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棋
摘要:現代教育,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科教學的指向標,說明學生要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來學習知識,建立對應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所以教學工作的任務也是較重的。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中,也需要教師從核心素養出發來更好的整理教學手法,以幫助學生高效展開學習,實現進步。本文就結合核心素養的培養,來談一談趣味課堂的構建方式,以發揮最大的效果實現教學目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趣味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教師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都要從思想上引起重視。但是為了進一步的實現教育改革,我們必須摒除培養“書呆子”的教學模式,要能夠真正實現啟發式教育,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再進一步建立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綜合能力。所以趣味課堂的創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一定要積極創新,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帶領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一、從生活情景進行引入,進行有效啟發
在數學學習中,如果給學生造成了一定枯燥無味的印象,那學生就會形成較為被動的學習態度,同時也說明教師的教學工作脫離了實際生活,無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也沒有辦法將知識教學與生活有效地連接起來。所以數學課堂的趣味構建,首先是要能夠從生活從生活層面來引入知識的學習,才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啟發,進而培養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應用能力與學科素養。
在基本的混合運算的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計算情景來進行引入。如媽媽給了你20元錢,需要你去買幾樣蔬菜,有對應的價格以及數量,看看是否能夠在20元之內完成購買。那么學生就可以在自身生活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來展開計算,如果沒有這一生活經驗,那么也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做家務,多幫爸爸媽媽跑腿、購物等,提升對于數字的敏感程度。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展開一定的角色扮演,同樣的購物情景,一個負責買東西,另一個是售貨員,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數學計算情景當中,展開知識的啟發與學習,也能夠積攢生活經驗,在今后的生活當中能夠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趣,而且可以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將知識與實際生活連接起來,提升學生對于數的敏感程度,構建核心素養。
二、創設趣味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探究
數學教學情境在現代教育中,可以構建得更加靈活、多樣,但是教師必須要排除一言堂的落后理念,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以師生之間的積極交流,或者是以同學之間的積極探討,將課堂氛圍構建得更加活躍。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對應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將核心素養更好地貫徹下去。
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來創設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如游戲活動或者是競賽活動等,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對知識的掌握來展開一定的能力比拼,激發學生充分的探究與學習。如在基礎的數學計算的知識學習當中,教師可以班級座位來劃分游戲小組,以列為單位讓學生展開計算題的快速求解,以接龍的方式來進行對應的回答,看哪一組回答的又好又快。這不僅考察的是學生的游戲參與程度,同時也考察學生的思維反應。學生能夠在緊張,刺激的狀態下得出正確解答,實現有效的鍛煉。另外,還可以結合一些更具有趣味的探究題目,讓學生展開思考,如對于幾何體面積的求解,可以動手制作幾何體的方式來展開,就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構建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現代教育中,教師要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起自主性的學習能力。知識就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不能完全依賴教師來展開知識的學習,也要能夠通過自我的求知與渴望來進行對應的思考與練習,實現人格的逐漸獨立。那么在學生自主能力的充分發揮上,也可以構建更加有趣,活躍的課堂氛圍,實現核心素養的充分培養。
我們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展開數學問題的探究,教師需要設計一些更加有思考深度的數學問題,讓同學們以前后桌或者是數學合作小組的方式來展開學習探討。如在幾何體的學習,不同同學對于數學中抽象感和空間感的把握是不夠的。那么對于這一部分問題的解決,同學之間可以展開一定的探討,就自己解題的思路來展開共享,大家在互幫互助的基礎上,就能將知識進行充分的消化。這樣的學習方式既便于學生提升對于問題的探究能力,也能夠增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將課堂的中心更好的移動到學生身上,那么就可以推動數學課堂氛圍的趣味構建,在此基礎上將核心素養也能夠培養起來。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趣味課堂的構建,本質是教師要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體驗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多樣的活動當中來建立起良好的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才能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好的投入與探索。
參考文獻:
[1]王麗英.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