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珍
中圖分類號:G8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30-02
摘 ?要 ?田徑運動在體育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作為體育運動的基礎,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擁有很大價值。然而在實際的田徑教學中仍舊有一些問題影響教學效果的達成,如對田徑教學的重視不足、教學理念和模式都比較落后、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考核方式等。本文對這些田徑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田徑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旨在為大學田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體育 ?田徑教學 ?困境 ?改革策略
田徑運動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學體育中的田徑教學還面臨著一定的困境。針對這一情況,高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要給予高度重視,深度分析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并積極探索田徑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大學體育田徑教學的困境
(一)對體育田徑教學不夠重視
大學體育田徑教學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一定要引起多方的高度重視。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對體育田徑教學足夠重視,才能全方位提升體育田徑課程教學的質量,真正發揮出田徑運動的價值和優勢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前體育田徑教學并沒有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1]。當前高校依然將更多的精力和關注放在各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專業發展、就業情況等,對于體育課程的關注度不高,體育課程的時間比較短,沒有給體育田徑教學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境。由于學校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體育教師花費在體育田徑教學上的精力不足,沒有深度鉆研,而是將田徑教學當成任務來完成,更談不上結合當下的大環境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愿來精心設計體育課,最終影響田徑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普遍認為田徑運動太累、太辛苦,對田徑項目的興趣不足,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拿到學分才被迫選擇田徑課的。
(二)教學模式和理念缺乏創新
教師的體育田徑教學理念是影響最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及時更新和轉變過來,田徑教學的教學模式太過僵化,導致學生缺乏興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中依然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自主訓練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也忽視了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情感體驗。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實際興趣出發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也沒有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設計科學的教學活動。不僅如此,教師在田徑課上非常注重田徑運動的技能教學,卻忽視了學生體育訓練意識的培養,沒有關注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參與度以及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培養,使得田徑項目教學難以尋得突破。
(三)教學手段和方法單一、陳舊
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求要科學、豐富和多樣,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田徑運動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中來[2]。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單一,缺乏新意。教師對相關運動項目的教學基本按照講解、示范、分解動作、完整展示的流程來完成,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會使用各種專業術語,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會面臨困境。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訓練時也基本按照傳統、枯燥的訓練方式來展開,教師沒有將一些新穎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技術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四)考核模式僵化、單一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對體育田徑項目采取的考核方式比較傳統,即采用量化考評的方式。這種考核方式標準化非常強,擁有較低的靈敏性,只關注學生在考核過程中呈現出來的結果,忽視學生平時的體育訓練情況,并且對于所有的學生都采用相同的一套考評制度,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問題,靈活性較低。這種量化的考核方式會導致學生將田徑學習當成任務來完成,部分學生都是在考核之前進行突擊,平時對待體育田徑運動的態度比較敷衍,也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如此違背了體育課程開展的初衷。
二、大學體育田徑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學校和教師方面要提高對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自身要轉變觀念,深刻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加強對體育教學方面的關注,投入充足的資金,建設配套的田徑運動場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運動環境。體育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體育教學這份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認同感,全身心投入體育教育事業中,對體育田徑教學保持高漲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并用這種積極的態度來影響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宣教,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學生對體育田徑教學的認同度。學校方面也應該加強體育田徑教學的宣傳,將田徑教學設置為必修體育項目,并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手段來改變師生對體育課程的態度,形成多方重視的體育課程局面。
(二)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引入新的教學模式
體育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田徑教學的重要意義,不能單純為了讓學生掌握田徑運動的技術動作和技能目標來開展教學,也不能只關注田徑項目的競技性。而是要通過田徑項目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發揮出田徑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效果。教師不僅要注重田徑項目的競技性,同時也要關注田徑運動的趣味性,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來科學設置教學內容。
1.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傳統的體育田徑教學基本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都是被動接受田徑項目的相關知識,并被動進行田徑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不利,也會阻礙體育課程目標的達成。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入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顛覆,傳統課堂上教師先教,學生后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后鞏固和訓練,而翻轉課堂則是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翻轉了過來[3]。翻轉課堂模式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采用先學后教的流程來開展教學,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則鞏固和訓練。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來布置自主學習的任務,分享田徑教學的學習資源,要求學生在課前提前做好預習,了解相關田徑的理論知識。在課堂上,教師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來實施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可通過提問和交談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相關田徑運動和項目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讓學生做幾組動作來了解學生的基礎,然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針對性教學和訓練。課堂授課環節依然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比如可以給予學生更多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對相關的技術動作和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有效訓練,通過各種方式來強化訓練的效果。翻轉課堂改變了師生角色,體現了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將這種教學模式靈活引入課堂。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田徑項目的學習基礎都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如果按照“一刀切”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往往難以兼顧所有的學生,這不符合當前的教育理念。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要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引入分層教學的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興趣、田徑運動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然后針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制定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案,以此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分層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比較高,為了更好地落實分層教學,教師要綜合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的田徑運動基礎和身體素質,然后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他們“跳一跳”就能夠達成的教學目標,并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讓體育訓練的難度和訓練量表現出差異性和層次性。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訓練需求,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現有的基礎和水平上得到提升。
(三)優化教學手段和方法
教師在田徑教學中還應該優化教學手段和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體育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包括游戲教學法、競賽教學等,教師可以靈活應用這些教學手段。以游戲教學法為例,游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非常常見,一般是將體育訓練的內容和有趣的游戲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游戲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訓練。田徑項目的訓練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感到無趣,甚至表現出排斥感。為此,教師就可以通過趣味化的體育游戲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搜集各種各樣的體育游戲,按照具體的訓練內容和田徑項目來設計合適的游戲。田徑游戲的類型包括跳躍類游戲、跑類游戲、走類游戲、投擲類游戲和身體素質類游戲等,每一類游戲訓練的內容和目標不同,教師可以合理安排這些游戲項目,將其靈活應用到體育田徑教學中,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田徑訓練中,促進學生各項能力和素質的提升。
(四)改革考核手段
課程考核對于課程改革來說非常關鍵,課程改革的方式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4]。在田徑教學中,教師要改革考核手段,要制定多元化的田徑教學考核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將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在一起。在學習過程的評價中,教師要從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多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的方式上,尤其是在過程性評價中,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方式,讓學生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考核更加科學、合理。
三、結語
在大學田徑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刻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此,可嘗試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在教學手段和方式上也應該進行革新,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將游戲教學、競賽教學等靈活應用到課堂上。此外,還要革新考核手段,建立多元、科學化的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校力.探討當下高校體育田徑教學現有問題[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4):89+91.
[2]王強.對大學體育田徑教學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0(01):186-187.
[3]艾爾肯·阿巴斯.分析大學體育田徑教學的困境及其改革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9(48):32-33.
[4]王有鳳.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田徑,2020,1(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