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 寧波
摘 ?要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到未來教育深入改革、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主要方向將是以“互聯網+”為主要背景的教育信息化?!盎ヂ摼W+”具有多元、立體、交互、生動、融通、個性化等特點。結合“互聯網+教育”背景,考察、梳理培智語文教學研究現狀,為未來基于“互聯網+”的培智語文教學找尋新思路,也為深入開展培智兒童的語言康復研究與實踐提供更多可能。
關鍵詞 互聯網+;培智語文;翻轉課堂;特殊教育
中圖分類號:G76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1)15-0066-02
0 ?前言
培智兒童的智力發育遲滯,基本屬于幼兒水平,他們的思維偏向感性、形象,缺少基本的生活能力,語言能力也比較弱。通過利用互聯網豐富的圖像、較強的交互性以及多維立體的影音等,可以讓培智語文課堂富含生機與樂趣。同時,課堂緊貼學生日常,能讓他們更直觀地理解,并對照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而激發好奇心,讓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康復,同時享受新技術帶來的快樂語文學習。
1 ?“互聯網+”背景下的培智語文教學現狀
通過以“互聯網+語文教學”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檢索出文獻367篇。經過梳理分析,這些文獻研究的內容一部分集中在教學模式的構建,諸如翻轉課堂的使用、智慧課堂教學、混合式教學等;一部分關注語文閱讀、寫作等教學策略的使用;一部分關注“互聯網+”時代的語文教學改革;還有一部分則關注微課等各種新技術和新形式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研究包含大學層面、中學層面以及小學層面,研究內容和對象都較為全面,對“互聯網+”情境中的語文教學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但是,根據對文獻資料的整理統計,發現“互聯網+”背景下的培智語文教學研究和探討鮮少涉及。
以“培智語文”為主題詞,在知網進行檢索,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檢索出212篇文獻。而以“互聯網+培智語文”為主題詞進行檢索,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檢索出文獻一篇。從查閱的資料來看,關于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提升培智語文教學質量這一課題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有比較大的研究空間。根據統計分析,研究內容和方向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首先,探究在培智語文課堂中教學策略的應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獻有:李得寅的《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的策略探究》一文基于從生活實際出發構建教學情境、創建充滿文化的學習氣氛、將康教結合的教育理念融進課堂這三個方面,把小學語文當做底本,研究培智語文教學手段;湯鑄瑩的《新課標培智<生活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研究》一文依據培智語文課的國家課程標準,借鑒《生活語文》這一校編教材,研究培智語文課中有關教學策略與手段在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性,從而增強培智語文的識字效果;糜增芳的《培智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策略》一文研究現在培智學校語文課堂中新知識導入部分出現的缺點,再通過依托生活實際、審視學生能力、密切結合教學內容等幾個點,分析改進培智語文課堂中的導入方法;葉琦的《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策略》一文從情境、游戲、形式、生活、激勵等幾個方面立足課堂教學陣地,充分利用趣味識字教學策略,讓學生能輕松地認讀、會寫、會用。
其次,不同教學法的運用研究。莊建芳的《運用情境教學促進培智學校學生感知能力發展的探究》一文認為:在培智語文課上,要通過生動的、有機的場景設計,為培智學生提供真實的情境,充分喚醒他們的多種感知覺,并給予他們充裕的訓練實踐,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的薛卿認為:如果想讓直觀教學法在培智語文課堂中有比較好的使用效果,就必須體察培智學生的個體特征,并使用多樣化的直觀教學方式,通過反復重現,促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
再次,對教學效果和課堂評價研究。周紅梅的《培智學校生活語文單元教學評價的實踐思考》一文從確定課程教學中單元的評判標的、單元中內容的取舍、相關活動的創設與開展等方面,推薦開展培智語文教學時使用單元評價的詳細辦法,認為把課程細分為單元來進行考量,可以使學生在模塊化的生活情境中加入課堂、深入生活,真切且全面地展現學習成效。吳軍的《以學評教——提高培智生活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文從生活語文課堂的學習內容出發,重視情感教化,采用及時的、對照評判以及量化的評估目標等辦法,提升培智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金莉的《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一文從課堂學習內容、教學方法、課后評估幾個維度來分析研究培智語文課堂的效果,認為教材要突出適用,教學方法要強調得當,評價凸顯教學經過,這些是使培智兒童的語文教學奏效的關鍵所在。
最后,培智語文教學中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的使用研究。叢子偉的《依托交互式電子白板,提高培智語文課堂實效》一文認為課堂中的電子白板擁有靈動、交互、內容再生產的特色,實現了高效先進的信息技術同培智語文授課的有機交融,通過高效地重組、延伸教學案例和內容,創造生動、有效的學習氣氛,聚集培智學生的專注力,喚起他們的感覺和知覺,鼓勵他們的探索意識,使他們能夠有效地掌握相關常識和本領。朱春霞、朱子君的《基于“云技術”的培智語文“翻轉教學”探究》一文對培智語文課程中翻轉教學的切實性以及具體的開展方式進行研究,提出開展翻轉課堂,可以使學生家長通過使用相關教學軟件提前在線查看有關學習內容,進而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一對一輔導學習,減少大班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差異,確保教學時的針對性、個別性。崔巖的《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培智語文教學的實踐》一文運用皮亞杰以及梅耶的相關理論,根據課堂教學思路,建立一整套基于Flash、動畫設計、電子白板等技術的輔助培智語文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通過前面的梳理可以知道,對于培智語文的研究集中在傳統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與評價、新技術個案的研究等,對于“互聯網+培智語文”的研究鮮少關注。前面關于“互聯網+培智語文”的主題在中國知網檢索到的文獻只有一篇,即朱子君的《淺談“云技術”在培智語文教學中的“微”應用》。朱子君對“互聯網+”、云技術等概念進行分析,再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對云技術的“微”應用作了詳細解釋和說明。朱子君的研究走在了培智語文教學研究的前沿,研究細致到位。
本文依據前人提供的相關研究根基,緊跟“互聯網+”大發展的時代潮流,對培智語文教學現狀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希望通過對前人的研究進行宏觀分析和梳理,探尋有關培智語文教學的研究思路和未來走向,為將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希望能夠從中找到提升培智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言康復能力的有益實踐,為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2 ?“互聯網+”背景下的培智語文教學發展趨勢
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時代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傳播學家麥克盧漢的“地球村”已經成為現實,大家的日常工作和學習生活變得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特別是對傳統的基礎教育形成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在現今國家鼎力支持各級各類教育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的宏大背景下,“互聯網+教育”讓培智語文教學變得具有個性、便捷、靈動、全面且深入,將揭開一場蘊含豐富的“互聯網+教育”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及新技術條件下的培智語文教學模式研究的序幕。
雖然信息技術為培智學生平日的學習、教師的正常教學提供了出色的教學輔助工具和技術條件,但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恰當地使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培智學生建立生動、有趣的學習場景,如何為培智學生展現充滿樂趣、富有生活內涵、能實時互動、寓教于樂的語文學習課堂,如何充盈培智語文教學的策略和技法,激發培智學生探究知識的好奇心,鞏固培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效果,成為當下從事特殊教育教學的教師和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焦點。
在“互聯網+”背景下,在培智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將廣泛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平板電腦、微信、動畫、微視頻、游戲、在線活動等新型教學資源和形式,加強培智語文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化、趣味化、生活化、互動化、個性化的語文課堂學習環境,切實提高培智語文教學質量,激發培智學生的好奇心,努力增強培智學生課堂的融入程度與學習自主性,發揮積極作用;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多種形式的反饋和即時評價,提升培智語文教學和學習的雙重效率。未來也將突破以往線下教學存在的限制,通過運用與互聯網相關的技術,讓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教學資源煥發耀眼的光彩。
3 ?結語
本文經過全面梳理和分析近年來培智語文教學研究現狀,總結歸納出目前培智語文教學研究集中于教學策略、教學法、教學效果、教學評價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從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培智學生語文教學研究的內容還有很大的探究空間。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培智語文教學中的新優勢,結合培智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特點,深入推進培智語文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應用,也希望為未來培智語文相關理論的研究提供新的啟示。
參考文獻
[1]謝虹.“互聯網+”背景下生活適應趣味課堂的創設:以一年級《常見的主食》教學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
2018(9):64-66.
[2]朱春霞,朱子君.基于“云技術”的培智語文“翻轉教學”探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7(10):76-78.
[3]謝虹,沈蘇雯.利用數字化繪本對智障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實踐探索[J].現代特殊教育,2018(3):55-56.
[4]郭琳琳,蘇鵬鵬,楊三華,等.云技術應用于教育康復專業教學的思考:基于康復云的教學案例[J].綏化學院學報,2018(7):139-141.
[5]沈蘇雯.淺析網絡平臺在培智生活適應課堂中的應用:以生活適應課《菜場買菜》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2018(9):70-72.
[6]丁琴.多媒體課件在培智語文教學中的最佳作用[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S1):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