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芬 劉玉清 孔英姿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在新時期利用新的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農業技術的推廣并沒有順利展開。因此本文首先從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著手,提出了新時期農業技術的推廣方法和創新方式。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方法;創新方式
顯而易見,推廣農業技術是至關重要的。它對農產品的安全生產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頻頻發生,使得人們對食品安全產生質疑,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積極將現代農業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不僅可以更好地保證農產品的安全,而且對增加農民的收入也起到促進作用。
1? 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中的問題
1.1? 推廣經費欠缺
由于環境變化以及氣候惡劣等多種原因,農業技術推廣涵蓋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再加上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成本增加,長期以來都面臨著推廣資金不足的問題。另外由于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工作時態度敷衍,沒有認真聽取并記錄農民的實際需求,充分履行其專業職能,從而阻礙了農業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
1.2? 推廣服務的局限性
隨著市場需求變大,農業生產規模也逐漸擴大。但是推廣人員的服務主要是集中于生產前的環節,而忽略了生產后商品服務以及生產前的市場需求等。農民無法掌握到市場的需求情況,就不能及時做出調整,會造成供應不求或是供過于求的局面。當前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缺乏專業推廣人員,因此很多農民對最先進的農業技術知識都不能及時了解。
1.3? 勞動人員不足
我國農村經濟雖然也在快速發展,但是與城市相比還是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外出務工,農村里剩余的勞動力非常少。這就導致當前留在村里進行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主要是婦女、小孩和老年人[1]。這些人因為思想局限性,沒有考慮到長期發展的利益,不積極參與農業生產技術的學習。
2? 新時期推廣農業技術的方法
2.1?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在推廣農業新技術的過程中,經常要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增加資金投入來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確保農民可以在實際中獲得適當的收益,這樣他們才能更積極接受新技術的應用。國家財政在促進新的農業技術推廣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增加了資金投入。相關部門不僅要加強資金投入力度,也要加強對資金的管理,確保有效使用。
2.2? 深化對推廣人員的培訓
農業技術能否得到推廣要看農民的接受程度如何,因此選擇合適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非常重要的,要選擇專業能力強、善于溝通的農業技術人員,在推廣過程中,通過和農民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從而幫助農民將農業技術有效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要深化對推廣人員的培訓,提高推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農民介紹農業技術。
2.3?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在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會有更多的人愿意以農業發展為職業。新一代主動以農業生產為職業的人,他們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2]。選擇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對象可以分為三類,即具有生產經驗并且對農業發展前景非常樂觀的農民,希望回到家鄉創業的農民以及具有較高教育水平的農民。要在培養過程中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在農業生產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3? 新時期創新農業技術的方式
3.1? 加大農業科技的研究投入
農業科技創新需要資金支持和設備支持,同時也需要人才進行專業研究,因此政府部門應該提供充足的資金。政府部門在資金投入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因此在國家相關政策的號召下,加強經費投入是必要的。如果沒有實施到位,農民以及相關人員都可以進行問責。
3.2? 構建農業科技需求主體
農業技術確定創新方向和方式,有必要創造一種新型的農業技術需求主體,由此推動農業科技的進步。要了解到農民對于農業生產的真實需求,就要加快科技與農業生產的融合,從而促進農業生產創新高。但是某種程度來說,農民在農業生產中也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農民利用技術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考慮農業科技需求主體時,還是要將最基本的農民劃入其中。
3.3? 優化農業科學成果的轉化平臺
農業科學成果應用于農業生產中,才是真正發揮了價值。因此在創新農業技術的過程中,要優化農業科學成果的轉化平臺,完善農業科學成果轉化體系,促進技術的有效利用。在優化農業技術轉化平臺的過程中,資金和技術支持可推動將農業技術成果轉化為現代生產力。
綜上所述,農業技術推廣雖然已經有了一些進步,但是依舊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提出可行的對策加以解決。同時農業技術也要不斷進行創新,滿足農民的生產需求,從而有力地促進農業經濟和社會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張淞倨.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與創新方式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7):45-46.
[2] 袁頡.新時期如何抓好農業技術推廣[J].農業與技術,2019,39(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