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青
摘要:“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一個教學理念,對于現代教育仍然有較強的借鑒意義,教學或是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師需要將教育與實際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可以更為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本文就結合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來展開關于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滲透探討,以實現更為高效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教學做合一思想
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就是從根本上說明教、學、做是一件事,要注意相互作用的發揮,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領,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實現綜合能力的構建,最終體現在教學效率上,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來構建高效的教學情境,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建立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
首先,從教師層面,教師應該轉變當前的教學觀念,在對教學做合一思想進行有效研究的基礎上,來創建更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工作的考量,要從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上來,將教學做合一,進行合體構建,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活動。
例如:首先,教師要能夠從學生的角度來安排教學工作,摒棄單向灌輸之水的教學方式,從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研讀基礎上,來構建更為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這是教學思想轉變的第一步。其次,對于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應用,教師要做在教學工作的準備中,構建全面的教學活動,不只是對知識的講解,更多的是也要設計問題探究情境和互動情境,讓學生結合問題展開積極的思考,在互動中實現數學知識的靈活學習。如數形結合思想在一次函數學習中的應用,學生是否能夠在學習本章節的知識時,建立起數形結合的思想,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探討中來說一說對于一次函數的認知,在什么樣的學習問題中可以利用這一思想進行解決。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精神,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構建,所以教師教學理念必須要圍繞學生來進行創建,讓學生成為教學做合一思想的主體,提升教學效率。
二、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樹立起學以致用的觀念,最為有效的就是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帶動學生在知識的快速理解和吸收,也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建立對于知識的應用意識,認識到數學的學習是可以很好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關于數學的問題的,從情境的創建中實現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滲透,幫助學生建立應用能力。
例如:在八年級《數據的分析》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搜集關于實際問題的數據,如本學期期中全班40名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作為數據樣本來展開研究與分析,具體,來看,可以求的所有數據的平均數,感受學生數學學習的一般情況,結合眾數,來了解學生大部分處在哪一個區間,另外還可以結合中位數來了解中間位置的學生是什么成績。在結合這一部分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透徹了解數學成績背后所反應的問題,然后展開說一說學生的學習問題。這就是從學生熟悉的領域展開的數學知識講解,不但可以從生活化的角度來介紹具體的知識,還可以帶動學生在今后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真正地實現教學做合一。所以教師要注意教學案例的挑選,既能夠帶給學生啟發性,也能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應用能力,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
對于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滲透,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是要落實在“做”上面,所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學會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實現良好的應用。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給予學生學習空間,開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結合知識更好的展開學習與應用研究,將知識進行深度消化,真正成為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學習中引導學生能夠從生活中來發現一些關于平行四邊形的物體,然后展開對應屬性的學習。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平行四邊形,如通過小木棒來制作,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能夠將平行四邊形的屬性進行深化學習。那么對于這一章節的問題練習,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整理,也可以結合學習小組的方式來進行集體探討,對于其他同學掌握不足的問題,大家可以進行幫助,在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將知識進行積極消化。對于平行四邊形的學習,也要區別于正方形和矩形,掌握對應的證明方式,在生活中遇到了類似的難以區分的圖形,就可以結合證明方法來加以應用,提升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更加準備的掌握知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對于陶行知先生這一“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應用與滲透,一是要從教師的角度進行有效的創新,二是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量,在轉變教學思想的過程中,為學生帶來綜合性能力培養較強的學習情境,實現學生對于知識的有效吸收和應用,推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迎迎.基于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初中數學教學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2).
[2]倪萬貴.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教學做合一”理念[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