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佳 李明遠
中圖分類號:G84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35-01
摘 ?要 ?在我國體育發展的過程中,足球運動始終未能進入世界主流水平之中,可謂是我國體育當中的薄弱環節。因此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注重足球教學,強化小學生的足球能力,是提高我國足球運動水平的長遠之策。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小學足球課堂教學活動的現實情況,以及中小學足球課堂教學活動當中足球訓練方法的轉化和運用,以期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
關鍵詞 ?足球訓練 ?中小學 ?轉化運用 ?策略分析
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足球訓練是一個比較艱苦的過程,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足球運動技能水平,就必須要注重足球訓練方法的選擇和轉化。一方面進行有效地足球運動方法設計,另一方面還要強化足球訓練方法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快速落實中小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的培養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中小學足球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探究足球訓練方法,以求能在中小學足球課堂教學當中實現轉化運用。
一、中小學階段足球教學活動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首先從教師的教學理念來看,大部分中小學階段的足球教師在教學工作當中都會認為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常常傾向于讓學生先磨煉運動技能,然后再提高學生的實戰經驗。正是由于教師的這種教學理念,導致了教師在開展中小學足球訓練教學活動時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一味讓學生去進行各種各樣的技能訓練。這樣的教學形式雖然有利于中小學生足球技能的提高,但是卻不利于中小學生足球運動興趣的養成,一旦教師的約束力減弱,那么就會出現一部分中小學生足球運動技能下滑的情況。其次,從中小學生在足球訓練過程當中的地位轉化來看,在新時期的教育改革當中,國家大力強調中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地位,可是從足球訓練的過程當中來看,仍然有一部分教師不尊重中小學生的意愿和能力,忽略中小學生在課堂當中的重要性地位,采用獨斷專行的教學方法來開展足球訓練活動。很顯然,這樣的教學形式在現代教育理念下已經不再適用。基于這樣的情況,本文將進一步探究足球運動訓練方法,及其在中小學足球訓練教學當中的轉化運用策略。
二、足球訓練方法在中小學足球課堂教學中的轉化策略分析
(一)注重進行游戲化足球運動方式的設計
在中小學生的足球技能學習當中,足球訓練固然重要,但是要想充分發揮足球訓練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注重對訓練方法的轉化,即將枯燥乏味的訓練形式轉化得更加豐富有趣,這樣才能夠吸引中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就比如說當教師在引導中小學生進行控球訓練的時候,就可以把小學生劃分成為4個人一個小組,其中一個人負責運球,另外三個人則負責搶球。教師在每一個小組學生的游戲過程當中,都需要去觀察學生的運球動作是否存在錯誤,適當給予學生一些運球技能的指導。當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完成了運球技能展示之后,體育教師需要選擇幾名優秀學生,要這些優秀學生來進行運球技巧的展示。最后對于優秀小組以及小組成員可以進行一定的物質性獎勵,比如將這些學生的訓練過程和動作以視頻記錄的方式進行留存,并且將這些視頻分享給學生的家長。又或者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物質性的獎勵,比如獎勵學生一個足球、一套球衣或者一雙球鞋等等。總之要讓學生在足球訓練的過程當中能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也能夠收獲快樂,這樣才能夠促進枯燥訓練方式的轉化。
(二)創新足球訓練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傳統的足球訓練過程當中,常常是由體育教師檢查每一個學生的動作和技能,那么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技能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的調整思路,比如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還是拿學生的控球技能訓練為例進行說明,在進行足球控球的時候,學生必須要用腳踝內側把握不同的角度,才能夠很好地控制足球。那么教師就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單獨進行運球展示,然后由其他學生共同進行評價,找到不同學生在控球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問題學生去改正問題。通過這種學生互評的方式,也能夠進一步確立中小學生在足球訓練過程當中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去觀察學生的問題,由此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和技能糾正。
三、結語
總而言之,足球訓練方法的轉化對于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足球技能訓練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進行訓練方式轉化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趣味性的增強,這樣才能夠充分吸引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還要注重確立中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他們主動思考以及參與學生互評,由此進一步提高中小學足球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德沂,丘樂威,焦峪平.完善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培養體系的對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06):124-127.
[2]賈海濤.中小學體育課學生興趣培養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9(0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