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摘要:初中生和小學生不同,小學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過程,而初中是學生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對初中生開展德行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這段時期也是他們形成自我人格的時期,所以本文從不同方面入手,詳細探索初中班主任對初中生開展德行教育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152
著名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最愛學生,學生就愛他,只有愛學生的人,他才能夠教育學生。”這段話告訴我們,教師進行德育工作的前提是必須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用自己的熱情去感化學生。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基礎之上,因此,理解情感和情感的教育是叩開學生內心世界,開展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空巢家庭,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家庭等等,學生的內心世界很是單調,缺乏情感的注入,學生對于情感的接收程度差距過大,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學生缺少愛,學生們比較渴望得到關注。初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情感的這條途徑,加大對于學生的情感投入,才能順利的開展德育工作。
一、教師應該嚴于律己,做好榜樣。
班主任是學生的伙伴,是每天都朝夕相處的朋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教師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作用。初中班主任和家長不同,是學生們有意識規范自己言行的第一扇窗戶,學生們透過這扇窗戶,看到外面的世界。對于學生們的德行教育,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對于學生們的表率和引領作用。例如,教師每天在上課之前,注意保持講臺的整潔,教案上的物品擺放要整齊,這樣學生才會學著做,課桌周圍的紙屑才會有意識的去撿,學生才會注意自己的課桌是不是整齊,這也有助于學生養好良好的學習衛生習慣。
二、教師應該以真誠感化學生,引領學生。
在教師和學生的日常交往中,誠實和守信的品質會最先收到學生的尊重。誠信對學生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雖然每天都看不到,摸不著,但是長時間的交往,自然而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留下印象,形成一種自然的觀念。教師如果在課堂之上,高高在上,疏遠學生,勢必會脫離學生,引起學生內心的抵觸情緒。不應該站在高處俯視學生,應該放下身段,去親近學生,用真誠和真心去與學生交往。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會讓學生喜愛教師,愿意學習教師所說的內容。這樣教師和學生才會有情感上的溝通,才能有效的進行德育工作。例如,打掃衛生,學生很樂意干,我們可以給每一位學生少一點責任分區,讓他們進行比賽,看誰干的又快又干凈。然后教師要給予他們表揚,在教師的表揚里,學生會干得更起勁兒。
三、教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不偏不倚,一視同仁。
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樣,勢必會形成不一樣的初代人格和行事作風。教師不應該因為某個學生很是討人喜愛就著重培養他的德行,因為某個學生比較孤僻就忽視他的存在。教師應該善于發現每個學會的內在的優點,去發掘學生最深處的情感,對待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教師應該掌握一些心理學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去充分深入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比如在每一次考試過后,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能一味的鼓勵,要找到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去循循善秀,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引導和疏通。這樣才能對癥下藥,真正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
四、教師應該注重環境的熏陶。
學生的很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里面度過的,因此教師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創設舒適的交往氛圍,對于學生的發展尤為重要,也有助于對學生開展德行教育。教師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建設好班級的班風。只有良好積極的班風才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對于學生的學習還有德行教育都是關鍵的第一步。例如每次考試過后,教師可以樹立成績優秀的學生為榜樣,激起其他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該號召全班想成績優秀的同學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位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比如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教學環境的整潔等等。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讓學生身心舒適,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這對于教師德行教育的開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五、教師應該注重家校結合的教育模式。
初中生的德行教育工作不單單知識教師的工作,同時也需要家庭的參與。學生是家庭和學校的中心,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伴隨。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教育是家庭和學校雙向進行的工作,而不單單只是學校單方面的灌輸。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與學生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尤為重要。如今,很多家長為學生報了很多補習班和課外輔導班。這對于學生的天性解放,有著很大的阻礙。初中生是好動貪玩的年紀,如果家庭的教育只是限于各種補習班的參與,那學生的成長必然會缺少人格的養成部分。教師應該與家庭進行充分的溝通,建立家校合作的良性循環。這對于教師開展學生的德行教育工作和學生的自我成長都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德行教育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德行工作的基礎內容和開展策略,并且與學生的家庭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建立一所學生德行教育和學生個人成長之路的橋梁。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教師對于學生的德行教育猶如一顆重在學生內心的種子。這顆種子在未來擁有無限的可能。而當下這顆種子能不能破土而出,健康成長,關鍵在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和疏通。
參考文獻
[1]楊臻. 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策略[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2):63-64.
[2]胡國平. 心靈溝通的引領者——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J]. 教育觀察,2020,9(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