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鑫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當前各個學科教學,都在新的教育要求下進行了相應的創新和優化。尤其是在素質理念下,對于學科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對課程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所運用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并逐漸與新的課程標準相背離。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程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了眾多初中歷史教師關注的重點。而情境教學法在學科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初中歷史教師應充分的把握情境教學的設計開展,學會積極優化情境設計,以不斷完善歷史課程教學,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創設;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03
通過對當前中學歷史教學的分析,發現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實施,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為了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改革中學歷史教學勢在必行。在教學實踐中,中學歷史教學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限制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降低中學歷史教學的效率。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現狀,中學歷史教師需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要重視這一教學方式運用,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使得學生是愿意去上課而不是等著上課,讓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從而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歷史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借助多媒體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學科教學中,初中歷史課程教學自然也不例外。作為新時代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為學生呈現具體形象的歷史場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帶領學生進入特定的歷史氛圍,體驗歷史場景,來理解教學內容本質。
例如,在教學“第二次鴉片戰爭”這部分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實習體驗,教師可以先用相應的電影片段導入到課程教學中,使得學生可以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充分的集中注意力。隨著學生對相關的歷史事件獲得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如搜集相關的歌曲《地道戰》、《松花江上》等,通過歌詞的觀看和音樂節奏的聆聽,讓學生了解這一時段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充分感受到東北人的鄉愁和被迫離開家鄉的痛苦。通過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學生能很快進入狀態。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歷史的本質是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如果學生想學好歷史,就必須在頭腦中建立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只有建立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那一時段的背景,正確評價人物的行為。但是對于中學生來說,相關歷史事件發生時間和空間太遙遠,其無法直觀地知道。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逐步加深學生認知,幫助逐步形成良好時空觀念。
例如,在教學有關“唐朝”的相關歷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有人說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唐玄宗過于寵愛楊貴妃,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呢?”通過這個問題設計,課堂環境非常活躍,學生可以快速的發表意見。又如在學習“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復習。如:隋朝統一時間?統一之后所做的貢獻?隋朝滅亡的原因和時間?怎樣整合相關歷史事件,繪制時間軸?通過問題分析和解決,培養學生時間和空間概念。同時教師還可以先選擇幾個簡單的事件,讓學生在繪制時間軸和事件軸的過程中,在課本中找到教師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相關的歷史核心素顏。
三、創設表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歷史教學最重要的特點是能向學生傳遞歷史信息。而在傳遞歷史信息的過程中,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教師就可以選擇表演情境的創設,來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通過引導學生扮演角色,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實踐中來,讓學生可以在探究的過程中深入解讀書中的人物,并通過模仿扮演,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
在具體的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一定的歷史條件展示這段歷史的細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例如,在教學“俄國十月革命”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表演作業,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提到的人物和對人物的理解來選擇自己的表演角色。在這個過程,學生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積極的進行相應學習資料的探索和收集的,這樣學生對其內容記憶會更加深刻。為了充分的發揮角色扮演情境的作用,教師也要進行適時的引導,幫助學生收集想要的資料,以完善學生的相關學習。通過深入研究相應的人物和歷史,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益也會獲得相應的增強。
總之,情境教學作為一種適應現代教學要求的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還原真實生動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還能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礎上,廣大中學歷史教師應積極響應課程改革,科學引入情境教學模式,進一步為提高中學歷史教學效率和質量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龍.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0,22(16):197.
[2]滿正先.初中歷史課中的創新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