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月洪 聶代清
摘要:德育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內容,只有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此時的小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啟蒙的階段,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就能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以及良好思想品質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進行探析,首先介紹了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要性;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174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所在,不但要傳授給學生們豐富的知識,還要教授學生們做人的道理等,這就涉及德育工作的開展。而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既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更是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心理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班主任應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這些無疑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不容忽視。
一、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所有教學工作和教學活動的根本,教書育人,教書之前要先育人,讓學生先學會做人,然后才是知識的傳授。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啟蒙階段,并且這個時期也是學生形成人生價值觀念的關鍵階段,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重大。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重大的影響。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德育,在日常工作中以及實際教學過程中都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育情況來開展針對性的德育。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是小學的重要內容,通過有效的德育能夠讓學生完善認識道德,并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班主任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來對學生進行德育。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1.關注學生內心情感
教學是一個雙方互動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小學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小學生心理情況,因為有些時候孩子心理發展不成熟,面對一些問題不能自我解決和消化。因此,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要經常關注學生的心理以及情感變化,有針對地進行指導和調節,對學生多一些情感方面的關注。其次就是要和學生經常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對于問題的看法和態度,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這有利于培養師生之間的情感,減少師生之間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德育是一個從心出發的教育,關注和了解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是進行一切教育的基礎和開始。
2.言傳身教感化學生,強化德育
小學班主任和學生的接觸最多,而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其模仿性非常強,常常會模仿大人的言行,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言傳身教來感化學生,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德育。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自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不好的行為習慣,那么學生也容易學習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并且也會影響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降低自己的威信,從而嚴重影響德育效果。例如,一些班主任常常教導學生要養成愛整潔和講衛生的習慣,如果班主任在學生面前穿戴不夠整潔、不注意衛生,那么學生自然也會模仿班主任的言行,此時班主任的德育就沒有說服力。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感化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將德育貫徹到小學生的行為中。
3.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一個好的班風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同伴之間的影響會對學生品德的養成產生很大的作用,特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班級應建立良好的班風,讓學生從中受到正向的感染和熏陶。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形成好的行為和習慣,并且進行獎勵,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之下,學生容易相互看齊、互相學習,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樹立榜樣,這樣一來大家可以相互學習,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熱情,不斷改正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鼓勵每一個學生通過自己行為的改變和努力為集體榮譽做出貢獻。既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也可以讓集體成為一種約束力,從而對學生的行為形成一種自覺的規范,讓班級成為一個擁有巨大凝聚力的大家庭,這樣每個孩子才能更加積極向上地成長。
4.通過班級活動來強化德育
小學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各種班級活動來強化對學生的德育,例如,可以在開展班會的時候滲透德育,開展“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做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等主題班會,通過班級活動來強化德育,在具體的班會活動中組織學生針對主題來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念,同時引導學生反思自己,認識自己存在的不足,并積極學習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來不斷提升自己。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實踐活動,例如“獻愛心”“每天做一件好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慢慢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水平,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將德育理論內容內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進行德育,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系統性工程,我們應該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地將德育滲透于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并根據實際情況的改變對育人手段進行及時調整,使學生不僅可以擁有豐厚和淵博的學識,還能夠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情操,從而實現知行合一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