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雖然課程改革促使教師創新教學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學困生。教師要深入分析學困生的具體成因,通過分層問題設計、關注方法指導、剖析反饋信息等教學路徑,滿足學困生的數學成長需求,促進數學學困生的有效轉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路徑
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對認知基礎和思維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比較容易出現學困生。教師要關注數學學困生群體,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服務于學困生的數學活動,優化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方法,提升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打造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分層問題設計,增強學習信心
當學生變為數學學困生后,很容易因為自己的成績不理想而產生數學學習的自卑心理,慢慢失去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拆解成多個能力層次,提出一些學困生能力范圍內的數學問題,確保數學問題能夠精準覆蓋到所有學生,使學困生也能體驗到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幫助學困生消除自卑心理,重塑數學學習信心。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后,考慮到圓的面積計算對學困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認知難度的,教師針對學困生的分層問題設計集中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正向、逆向的應用考查:給出圓的半徑或直徑,要求學生計算圓的面積大小;給出圓的面積大小,要求學生計算圓的半徑或直徑。用簡單的問題幫助學困生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待學困生能夠熟練應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問題后,教師再組織投放涉及圓的周長、組合圖形面積的綜合性問題,提升學困生知識建構的系統性。教師設置有關圓的面積公式的雙向應用問題,鞏固學困生對數學基本定理的認知理解,夯實學困生的數學知識基礎。而且分層問題為學困生的數學技能提升搭建了臺階,學困生可以不斷挑戰更高層次的數學問題,逐步向中等生和優等生轉化。
二、關注方法指導,優化學習方式
大部分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并非數學學習不夠認真,而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式。教師可以關注數學教學的思維指導,改善學困生的思維認知方式和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將學困生帶入高效的數學學習中。這要求教師要認真觀察學困生數學課堂的行為表現,根據學生的思維問題,提供針對性的數學輔導。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上冊“正負數”時,有些學困生無法把握好“0”在正負數概念理解中的含義,形成了“0可以看作正數,也可以看作負數”“0就是不存在”的錯誤認知。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的方法指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溫度計的刻度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的刻度分布,指明“0”刻度以上和以下的數的特點,讓學生感知“0”在正負數定義中起到的基準、分界點的作用,明確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而0℃的生活實例,也能改變學生把“0”看作“沒有”“不存在”的錯誤認識。小學數學概念性知識的抽象性較強,如果沒有合理的方法指導,學生很容易產生認知偏差,陷入到認知誤區中。教師以溫度計這一常見生活物品進行教學,用真實、具體的生活實例,為學困生辨析“正數、負數、0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提供感性認知支持,促使學困生養成主動聯系生活現象,類比學習數學概念的學習習慣,豐富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手段。
三、剖析反饋信息,彌補學習短板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設置必要的習題、作業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把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教師在調整數學習題、作業難度,面向學困生做好分層設計的基礎上,還要深度剖析學困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學困生數學認知的薄弱點,從而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幫助學困生彌補數學學習短板。
例如,在教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應用”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在課后作業設置了一道應用題:公司原有職員共128人,女職員人數為總人數的[14,] 因業務需要,又招聘了若干女職員后,女職員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0%,該公司現有總職員人數是多少?此問題的綜合性較強,數量關系較為復雜。從學困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學困生解答錯誤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梳理清楚數量關系,盲目拼湊女職員的比例變化進行解題,也有小部分學困生在分數和百分數的相互轉換中就出現了問題。明確了學困生的問題后,教師有針對性地展開個別輔導,為學生查漏補缺。教師做好作業內容的認真批改和深度剖析,找到學困生的數學學習短板,針對數量關系梳理不清的學困生,進行解題思維指導,提升學困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針對數量轉換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要加強相關內容的鞏固訓練,完善學生數學基礎認知體系。借助個性化的輔導方案,推動學困生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的協同發展。
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既要關注課堂教學的優化設計,又要針對學生學習困難的具體原因,提供個性化的數學輔導,幫助學困生走出數學學習的認知誤區,改善學困生的思維認知方式。同時,教師應該積極尋求學困生家長的有效配合,發揮家長在課下數學活動中的監督、指導作用,為學困生的順利轉化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葉日光. 淺談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J]. 課程教育研究,2017(37).
[2]霍英.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轉化學困生[J]. 中華少年,2017(4).
[3]徐月琴. 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幫扶轉化[J]. 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