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來源于生活,終將運用于生活,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是現實生活規律最直觀的表達,如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融合?就成為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趨勢。就此,本文主要從生活化內容、生活化情境、生活化作業三方面入手,就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展開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引言:
數學在任何教育階段都是其中的重點基礎學科,其中的邏輯和理論知識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很容易讓學生們產生學習抵觸情緒,甚至讓學生們失去學習信心與學習興趣。在長期的教學改革中,教師們不僅發現了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還發現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應用于課堂教學,既能夠給學生們帶來學習新鮮感,又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诖耍疚淖髡弑懔⒆阕?。身教學經驗,對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進行簡要闡述如下,以期能夠帶給一線教育同仁一份有價值的參考,也希望能有效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一、生活化內容引入
相關研究表明,當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自身的生活實際越貼近時,其對知識的接納程度就會越高。進而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便可以有意識的為學生們搜集或者引導學生們去尋找與課本中概念、法則、定律、應用題等相關的生活原型,以在有效豐富課堂教學資源的同時,有效縮減學生們對所學數學知識的陌生感,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倍感輕松,也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和有序進行。
例如,在教學《扇形統計圖》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引入這樣一個生活內容:“同學們,馬上就要元旦(1月1日)了,我們班想利用班會時間舉辦一次水果‘茶話會’,這就需要去采購一些大家喜歡吃的水果,那我們需要買哪些水果呢?每一種水果需要買多少比較合適呢?”從而就此引導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數據收集,并協助學生們將這些數據用扇形統計圖進行表示,以讓學生們真切感知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的便利性與直觀性,也使其在具體的數據收集與處理中,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獲得統計意識的培養,有效促成其自身預測能力與分析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二、生活化情境創設
所謂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構建,主要是立足課本數學知識,挖掘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場景、實物、案例,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既是一種新型的數學教學方式,又能夠將枯燥、單調、理論性強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有樂趣的數學情境,以在優化學生學習和理解速度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學習潛能,促成課堂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學《正數和負數》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們播放一段本地的“天氣預報”,引導其發現其中在小學時期沒有學過的“數”。或者可以為學生們創建“天氣預報”表演場景,鼓勵班上的學生上臺扮演天氣預報“主持人”,可以引導學生們模仿主持人的播音腔,也允許其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播報。并和臺下的學生一起發現臺上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對“-6℃”“8℃”等溫度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們思考這些零下溫度和零上溫度要如何進行書寫?從而在生活場景的引導之下,順利引出“負數”“負號”這些知識,也使學生們能夠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生活實際需要產生的,用正負數可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生活化作業設計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不僅要緊扣教學大綱與教學標準,還要組織開展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就此,教師們在完成基本教學活動時,不要局限于為學生們布置書面作業,還要圍繞學生們的生活經驗為其設計與生活相關的生活化作業,以有效減輕書面作業給學生們帶來的單調感與壓力感,也使其可以真切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平移》這部分知識之前,對于預習作業的布置教師們除了可以引導學生們了解課本知識之外,還可以為學生們布置實踐作業,即讓學生們自主去尋找家里或者生活中存在的“平移”現象,可以是家里廚房的推拉門、陽臺上的推拉紗窗、垂直上下的電梯、國旗的升降等,并且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項開放性作業,即利用自己在預習中所學到的“平移”知識,為自己家或者教室設計一款美觀的地板。從而在生活化的預習實踐中有效強化學生們對“平移”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使其在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感知數學之美,獲得審美情趣和創造思維的培養。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核心思想,同時作為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師也要在學習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善于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數學教學,來引導學生們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以真正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們在學好數學的同時,能夠為自己在將來可以獲得更好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振唐.論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5,(08):67-68.
【2】王翰邦.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及舉措[J].中外交流,2018,(011):155-155.
四川省樂至中學?蔡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