法”在思政課程中社會性作用的重要舉措,這一行動極具重要性與必要性,據此,我們根據昆明文理學院出臺的一系列舉措做以以下研究和探索。
一、明確“稅法”思政課程定位,加強教師團隊專業素質能力
在高校的思政理論課程中,思政理論課是針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修養而言的普適性理論課程,并沒有融合某個專業所蘊含的特殊性質在內的,因此對于許多高校的多數專業都是適宜進行理論性授課的,但是這種方式去沒有辦法顧忌到某個專業領域方面的元素融合和滲透學習,因此學生無法在進行專業學習過程中將思政化元素同時融合看待,而是容易將兩者割裂看待。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思政化元素,這樣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思維能夠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和思政思想兩者融合對待,還填補了思政教育中專業性不強的空缺。
據此,在明確了“稅法”思政課程的具體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想要教好學生,首先教師的思政意識和專業能力素養要過硬,因此,專業教師在精通本門專業的課程內容的同時,也要下功夫吃透思政課程的具體內容,首先要自己發掘“稅法”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化元素和思政教育主題,通過查找各方面資料,打磨專業課思政化元素等方法來提升自己在專業領域的思政思想能力與素養。做好教師的第一步,才能做好學生的每一小步。
二、緊抓“稅法”課堂教學思政化元素,加強思政化元素與專業知識融合
做好了思政化元素與專業課堂融合的前提第一步之后,要深度發掘“稅法”課堂中的思政化元素所在,例如在個人所得稅法中,由于國家要兼顧“改善民生”等多方面,因此鼓勵人民應“依法納稅,誠信納稅”可以融入思政化元素,讓學生了解到政府對人民生活的關注和把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的重大決心,讓學生培養出榮譽感和愛國情懷;而在講解環境保護稅法的知識過程中,可以融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政理念,引導學生培養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消費水平上升的當今時代,還可以緊抓時事,在講解消費稅法的過程中,融入合理消費的思政觀念,形成正確的消費觀,教育學生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禁止盲目跟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創設合理的情景,使思政化元素在“稅法”專業課堂中活起來,能夠被學生真正認識和學習到,將抽象的思政化元素進行與專業知識的融合,使其具象化,具有可視性,能夠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思政化元素在生活中的融合和無處不在,讓學生將專業課堂中學習到的專業思政化元素真正應用到生活中去。
三、創新教學方法,活用教學案例,抓住社會熱點,順應時代潮流
專業課堂中,想要講好思政化元素與專業知識的融合,所需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再是傳統的教授辦法,而是需要結合多種教學方式的新型教學辦法,例如利用案例式啟發教學,課堂分組討論,情景演繹,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
在“稅法”這種專業性和時事性較強的專業課堂中,案例研討和分析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與途徑。因此,在結合思政化元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社會教學案例進行研討分析,對事件中所發生的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和探討分析之后,對其主題進行升華總結,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在“稅法”課程思政化元素融入中過程中,還要注意抓住社會熱點問題,以學生興趣點為切入點,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對課程的相應部分進行改革創新,以更好的順應學生發展趨勢。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稅法”課程中將思政化元素結合是當下大學生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這是一項具有長期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工作,要求教師能力與體制制度相結合,不僅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并且采用創新教學辦法,培養學生在稅法方面的思政思想,讓學生能夠全面多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滕文標. 船舶噸稅法中"負責人"的語義解構與規范[J]. 稅收經濟研究,2021,26(2):64-70. DOI:10.3969/j.issn.2095-1280.2021.02.010.
[2] 梁靜. 關于將課程思政融入稅法課堂的若干思考[J]. 公關世界,2021(1):93-94. DOI:10.3969/j.issn.1005-3239.2021.01.033.
[3] 蘇新堯. 稅法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討 ——以個人所得稅為例[J]. 當代會計,2021(3):23-24.
[4] 徐麗風. 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路徑 ——以稅法課程為例[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5):11-12.
昆明文理學院,云南,昆明?王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