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喜
摘要:在我國教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和家長都重點關注的一項內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為學生的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礎。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存在一些問題,進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有待提高。對此,筆者將重點針對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展探究,進而根據實際情況為教師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現今我國教育事業逐年發展,在發展中也將素質教育當做主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教學課堂的手段和方式方法都逐年完善,教師也更為注重培養人才的全面性。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為學生未來的藝術發展奠定基礎,也為學生綜合素養水平提升以及審美能力提高奠定保障,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主,讓學生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也利于學生綜合素養水平培養的有效性。
一、要因人施教,因勢利導
美術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挖掘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讓學生可以將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通過繪畫的形式進行表達,促使學生可以將美的感覺轉為更具形象的繪畫能力,從而在繪畫教學中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中,每個學生對美的認識和感受都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的心理、年齡、審美能力、生理差異、思維方式等采取不同的美術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學習中都可以感受自己理解和思維的美麗,也確保可以逐步引導學生的審美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因人施教,更要因勢利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也利于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美術知識中《童話的小屋》一課,學生在幼兒時期都會閱讀一些童話的故事,每個童話故事中的內容和童話故事的結局都不相同,對學生思維的影響以及學生對童話概念的認識都不相同,在童話小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對童話認知的差異,也要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對童話的理解和學生對童話的審美,進而通過合適的方法因材施教,并以學生感興趣的童話內容開展教學,進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性。在童話小屋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思考自己心中童話的房屋,讓學生能夠將心中所想進行繪畫,教師可以將多種形式的童話房屋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作為參考,進而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水平。
二、要啟發興趣,培養思維能力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多數采取硬性灌輸的形式進行繪畫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藝術思維以及審美能力都得不到良好的培養。對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最為主要的就是要啟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自主探索和繪畫學習,進而學生學習更為主動,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逐步的培養和提升,其學習氛圍更加融洽,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美術知識中《漂亮的花邊》一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喜好創設不同內容的花邊圖畫,學生可以將花邊圖畫安裝到自己喜歡的物品上。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準備蕾絲花邊、花朵花邊、彩色花邊等不同的多種花邊圖畫,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并進行改動和創作,學生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藝術的樂趣,學生在繪畫中也更為濃厚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學生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課堂學習氛圍更加融洽,學生的興趣得以培養,學生在自主創作中的思維也得到鍛煉,創作的花邊更具有藝術性和創作精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要多鼓勵少作斥責
很多小學生的性格較為活潑,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很少會認真聽講,學生貪玩、聊天是小學生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并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現今教師所面臨的教學難題。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鼓勵為主,避免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生硬管理,學生面對教師的說教管理或者斥責的管理方法會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增加,學生更不愿意聽教師的話,也會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對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少作斥責。鼓勵教育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學生更為輕松地參與到美術創作中,學生的創作能力以及繪畫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美術知識中《校園里的花》一課,小學生的好奇心會促使學生做一些破壞或者探索一些新奇的事物,但是家長或者教師對學生總是進行斥責,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熱情。小學生經常會摘校園里的花朵,學生感覺花朵嬌艷,但學生在摘花朵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后果。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正面引導學生,以鼓勵的形式讓學生愛護花朵,并告知學生正確的愛護花朵的行為,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欣賞觀點,也讓學生可以使用繪畫的方式將花朵盛開的樣子保存下來。這樣的鼓勵教學更適合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也利于從正面的角度引導學生的思維。
四、要深入生活,強化寫生
藝術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藝術,在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深化生活,通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存在,也要讓學生在生活中享受藝術的魅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定期進行生活觀察和生活寫生,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的寫生繪畫能力也能夠得到訓練,進而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素養水平都能夠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美術知識中《窗外的景色》一課,教師可以根據美術課本知識內容開展寫生活動教育,讓學生在室內通過觀察窗外的景色進行繪畫寫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景色觀察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師環境以及不同層高的室內觀察角度,讓學生在不同的角度下可以感受窗外同一片風景的不同景色,進而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對風景的感受融入到寫生的創作中,學生對生活藝術的體驗感以及學生的寫作繪畫創作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提升。
結束語
美術教學是一門重要且富有藝術性的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美術知識豐富學生的眼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沈艷. 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探索[J]. 中外交流,2021,28(1):398.
[2] 金子琪. 關于小學美術教育的研究[J]. 環球首映,2021(3):154.