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麗
摘要:數學學科作為小學眾多學科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學數學的解題教學過程中,其不僅是為了增強小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是幫助小學生構建出數學的邏輯思維方式,讓其擁有能夠獨立自主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開拓其自身數學視野,從而為其以后學習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等夯實基礎。因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數學解題教學的基本原則,希望能夠為各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教學;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161
前言
解題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環節,其對于小學數學整體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強對于解題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并根據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實際的學習情況及其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研究分析出與之實際情況相互貼合的基本教學原則,并以此為基礎靈活運用各種數學解題方法及解題思路,有效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同時,帶動其數學整體成績水平的顯著增長。
一、注重數學問題貼合實際原則
由于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且心智尚未成熟,數學教師在日常的解題教學過程中,所出示的數學問題應該與小學生日常的生活相互貼合,以此構建良好的解題教學氛圍,便于小學生對于數學問題解讀的同時,也能夠讓其更快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解題步驟與解題思路,從而讓其快速的認識到數學問題背后所蘊含的數學基本含義。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以“情境教學”的解題方式,進行接下來的解題教學活動。如,數學教師可以先向小學生講解人民幣的用途及其元、角、分的單位換算公式;在講解完成后,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出一個“便利店”的教學環境,并向學生提出“假如其擁有一元的紙幣或硬幣,在購買三角錢的糖果后,剩余多少錢,剩余的錢換算成以元為單位,又能得出多少”。數學教師以這種解題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也可以讓其加深對于“人民幣”知識的理解,并且教師對于答對的小學生,可以給予其真的糖果獎勵,以此提高其對于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熱情。此外,進行此種解題教學方式也可以增強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聯結性,因為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涉及到對于人民幣的認知,也涉及到小學數學教材中“加法與減法”的運算,所以其可以有效幫助小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有利于之后“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1]。
二、注重數學問題體現方式多元化原則
數學問題的體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學生其對于解題教學環節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感受。因此數學教師在制定相關的數學問題時,不應該僅局限于傳統文字的體現方式。例如,數學教師在制定相關數學問題之前,可以全面調查當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如“動畫片、王者榮耀、刺激戰場”等;在制作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以此為基礎,并利用當前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制作相關的“動態”數學問題,如在進行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數學問題的制作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所用到的“圓”編輯成“刺激戰場”中“平底鍋”的樣式,并以此提出相關的面積、半徑等數學問題,或者在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數學題的制作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將“王者榮耀”的對線視頻進行一定的編輯,如“可以找一段或錄制一段孫尚香與王昭君的對線視頻,視頻中孫尚香比王昭君提前上線,并在王昭君上線時已經有325元的經濟優勢,而當前孫尚香的經濟總量是王昭君的2倍還多25元,問當前孫尚香與王昭君的經濟各自為多少”。數學教師通過這問題種體現方式,可以將所要教授的數學問題“生動形象”的展現給小學生,并激發其潛在的解題興趣,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小學數學的解題教學過程中,大幅度提升其自身解題能力的同時,也能夠降低數學教師的教學難度,從而更好的完成數學教學任務[2]。
三、注重數學問題解答方式多樣化原則
目前,相關數學教師應該摒棄以往傳統的解題教育思想,充分重視小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注重觀察培養小學生自身獨特的解題方式與解題思路,并輔助指引其完成相關的解題過程。因為,由于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的小學生與以往小學生在性格上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其相比于以往的小學生更為活潑好動且思維想法更加成熟,所以數學教師在日常的解題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自身或者教材內所提出的數學問題解題方式與解題思路就是唯一解,應該尊重小學生所提出的解題方式與解題思路,并引導小學生將自身的解題想法放心大膽的“說出來、做出來”,以此鍛煉培養其數學的邏輯思維方式。
四、注重完成數學解題后的總結鞏固原則
在數學解題完成后數學教師也要對于小學生在解題教學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及學習狀況進行相關的總結工作,比如,數學教師可以對一些解題教學過程中表現較為良好且自身解題思路清晰、解題準確的小學生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對于一些解題表現相對較差的小學生也不要進行一味的言語批評,而是給予其適當的鼓勵,激勵其在下次的解題教學中能有一個更為出色的表現。此外,數學教師也可以根據班級小學生實際的解題狀況,將其分成解題學習小組,讓其利用課余時間,以小組協同學習的方式,鞏固所學數學解題知識的同時,幫助一些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小學生,進行相關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此外,這種方式還能夠增強小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促使班級凝聚力的顯著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高效提升當代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相關數學教師必須遵循以下解題教學原則:注重數學問題貼合實際原則、注重數學問題體現方式多元化原則、注重數學問題解答方式多樣化原則、注重完成數學解題后的總結鞏固原則,以此全面提升小學生數學成績水平的同時,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左明.小學數學解題教學的基本原則與解題能力培育思考[J].人生十六七, 2017,(12Z):31-31.
[2]王菲菲.淺談小學數學解題教學的基本原則[J].科普童話,2018,(20)P.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