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多元文化逐漸交融的背景下,人才的合作能力和意識越來越為人所重視。團隊合作的思維需要從小培養,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安排相關的教學。另外,英語學科在學生日后的發展和學習中有著十分長遠的影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英語水平。本文介紹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的問題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羅凡,四川省樂山市徐家扁小學。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授課時往往會選擇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無法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陌生的知識,教學效率低下,最后只會事倍功半,無法使學生真正學會應用英語。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路,在課堂上引入一些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正是一種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們各自結成幾人一組的小組,在組內通過共同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不僅能夠得到自主學習及實際應用英語的空間,更能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和伙伴進行合作的能力和技巧。目前這種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已經多有運用,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探索,尋找在小學英語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
一、小學英語小組合作的準備階段的實施策略
1.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雖然現在小組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但仍然有很多教師對這一教學方法的了解不夠深入,只停留在十分表層的理解上。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不能只流于形式,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是無法實現好的教學效果的。
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應該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即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提高什么能力。很多教師把小組合作當成一種形式化的教學環節,主要是因為對這種教學方法沒有深刻全面的認識,所以沒有設定每次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目標,以至于小組合作學習最終總是草草結束。教師應該根據當天要學習的具體課程內容確定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并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向他們明確表述需要完成的任務,如練習需要掌握的詞匯或句子、在合作學習中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等。例如,在學習“The days of the week”這一單元時,教師讓學生在組內討論各自最喜歡的日子、顏色等,在他們討論之前,要告訴他們這場討論的目標在于通過用英文互相交流,使他們對一周七天的英文單詞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熟練地掌握它們,并在練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流能力。
2.選擇適合學生情況的學習材料和形式。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科的基礎學習階段,教師應該把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而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考試分數上。教師在小學階段應該注重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鍛煉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天真活潑、愛玩好動的天性來選擇小組合作的形式,而且小學生生活閱歷不足,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貼近他們實際生活情況的材料,讓他們能對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產生熟悉感和代入感。例如,在學習“Holiday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假期經歷分組合作設計表演小短劇,臺詞可以參考課本中的句子。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自主思維和分工合作能力,同時還能練習新學的詞匯和句型。
3.劃分小組要科學。目前教師在劃分小組時往往會選擇按照座位來分配小組成員,或者讓學生們自由結組。但是這樣的分組方法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每組的成員設置不夠合理,無法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地融入這個學習氛圍。教師在分配每組的成員時,可以先根據班級學生的人數,按照每組五人左右來分組,這樣的小組人數有利于合作活動的開展,不至于因為人數太少使得學生太過疲累,也不會因為人數太多而使組內有人無事可做。教師可以根據小組數量選擇幾位班里英語成績最好的學生,把他們分別分配到每一個組,再將平時較為活潑、表現欲旺盛的學生平均分配到每一個組,之后將內向安靜的學生平均分配,然后按照英語成績,將成績相當的學生依次分配到各組,保證每組成員英語水平均衡。
二、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過程中的策略
1.設定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時間及頻率。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配合課本內容來安排小組合作活動,因此進行小組合作的頻率比較高,但合作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基本上都是讓學生按照課本上的對話語句來讀課文。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并不會很好,過于頻繁會消磨掉學生對于這種學習模式的熱情。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不會太多,很多情況下只有幾分鐘時間,隨后教師就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對小組合作不會適時地進行評價,學生也會因為時間緊迫而很難獲得良好的參與感,英語水平和合作能力都難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可見,教師在英語課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要注意頻率不能太高,不必每節課都安排,根據實際情況,一周安排一到兩次就可以,次數太多會讓學生失去新奇感和好奇心。同時,要注意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參與這些活動,也要避免合作學習時間太長,使得學生完成任務時松散拖沓、浪費時間。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在學生結束合作學習后給他們充分的空間來展示自己的成果,要讓每一組學生都有機會展示,并在他們展示結束后給出適當而詳細的評價,以免打擊他們的熱情和自信心。例如,在學習“Friend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己設計一段短小的情景對話來互相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教師留給他們二十分鐘時間,二十分鐘之后,讓各小組依次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2.合理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時,很多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形式,卻忽視了學習內容和任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比如有些教師會設置一些過于簡單的任務,讓學生在小組里照著課本內容讀課文,并沒有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合作過程。也有一些教師拘泥于小組的形式,沒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小組合作活動,沒有考慮到有些單元的題材不適合實施這種方式的學習活動。還有些教師設置的任務和問題難度太高,超出了小學生的能力范圍,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受到打擊。
教師在設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應該以教材內容為根據,同時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生活情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學習任務應該具有開放性特征,以便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養成不局限于一種思路的思考習慣。例如,在學習“Happy birthda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東西方過生日的習俗和習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通力合作,從而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并對將要學習的新課有了初步印象。在課程內容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利用所學知識編寫一個關于過生日的短小簡單的劇本,在之后的課堂上展示。
3.教師從旁對學生的合作過程進行指導。小學生年紀尚小,生活經驗比較欠缺,對于合作學習認識不足,合作能力也不足,因此他們在合作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就在于教他們掌握合作技能,如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進行交流等。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之前幫助學生了解這些技能,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從旁指導,同時還要注意讓學生明確小組中每個角色的職責。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在課后對小組的負責人、記錄者等角色單獨進行指導。
4.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加強對課堂的管理。在小學英語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課堂秩序雜亂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小組合作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雖然符合當今時代的教學理念,但是對于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這種學習模式確實容易引起課堂秩序混亂的情況。教師需要承擔起自身作為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職責,不能將課堂完全交給小學生,他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還有所欠缺,還沒有達到主導自己學習過程的水平。
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該在教室里不斷巡視,注意每一組的學習情況,根據實際情形及時給予指導。例如,學生在“Party”這一單元的小組合作學習中,由于理解能力不足以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有可能會討論到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教師應該及時將他們的思路拉回來。有些學生性格調皮,在課堂上會搗亂或偷懶,教師應該及時制止,維護課堂秩序。
三、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的策略
1.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小學生正處于好勝心和表現欲都非常旺盛的時期,因此教師的評價對他們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師很難及時給出評價,又由于課時問題,在學生展示完自己的成果之后,教師評價時往往會比較草率,只注意學生最后的表現,而忽視了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教師需要采用多元的評價機制,除了教師本身要對學生的參與表現及展示情況作出評價,還要安排學生在小組內互評,以及小組間進行互評,并教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例如,在學習“Animals in dange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搜集有關瀕危動物的資料,將這些資料制成PPT,在課堂上展示。在所有小組展示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針對課件內容、課件設計進行互相評價,同時讓學生對同組成員的參與過程及展示表現進行評價,教師再根據每個學生的表現,綜合學生們的相互評價,對學生的整體表現進行詳細評價。
2.設置評分機制。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應該在各組旁邊進行巡視,不僅要注意維護課堂紀律,還要關注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因為應用這種學習模式,教師最后進行評價要在學生展示完之后,所以不容易做到及時評價,而利用記分機制可以做到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例如,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注意各小組中最投入、發言最踴躍的學生,等他們討論結束后,對這幾名學生進行表揚,并為他們加分。在小組展示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對展示階段表現好的學生進行加分。
3.設定獎勵方案。小學生對教師的正向評價有著強烈需求,比起口頭表揚,物質獎勵能夠起到更突出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對小組合作學習設定一些獎懲方案,以激發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組長對每周本組成員的分數進行匯總,將匯總結果上報。教師按照三周或者四周一次的頻率整理所有學生的分數,可以對分數最高的前五名學生及總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物質獎勵,還可以在期末對班級學生整個學期的積分情況進行整理,評出本學期最優秀的小組、個人及小組負責人,給予一些物質獎勵。
四、結語
當今時代對于人才各方面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團隊合作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適合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教學方式。然而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了解得不夠深入透徹、小組合作活動的頻率和時間不合理、活動流于形式、課堂秩序混亂等。因此,教師要在課前做好準備,明確小組合作的目標,選擇合適的活動材料和內容,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在課堂上注意設定合理的活動頻率和時間,設置合適的任務,并從旁進行指導、管理課堂秩序,同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可以結合記分和獎勵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廖峰.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112-113.
[2]王秋華.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6(1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