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平
摘要:作為班主任,我們是學校的基層管理人,學生實質上的校內監護人,學校的形象代言人。我們沒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學生,但是可以選擇我們認為有效的溝通方式。從而讓家長理解我們班主任,讓我們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更加順暢,建立起比較默契的合作關系,引導家長積極投入孩子的管理教育,從而使我們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向著良性化的方向發展,這是我一直認真探索的問題。因此,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要講智慧,即溝通技巧。
關鍵詞:班主任;家校溝通;家校合作
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引導家長積極管理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我總結出以下五點:
一、重首因效應,建立絕對信任
首因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如果班主任在初次見面時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家長就愿意和班主任接近并取得相互了解與信任,并會影響家長對自己以后一系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所以班主任給家長的第一印象決定于日后工作的成敗。
1.建班群,設群規
俗話說:“不以規矩,何以成方圓”。班級微信群是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動態的快捷平臺,它的建立是為了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動態,加強家校溝通聯絡,共同關愛孩子的成長。同時需進一步規范群規。
2.家長會,展自我
第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應建立家長對自己的信任,如實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學歷等,讓家長覺得把孩子交到自己手頭是絕對放心的。比如在第一次家長會上,我承接校長在年級家長會所講的學校師資力量,首先我向家長介紹自己:中山大學教育管理碩士,教齡15年,前3年一直連續帶中考班,我就是×校口中那個傳說從某學校挖過來的老師。孩子在校,我就是孩子的媽媽。這一番話說出去,家長心里踏實、放心,日后對我也是心存感恩。所以后來家長們也親切地稱呼我為“孩子們的干媽?!?/p>
3.先家訪,入手易
這一想法與番禺區名班主任袁老師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說道:“盡量初一第一學期把所有學生家訪完,目的是為了最高效地了解學生成長環境,家庭關系和家庭教育情況,為以后解決學生問題找到更快的入手方式。”
4.重細節,建合作
“細節決定成敗”,我校家校合作主要有午休管理、側門交通護衛、班級大食會策劃與采購、班級書柜搬運、運動會化妝等等一系列的細節工作。例如:①義工家長看午休:一開始我堅持每天中午午讀時間到班,讓家長看到老師的用心陪護和親身感受孩子學習生活。后期偶爾不去班里,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班干的領導能力。②側門交通護衛:班群告知家長義工服、帽子、小旗子領取處,具體站崗位置,值崗要求,盡量抽時間前往值崗點看看家長們,讓家長感受到學校的重視。③在班群大力表揚義工家長們為班級無私奉獻的精神,不管事大事小,一定及時大力表揚,為學生們樹立學習榜樣。
二、統一思想戰線
“統一性原則”是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家長們的“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思想傾向,往往造成與班主任老師在教育思想、要求上的不一致。所以統一思想戰線至關重要。
1. 樹立陪孩子終身成長的理念。在年級家長會或班級家長會上,班主任及時提供一些最新教育理念供家長參考,推薦優秀家長分享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同時在班群發布一些家庭教育或了解孩子成長心理的相關書籍供家長學習。
2. 在家長會上多表揚科任老師并肯定科任老師的付出。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表揚自己的合作伙伴,讓家長對班級工作和學科工作予以更高的支持。
3. 不在孩子們面前對任何一個老師指指點點,學會尊師重道。古人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尊師不僅是家長尊重老師,而且要學生也要尊重老師。
4. 家長若存在疑問或不理解的地方,第一時間與班主任私下溝通,不留隔夜的問題。否則家長越想越不順,就會向祥林嫂一樣找人傾訴,導致家長們對班主任的認識出現偏差。班級輿論導向一旦出現問題,班主任的所有努力都會前功盡棄。
三、生活需要儀式感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儀式感無處不在。它關于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對工作的執著與創新。
1. 家委會的建立。首先,發布家委招募令,公布招募原則:①要有一顆熱心腸;②時間比較寬裕;③對班級工作大力支持;接著發布家委分工與具體職責、家委會工作守則;等家委具體名單確定后在家長會上頒發家委會聘書;
2.精心組織好每次家長會和家訪:活動開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學生個體情況,針對學生問題提供可操作性的家長配合方案。
3.班群多角度大力表揚學生。例如說學生撿錢包、開學大掃除、搬書、分發書籍、運動會獲獎、手抄報獲獎、書法比賽獲獎、征文獲獎、錯題本獲獎、學習態度進步大、某方面能力提升的,德育之星等,夸孩子間接就是夸家長,因為每個家長都是要面子的。
四、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需注意的原則:一、尊重原則,即與家長進行平等對話,在家長面前多肯定孩子的優秀之處。二、協作原則,即遇問題主動出擊,不被動解決問題,同時運用專業精神攻破家長。三、共情原則,即多理解家長感受,多點換位思考。
五、良好家校溝通與合作的效果
在我的積極探索下,班級取得良好的家校合作效果:①班級學生有較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心態陽光,道德素養高。②家長對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認可度高。③班級各項活動開展順利,老師們工作效率高。包括學生午托、晚托報讀人數,收取各種學?;貓獭⒅苣┯H子德育作業等。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極大重視與配合。正所謂:“贏得家長,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傅雷先生說過:“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后便會了解?!迸c家長的溝通交流,確實是一門藝術,還需要我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嘗試新的方法、策略。
參考文獻:
[1]黃海湞.用“心”贏得家長心——淺談關于班主任如何取得家長信任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7(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