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碧敏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理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小學生抓住文章的核心和重要細節,有助于小學生正確、全面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對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勢;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44
閱讀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非常重視閱讀課程,很多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到高年級階段,閱讀的文章越來越長,越來越復雜,抓住文章的主要能容,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對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思維導圖在這方面恰恰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1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運用的優勢
1.1 提高學習效果
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建立起知識的網絡體系,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溝通的渠道。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其實也是學生梳理知識,自我學習和反思,打通新舊知識之間通道的過程,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能很好地提高學習效果。
1.2 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閱讀的文章更長、更復雜,很多小學生看完后很難對文章的主題、脈絡有清晰的了解,而思維導圖抓人的思維是放射性的特點,并通過圖畫的形式把抽象的思維外現化,這樣小學生就能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勾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幫助自己抓住文章所表現的中心思想,以及如何謀篇布局的,從而有助于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文章的寫作。
1.3 有助于學生記住閱讀內容
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把一個主題或者一個版塊的內容都聯系起來。思維導圖簡單、符合大腦的思維方式,容易被大腦記憶,而且思維導圖通常都會用色彩豐富的線條、圖案展現出來,因此有助于知識點的長期記憶。
1.4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自然會進行反復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想法,同時根據自己對文章理解的深入,還會不斷地對思維導圖進行修改和完善。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和質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提高。
2 思維導圖制作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 掌握思維導圖制作的方法
(1)感知思維導圖。要通過理論的講解和具體的案例的分析,讓學生初步認識和感知思維導圖,了解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要特別注意讓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優點,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會有興趣和熱情。
(2)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第一步,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找到最能表達文章核心意思的關鍵詞作為主題寫到黑板的中央,并畫一個圖像代表目標;第二步,找關鍵詞,確定主要分支,從主題詞所在的圖像向四周發散出粗線條,把關鍵詞寫在線條之上;第三步,根據這個方法,再畫出二級分支、三級分支。第四步,聯想關鍵圖像。關鍵詞要有相應可以聯想和想象的關鍵圖像。
(3)制作思維導圖需要注意的細節。一是思維導圖的線條、關鍵圖要盡可能用不同的顏色,這樣一方面讓思維導圖變得更加美觀,吸引學生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對思維導圖不同部分的感知和記憶;二是要注意對關鍵圖像的創作,以引起學生廣泛的聯想,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和創新型思維的培養;三是要注意思維導圖各部分的連接,一個分支和下一級分支之間的連接點的選擇,不同層級分支之間線條的逐層變細。
2.2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師首先引導回顧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因為思維導圖對小學生來說是初次接觸,因此在應用之前,教師要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回憶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和要點。復習這個環節可以隨著學生對思維導圖制作方法的熟悉程度逐步省略掉。教師創設出與閱讀材料有關的情境,以激發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水滸傳》閱讀文章時,為了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導入部分,利用視頻給學生播放了自己剪輯的五分鐘《水滸》電視劇中部分精彩的畫面,同時播放《好漢歌》的歌曲,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梁山好漢殺富濟貧的故事中,正在學生看得入迷,感到渾身熱血沸騰的時候,停止了播放,說“今天我們通過閱讀材料能了解更多的發生在梁山泊好漢的故事”,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劃分小組,制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繪制較為困難,因此有必要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首先劃分小組,一般以四到五人為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制作思維導圖。小組成員可以先自己閱讀、制作思維導圖,然后再討論如何進行改進和完善。在討論的時候教師要提醒學生總結自己思維導圖的優缺點,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吸收別人的優點,在修改和完善思維導圖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地回答這幾個問題“為什么要修改,怎樣修改。”并由專人把問題的答案記下來,這些經驗對于之后思維導圖的制作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
在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巡視的方式提醒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免學生走彎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如果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確實遇到較大的困難,教師可以提供必要的幫助,但是不能幫助學生制作。
(3)思維導圖的展示和講評。組內討論完之后,讓每個小組的代表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展示結束之后,教師一定要及時表揚,指出優點和需要繼續完善的地方。這也是學生學習思維導圖制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4)一起制作思維導圖。前面幾個步驟完成之后,教師在學生展示制作的思維導圖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一起制作思維導圖。這個環節需要注意的是讓學生說,教師按照學生的意見繪制,如果學生意見不一致可以進行討論選擇最優的方案。
3.結語
在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的應用價值非常高,能夠幫助小學生有效解決文章閱讀中的生字詞學習問題、文章結構解析問題、主旨和中心思想歸納提煉問題,并最終輔助小學生完成對文章的理解性記憶,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文章閱讀質量和效率。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對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的重視,積極引導和培養小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使思維導圖成為小學生閱讀學習的常用工具,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為小學生的今后發展奠定閱讀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敏升.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