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梅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運用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總結其臨床護理要點,探討其作用。方法:將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6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雙色球分組的方式,將其劃分為兩組。其中,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32例患兒命名為對照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32例患兒作為觀察組。以精細運動評分、大運動、語言、社交、認知幾個方面來評估患兒的生長發育狀況,且就患兒家屬的疾病認知度進行評估。結果:觀察組精細運動評分、大運動評分、語言評分、社交評分與認知評分相較于對照組,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進行護理時,選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根據時間段來采取不同的護理服務,能夠保證其干預效果,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與配合,值得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護理要點;臨床護理路徑;生長發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9-0111-02
當前,二胎政策的開放使得臨床新生兒數量不斷增多,這就使得一些新生兒疾病的發生率提高。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作為臨床相對典型的一種新生兒疾病,英文簡稱為MAS,其實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產婦在分娩時,吸入被胎糞污染的羊水,從而使得呼吸功能受限,以肺組織炎性病變、阻礙性通氣障礙等現象為主,臨床多表現為呼吸窘迫[1-2]。結合我院既往臨床工作,可以看出因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死亡的患兒數量較多,據不完全調查,我國每年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死亡率高達15.2%[3]。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于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的治療較為重視。然而,新生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治療上存在較大的難度,為了保證你干預效果,就必須要保證護理措施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我院結合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病癥,提出以臨床護理路徑來進行干預,本次研究對其臨床護理要點進行明確,分析其運用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6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雙色球分組的方式,將其劃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患兒中,男女各有18例、14例,日齡1h~7 d, 平均日齡(2.3±0.5) d,出生體質量2045~4312 g,平均體質量(3012±342)g;觀察組32例患兒中,男女各有17例、15例,日齡1h~7 d,平均日齡(2.4±0.6) d,出生體質量2064~4342 g,平均體質量(3022±355)g。所有患兒均符合臨床關于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診斷標準[4]:足月兒,存在窒息史,胎糞污染羊水;胎糞將患兒諸多組織染黃,且其在出生后有青紫、難以呼吸、三凹征;在胸部影像學檢查中,患兒出現了肺部紋理增粗、有滲出影,呈現團塊或者斑點,程度不一時,癥狀不同,有肺氣腫或者氣漏的現象。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患兒資料完備。患兒家長對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對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在確診后,及時清除患兒呼吸道的異物,以保證其暢通。同時,對患兒的基本體征進行觀測,并且將其生命體征進行記錄。一旦患兒出現了呼吸變快或者煩躁不安等現象,要及時告知醫師,采取救治策略。同時,對患兒進行各類管道管理,避免折疊、受壓。在護理中,落實無菌操作。及時構建靜脈通道。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宣教,能夠提高其配合度,降低矛盾的誘發可能。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其具體內容為:①在住院第一天:需要就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基本狀況對患兒家屬進行講解,并且了解其既往的檢查和結果,對于病情嚴重的患兒,要及時告知醫生,并且采取積極的呼吸支持。做好心肺等基本體征的觀測和記錄,記錄患兒出入量,并且對其進行血氧飽和度的觀察。②在住院第二至第三天:就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明確。如果患兒存在明顯缺氧或者病情嚴重等現象,可能會有氣漏或者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現象,要立即告知醫生,對病情進行處理。同時,加強氣道護理,從而及時清理氣道的分泌物。整個過程中,要堅持無菌原則。同時,對患兒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進行觀察,做好基本體征監測。③在住院第四天至出院前一天:要對患兒進行基本體征監測。并且就呼吸狀況進行胸肺部檢查,適當的進行支持方式轉變。④在出院前: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就其可能出現的不良現象進行明確,提高其應對能力,同時,就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和藥物使用進行指導。就患兒家長的聯系方式進行核對,創建溝通平臺,保證隨訪工作的開展。
1.3評價指標 隨訪8周對兩組患兒的生長發育狀況進行觀察,其以Gesell量表[5]來對其進行評估,其評估包含了精細運動、大運動、語言、社交、認知幾個方面,每項評分100,分值越高功能越好。同時,采取我院自制的患兒家屬知識度調研表,對其疾病認知度從完全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精細運動評分、大運動評分、語言評分、社交評分與認知評分相較于對照組,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觀察組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在現在醫療環境下,各項護理服務工作的內容都在進行調整。新生兒作為一個特殊服務對象,其護理工作難度較大。且在目前,各種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如果干預不當,會對其生命造成威脅,家屬對于新生兒的重視度較高,一旦存在問題,很容易誘發醫患糾紛。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作為臨床典型的一種新生兒合并癥,其多是因新生兒在母體內或者分娩時,意外吸入了胎糞污染的羊水,從而使得其呼吸功能受到明顯限制[6]。如果不及時治療,新生兒可能會出現發全身性炎性病變,其表現為各項器官功能障礙,進而危及生命[7]。而由于新生兒缺乏基本的表達能力,這就使得干預過程中護患溝通難度較大。筆者結合我院既往的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護理狀況,提出了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護理要點為:階段性的病情監測、患兒家屬的情緒疏導與健康宣教、出院前的指導與溝通平臺創建[8]。在階段性的病情監測上,需要以新生兒確定為胎糞吸入綜合征為起點,結合患兒的病情變化具體狀況,來觀察其護理的具體需求,從而保證護理的針對性。同時,新生兒本身缺乏良好地溝通能力,其對于護理存在意見,只能通過哭鬧等形式來表達,這使得護理溝通難度較大。而多數家長在看到新生兒哭泣時,就可能會對醫護人員的工作產生不滿,很容易誘發護理人員和家屬的糾紛。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必須要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宣教,讓其了解該種疾病的誘發原理以及干預手段,同時,就患兒的年齡特殊性來進行生理和心理狀況分析,以保證家屬的配合度。在護理工作開展中,要定期對患兒的體征進行監測,其以胸肺部為主。同時,在出院前,反復核對患兒的溝通資料,確定平臺的真實性。在患兒出院后,能夠定期進行溝通,了解患兒的恢復狀況。如果存在不足,要及時進行護理調整和資料核對。當然,在整個護理過程中,還是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這與新生兒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存在關系,其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更高。從實驗結果上來看,觀察組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自己觀察組新生兒家屬的疾病了解度高于對照組,在了解疾病的基礎上,其對于護理工作的認知也會更為客觀。在新生兒出現哭鬧時,不會因為主觀認知,而對護理人員產生質疑,臨床配合度提高。可以說,加強疾病知識了解度也就意味著家屬在護理中發揮的積極性與配合度更高。而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狀況更好,這也就表明了在注意護理要點時,護理服務更為科學化。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進行護理時,選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根據時間段來采取不同的護理服務,能夠保證其干預效果,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與配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鳳.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臨床護理要點分析[J]. 母嬰世界, 2018, 18(16): 195.
[2] 伍倩, 鄧善妍, 楊盛玲. 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救治與臨床護理要點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6, 1(10): 128-128, 131.
[3] Li Yanjun.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in neonatal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J]. Chinese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2019, 10(12): 163-164
[4] 孫世娜, 王世英.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合并氣胸的護理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 2018, 17(51): 205.
[5] 張防. 臨床護理路徑對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發育情況的影響[J]. 哈爾濱醫藥, 2018, 38(5): 498-499.
[6] Fan gonghao, Yao Caiyuan.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neonatal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J]. Diet health, 2018, 5(36): 212-213
[7] 張洋月, 孔祥玉, 李富鑫, 等. 胎糞吸入綜合征新生兒引用變更體位護理的效果觀察[J]. 養生保健指南, 2017, 16(29): 111.
[8] 苗曉. 1例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合并肺動脈高壓患兒的護理[J].全科護理, 2017, 15(8): 1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