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榮娟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在學習中必須要具備的一項能力,也是小學階段具備此項能力的最佳時機。無論是哪一學科的教學工作,都要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定的主動性,建立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開展自主學習。本文就結合鄉村小學語文的教學視角來展開策略探討,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其更好地成長與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鄉村;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在鄉村當中,留守兒童占班級學生的比例較大,所以對于語文教學的開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當教師就要考慮留守兒童的成長特性,來給予更多的幫助。尋找更為有效的方法,在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的基礎上,將班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進行提升,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一、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
作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空間。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來設置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結合閱讀、理解、文字性內容的認知來展開獨立思考,將此習慣堅持下去,就可以帶動學生對于認知上的獨立性,那么也就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的學習當中,我們可以從課后題的設置上來引導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如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這一池荷水是“一大幅活的畫”。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對課文內容的充分理解,展開獨立思考,再來對問題進行回答。以獨立思考情景的設置來帶動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自我的認知和學習有一個獨立成長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專注在學習當中,建立學習上的主動性。所以教師一定要多多設置此類的問題,展開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在長期的實踐下,可以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開展更為主動的自主學習。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
對于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的營建,也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環境對于人的影響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生動體現。在小學階段,鄉村語文教學中,如果一個班級大多數人學習較為懶惰,不主動、不積極,那么整體上也會呈現較為懶散的學習風格。所以教師要能夠從班級的學習氛圍上進行充分的營造,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建,實現語文教學的積極開展。
例如: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來設置語文標兵,有些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是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的,出于對語文的熱愛,會更加主動,積極地開展自主學習。那么教師就要發揮個人影響力的作用,來為學生們設置榜樣,在耳濡目染、長期影響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構建班級的語文學習氛圍。其次,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自學方法。自主學習能力的積極開展,需要學生有章法的進行,才能有學習收獲。如課前的預習,學生要能夠通過課文的通讀、細讀、精讀,來了解課文講解的內容,然后結合教師所給的預習提示找到問題的答案。另外,也要對課文的生字生詞有一個充分的學習,解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這樣在全面預習的情況下,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課堂形式開展得更為高效。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堅持這樣的學習方式,那么就有利于構建更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讓所有學生都習慣自主學習,愛上主動學習。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自主能力培養加以引導
鄉村兒童的成長相對來說,留守兒童會占有較大的比例,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家庭教育的影響,那么學生可能在個性成長上就會較為突出。但是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大膽提問,積極交流,注重教學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自主學習開展當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成長。
例如:學生在缺少家庭教育管理的基礎上,可能會膽子較大,個性較為張揚,那么教師對這部分學生就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如果在課堂上對語文問題進行標新立異的提問或是大膽的回答,教師要能夠以尊重、引導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注重自身的耐心對待與傾聽,多問學生想法的出發點,對學生的淺層思考要加以鼓勵,讓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夠向更深入的層次進行探究。其次,對于個性教育靦腆的學生,教師也要能夠進行充分的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多回答問題,多給予學生關懷和鼓勵。教師也要能夠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多加關注。在課下的學習中,多給予幫助,如習題的練習,學習環境的提供,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為留守兒童的成長、自主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性成長,也能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學好語文。
四、重視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自主精神的構建
在鄉村小學,學生的學習資源相對較少,接觸外界的途徑也較少,所以對于知識的學習可能更多地呈現較為被動的狀態。那么教師就要能從語文教學中來滲透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主精神,在缺失家庭教育的情況下,對于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可以帶動學生獨立能力的構建。那么在學習中也要能夠堅持自主獨立,有更強的主動性,充分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好,更好地展開語文的自主學習。
例如:對于自主精神的培養,我們可以結合教材中一些課文主人翁的故事來展開講解,比如《明天還要遠足》,這個階段的學生也會有一定的生活煩惱,但是更要以學習為主,要引導學生能夠在課文的學習當中了解到學習才是自己當前最重要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另外對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也可以引導學生向少年的周恩來學習,建立積極的學習意識。在思想滲透中,就可以帶動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性的提高,在課下積極開展作業的完成,拓展閱讀。也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向其他同學、教師請求幫助,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展開學習,在明白這個道理的基礎上,就能夠建立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只是在語文中可以學好知識,在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個人的成長當中都有積極的影響。對于鄉村小學學生的成長來說,教師也要堅持負起自己的責任,從各個方面的引導上,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主意識,開發自我學習能力,通過長期的堅持就可以更好的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高麗緒.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2).
[2]馬婧.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