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峰 莊龍玉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對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教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也不容否認,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本文試圖從哲學專業的視角,側重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評估體系三個層面探討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層歸因和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B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1)04 — 0046 — 03
以往發表的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改革方面的論文,往往是從非哲學專業的視角對其改革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成因、對策等方面進行探討。而對哲學專業而言,它既具有與其共性的東西又具有不同的特點,存在著與其它專業不同的改革內容。本文試圖對哲學專業目前開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教學改革談談幾點看法。
由于全國高校每個哲學專業的特點不同,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也不盡相同。本文側重從三個層面談談其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教材選用的多樣性、不統一性。目前全國各高校哲學專業選用的教材五花八門。許多專業選用由李秀林、王于、李淮春等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第五版),有的專業選用著名專家學者編寫的教材,有的專業選用由本專業教師編寫的自編教材,還有的專業選用“馬工程”教材即《馬克思主義哲學》。但目前還沒有一本適合哲學專業使用的公開出版的專業教材。其次,教學內容講授缺乏完整性、系統性。受某些教材的影響,有的教師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過程中,講授內容往往缺乏理論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有的注重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完整性而忽視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完整性,有的忽略了辯證唯物主義或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某些重要內容,還有的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體化”的過程中忽略了某些重要知識內容,其結果導致了理論知識講授的不完整性、不系統性。再次,講授內容陳舊,缺乏理論知識的更新性。一些高校教師照本宣科,缺乏理論知識的更新,從而導致課堂氣氛不濃,學生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理論知識的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成績不高。最后,脫離教學大綱,理論知識講授的隨意性。在授課過程中,有的教師并不完全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點和范圍講授,而是遠遠超出教學大綱而海闊天空地講授。這種講授方式對學生開闊視野、擴展知識面是有利的,但學生缺乏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和理解,對知識的重點難點得不到解決。
(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形成的“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大多數專業教師所拋棄,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教學中缺乏互動性,難以激發學生學習哲學理論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薄?〕目前,專業教師探索并踐行一些新的適合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特點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理論聯系實際方法、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多媒體教學法等。
在這些教學手段和方法中,比較時髦的是多媒體教學法。這種方法就是把原理用文字、表格、圖片、音像等形式通過多媒體展現給學生,教師作必要的解釋。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看到大量的信息,使學生有新鮮的感受,有利于加深對原理的理解。但筆者不提倡把它作為原理課講授的主要方法,只能作為個別章節的輔助手段。因為根據原理課的特點,只有專業教師主要通過詳細而全面的講解,學生才能掌握和理解抽象、難懂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才能把重要原理記錄下來,而且原理課本身并不需要多少圖片、音像資料來說明。
(三)教學評估體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考試是教學評估的主要環節,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因此,各高校采取各種有效辦法,使考試公平、科學,但同時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在以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考試過程中,存在著顯著的弊端:一是考試的題型少。有的教師只出兩種或三種題型,不能從全面考查出學生的學習程度。二是客觀題比例過大,主觀題比例過小。其結果是只要學生期末死記硬背就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無法考查出學生的能力。三是成績分配比例不合理。期末卷面成績所占比重過大,平時成績比重較小,導致一些學生忽視平時學習,學生平時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四是教考分離的弊端。一般來說,期末任課教師出兩套或三套試題,學院隨機抽取任意一套作為期末試題。但兩三套試題的覆蓋面比較小,不利于對學生知識面的全面考查。五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與任課教師的期末教學評估無關,不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
導致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存在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教學內容方面的原因
眾所周知,我們的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和教參,而我國高校長期沿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材最初是從原蘇聯引進的,即原蘇聯30年代斯大林主持編寫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而這個教材體系反映的是斯大林等人在20世紀30年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并不能代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來面貌。這種傳統哲學教材體系最主要的缺點和弊端是“拋開人的社會實踐建立起一個由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構成的體系?!薄?〕改革開放以來,針對原蘇聯教材存在的弊病,我國哲學理論工作者編寫、修訂出版了多部優秀教材。這些優秀教材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對于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知識、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完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無論哪一本優秀教材,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不足,都“沒有突破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傳統哲學例子這一思維范式和論述方式?!薄?〕因此,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內在地要求我們必須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材體系實行全面改革,構建適合哲學專業使用的教材體系。
(二)任課教師方面的原因
總體來說,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任課教師的整體素質是比較高的,但同時有個別教師教學態度不夠認真,缺乏應有的教師職業道德和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對教材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學準備不充分;課堂上照本宣科,知識陳舊,重點難點不突出,授課內容缺乏深度和廣度;講課平淡,內容缺乏豐富性、生動性和深刻性;安于現狀,懶惰思想,缺乏責任心和進取心;只注重教書而不注重育人,忽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能力的培養等。正因為如此,從而導致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的一系列問題。
(三)學生方面的原因
從學生層面來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有的任課教師教學水平比較差,學生自然對該課失去興趣,加上期末不認真復習,學習成績不高甚至掛科。二是一些學生懶惰思想嚴重?,F代社會的大學生,懶惰思想越來越嚴重,這種現象不能不令人擔憂。在學習方面,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不刻苦、不上進,上課不認真聽課,課后不認真復習,祈求期末突擊復習過關。三是厭學。這是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他們對所學的多數課程不感興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也不例外,而他們只對少數幾門“實用”的課程感興趣。四是認識上的誤區。一些學生認為,中學已經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課,大學再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是知識上的重復,沒有必要繼續學習了。五是一些學生覺得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太抽象、難學,枯燥無味,不愿意學這門課程,特別是調劑到哲學專業學生,這種認識特別明顯。六是受社會上“哲學無用論”的影響,一些哲學專業的學生不愿意學哲學專業,他們自然對哲學課不感興趣。
(四)學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國內的許多高校貫徹“嚴進寬出”的理念,對學習成績不及格的學生,學校往往給幾次補考的機會,加上有的任課教師對補考或重修的判卷不夠嚴格,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順利畢業。這種不嚴格的成績考核制度是導致學生學習不努力、逃課的重要原因。其次,從學校的請假制度來看,學生請假一般是由學生提出申請,輔導員開請假條,然后由請假人把請假條交給班長或學委備案。每個高校都有一套嚴格的請假制度,但在執行請假制度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問題,不請假、多請假、多給假、超假等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現象導致學生不能系統地、全面地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的全過程,進而影響了學生期末成績。最后,從學校對專業建設費投入的力度來看,有的高校存在著專業建設費投入不足的現象,影響了專業的發展。
針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要認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完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課程體系
馬克思強調,“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薄?〕如何把時代精神的“精華”全面地、系統地傳授給哲學專業的學生,這是擺在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作為專業哲學教師需要認真梳理和整合目前優秀的哲學教材體系,依據哲學專業的教學大綱要求、時代的變化、專業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完整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課程體系。在構建這個課程體系過程中,需要做到幾個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結合起來,以原著來論證原理;與中西方哲學、自然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體現它們對原理的基礎作用;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前沿問題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密切聯系當代社會的實際,尤其密切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學習實際、個體生活實際,有的放矢地教學,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升;與科學方法論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面對全國各高校的哲學專業使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材不統一的現狀,我們建議由教育部牽頭,組織全國各高校的有關專家學者編寫適合哲學專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統編教材。
(二)積極探索適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教學方法
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特點,要求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的特點,經過多年的探索,筆者認為,以講授為主、以X為輔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學方法。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思維科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批判性,而且有些原理晦澀難懂,專業教師只有用大量的時間,運用高超的解釋藝術和相應的例子,對抽象的、有些是晦澀難懂的理論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學生才能學懂、聽懂這門理論,才能達到授業解惑的教學目的。這里的以X為輔是指專業教師在以講授為主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的教學方法。如某次課涉及到理論前沿問題,任課教師則可以采用講授加討論的教學方法,這里的X就是討論法的自變量。
(三)完善教學評價制度
科學的教學評價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也是解決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的制度保障,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完善教學獎勵制度。對教學效果好、學生考試成績比較高、學生評價優秀的教師,學校應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以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對教學效果比較差的教師,學校也應采取相應懲罰措施。二是加強教學文件的建設,包括包括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學過程登記表等有關教學文件的建設。對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這樣重要文件應定期進行修改,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三是健全和完善教師輪流聽課制度、對青年教師傳幫帶制度、督導聽課制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制度、學生評教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四是完善學生期末考試制度。從考試課的層面來說,在出題的題型方面,做到題型多樣化,適當增加主觀題的比例;在出題的數量方面,每次考試至少需要出5套分量相同、難度適中的套題;在成績比例分配方面,適當增加平時成績的比例;在評卷方面,實行流水判卷,并對試卷實行復合。另外,有條件的院??梢圆扇】谠嚳荚嚨姆椒?。從考查課的層面來說,任課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如閉卷、開卷、結課論文、調查報告等形式。五是完善專業建設費投入制度,并適當增加投入的比例,以保障專業的正常教學運轉。
〔1〕趙秉峰.談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理論觀察,2009,(05):121.
〔2〕王秀國.改革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體系的若干思考〔J〕.濱州師專學報,2001,(01):83.
〔3〕李淮春,楊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體化”:內涵、基礎與問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05):28.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